故事志 > 历史 > 正文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真相(历史上焚书坑儒是否真实)

2023-07-12 23:52 来源:故事志 点击: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真相(历史上焚书坑儒是否真实)

秦始皇焚书坑儒被后世学者大为黑化。其实本来秦始皇也没有坑杀儒生的念想,只是被后世污名,或者说对他的刻板印象太深了。

秦始皇的丰功伟绩

秦始皇的功绩是毋庸质疑的。他统一六国,解决了从东周以来礼乐崩坏、诸侯间互相征伐,天子势力羸弱的局面。

并且统一了计量单位(度量衡)、车轨间距、文字(小篆),使中国在后来的2000多年里一直保持大一统的局面。

秦朝版图

焚书坑儒之“坑儒”

大家应该都知道徐福东渡大海一去不复返的故事。

秦始皇信奉“长生不老药”,派徐福去东海找长生不老药。结果呢?结果可想而知——没找到。而且还搭上三千童男童女的性命和八千万金银财宝。

史记中也记载了此事,说:自从上次徐福东渡东海失败了之后,徐福骗秦始皇说:“这一次东渡东海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有海怪阻挡。”看看,,失败了还找借口,这就是徐福这种人的本质。

秦始皇还对徐福抱有一线希望,于是继续投资。砸在这上面的钱越来越多,然而徐福第二次东渡压根就没回来了。

大家想想,如果换作你会怎么样?是不是恨之入骨?秦始皇也是这样想的,于是他召回宫中的方士和儒生(这就算是牵连到了儒生)把他们都“坑杀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坑儒”。

换句话说,秦始皇拥有的这些权利如果不用就过期作废,他现在有这个权利给欺骗他的那些儒生方士都给杀掉,况且也是真的惹怒他了

这个时候是个人都得把他们杀了。反之如果秦始皇不杀的话,那就显得太没有人情味了。

至于这件事为什么要牵连到儒生了,那也得说说。有人认为,有一些儒生反对秦始皇的统治被坑儒。还有人认为,儒生是无辜的,按他们的来说是顺带波及的。不管怎样,这件事跟方士及儒生都有联系。

焚书坑儒之“焚书”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曾在咸阳宫举行宴会。会上,有一个叫周青臣的人当着始皇的面奉承他。淳于越不满他的阿谀奉承于是借此提出了“师古”的观点。

群臣对淳于越的主张进行了讨论,丞相李斯站出来说:五帝的制度不是一代重复一代,三朝的制度也不是一代重复一代,可都凭着各自的制度各自的本事将天下治理好。

这并不是他们故意要这样,而是时代不同,今非昔比。 现在儒生不学习今天的治国之道,却用古人的办法来对现今的制度指指点点。

如果对这种行为不加以制止,任其扰乱人心,则君主的威势会降低,结党营私的势力就会形成。

为了维护君王的绝对权威,李斯向秦始皇提出了焚书的建议,具体为:

除秦史之书、医药之书、占卜之书、农书,余皆输官销之。三十天未上交者以刑罚之;论《诗》《书》者死,以古非今者灭族;如有学法令者,可随官吏习之。

我们可以说“焚书坑儒”破坏了思想文化的传承。秦始皇下达“焚书令”以后将儒家经典藏了起来。此后,项羽烧咸阳,那些珍贵的文献书籍也一同被大火焚毁。

西汉时期,人们从孔子的旧宅和河间献王等地发现了先秦时篆书写成的书,也就是“古文经”。这时候就出现了大问题:“古文经”和靠老儒生背诵传下来的“今文经”存在很大差异。

支持“古文经”的人认为,“古文经”没有被改动,更真实可信;支持“今文经”的人则反驳说“古文经”是后人编撰的,于是就形成了长达两千年的“今古文之争"。

发现古文《论语》的地方

同时也不是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一无是处。它在客观上也加快了文化的大一统,统一思想是统一国家的重要途径,如果思想不统一,那国家迟早要分裂。

我们就拿欧洲来举例子。欧洲为什么不能统一,除了它的地势影响之外,还有文化上的因素。欧洲宗教多,例如天主教、基督教等,究其根本,信仰也是欧洲长期来不能统一的因素。

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具体是什么情况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这种情况下周天子就是一个摆设,具体有没有他都没有关系。

周天子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诸侯与诸侯之间的关系纽带。诚然,这种关系是极不稳定的。到了后期礼乐崩坏基本上就再没周天子什么事了。

这就是分封制的最大的一个缺陷。郡县制就不一样了,它可以把天下高度把握在皇帝的手中,叛乱可以很快平定(除了皇帝太昏庸之外),而且有一个最大的好处——“中央集权”。

当时秦始皇统治的天下还处于“百家争鸣”的阶段,他要实现思想上的统一,那必然是“焚书”,不然民众看了那么多不同思想的书籍,他的思想其实已经根深蒂固了。

你再改也来不及了。所以说在当时的大一统背景下,要改变民众的思想是很迫切的,所以才有了焚书这一说。

焚书坑儒之所以会说的这么厉害,主要还是因为大家对秦始皇“暴君”的印象。清朝时期的文字狱是赤裸裸的篡改历史,这样一对比下来,焚书坑儒是不是就没有那么激进了。

结语

焚书坑儒看似偶然,实际必然。它是大一统进程中依然要干的一件事。不统一文化,杀鸡儆猴,那何谈大一统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