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历史 > 正文

​薛仁贵的子孙为什么反唐(薛仁贵孙子反唐是真实历史吗)

2023-07-12 22:01 来源:故事志 点击:

薛仁贵的子孙为什么反唐(薛仁贵孙子反唐是真实历史吗)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薛仁贵的孙子薛嵩,束身戎伍,跃马而行,意气风发地参与了安史叛军。

100年前,他爷爷薛仁贵也是束身戎伍,跃马而行,意气风发地投了唐军,一刀一枪打出了盖世名将的威名,给子孙后代留下无限荣光。

薛嵩为何放弃祖上留下的荣光,非要“委质逆徒”呢?

不得志的薛嵩

薛仁贵有5个儿子,其中有2个比较有出息,分别是老大薛讷和老五薛楚玉。

这2位都有勇略,以门荫入仕,早早混出了名堂。

不过,两位都受过挫折。

开元2年,薛讷带兵征讨契丹,失利后被一撸到底。

开元21年,薛楚玉被契丹所败,也一撸到底了。

不过,薛讷的运气还不错。

开元年间,玄宗还算圣明天子,后来又启用薛讷,使其东山再起义。

后来,薛讷不负薛家将的威名,建功立业,官至左羽林大将军,平阳郡公。其子也得以继续作官。

薛楚玉就比较惨了。

开元21年被撸,很快,到天宝年间,玄宗不怎么理事了,李林甫害怕汉将“出将入相”威胁其相位,重用番将,而杨国忠昏庸不堪,更是不官。

所以,薛楚玉也就一辈子没有翻身了,落下了“以不称职见代而卒”的结局。

薛楚玉的儿子们自然也就比较挣扎了。

薛嵩,正是薛楚玉的儿子。

薛家祖传的本事,薛嵩自幼有臀力,善骑射,但却没有得朝廷任用。

名将之后,身怀绝技,却不能得到朝廷任用,薛嵩虽还不必像《水浒传》中杨志一般落魄卖刀,但也是郁郁不得志了。

成长环境

比之祖父辈的历史来,一个人在自幼生长中交往了什么人,耳濡目染了什么信息,才是更重要的。

薛嵩的父亲,长期在幽州任职,累迁幽州长史、范阳节度使,然后直接被撸。

官职被撸了,但在幽州这么多年,还是在当地积累了人脉的。

有据可查的是,后来的藩镇叛将李忠臣,就是被薛楚玉从行伍中提拔出来的。

而薛楚玉的几个儿子,与叛军一些重要将领关系都是比较紧密的。

薛楚玉的另外一个儿子薛谔,后来就是史思明的桓州刺史,最为亲信的人物之一。

薛嵩随父而迁,长时间生长在河北地区。

河北地区,一直对大唐有一定的离心倾向。

隋末时,河北地区为窦建德所据。

窦建德素得河北人心,他被李渊杀害后,河北地区又遵奉刘黑闼,继续反唐。

李世民夺得帝位后,幽州罗艺又举兵反唐。

父亲被大唐一撸到底,自己又胜仗于这样的环境,薛嵩对大唐自然很难说没有怨言了。

而且,薛嵩似乎与安史叛军中的许多人物都有一定的私交。

后来,安庆绪为大唐所困,正是派遣薛嵩去找史思明求助的。薛嵩找到史思明,代安庆绪表达一旦史思明相助,将让出帝位之意。

能成为叛军两大派系的“中间人”,足见其与叛军重要人物的私人交情。

与大唐的关系已经淡泊,与叛军重要人物交情不浅,叛乱发生时,薛嵩何去何从也就不足为怪了。

并非个例

实际上,作为名臣之后,选择效力安史,在当时并非罕见。

唐太宗李世民的四世孙李之芳,“有令誉,安禄山奏为范阳司马;名将张仁愿的后人张通儒,后来作了安禄山的左相、西京留守···

除此之外,效力安史政权的名人还有后秦尚书之后权德皋;大诗人王维等人。

史载,叛军攻陷两京后,“儒生士子,被胁从,怀苟者多矣;去逆效顺,毁家为国者少焉。”

其实,我们从高仙芝、封常清的遭遇来看,唐玄宗、杨国忠是何等昏庸,是何等的令人失望!

因此,除了史书大书特书的颜真卿、颜杲卿兄弟,张巡等忠臣外,有许多唐臣对大唐失望,寄希望于安史集团也是历史事实。

可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没有得到一部分中原士人的支持,安史集团是不可能横行8年之久的。

薛嵩的结局

薛嵩跟随安禄山等人造反;安庆绪杀安禄山后,薛嵩又继续跟随安庆绪;史思明杀安庆绪后,薛嵩又追随史思明;史朝义杀史思明后,薛嵩又继续追随史朝义,并为他镇守相州,是核心集团成员之一。

史朝义兵败,薛嵩遂迎拜仆固怀恩,归顺大唐。

归唐后,薛嵩又被拜为检校刑部尚书、相卫洺邢等州节度使职。

由于薛嵩治理有方,后来又被封为高平郡王,实封二百户。

最后,薛嵩一路作到了检校尚书右仆射,更封平阳。

去世后,薛嵩又被追封太保。

名将之后,初时不得任用,造了一圈反以后,反而飞黄腾达,地位甚至超过了祖父辈的薛仁贵,历史有时就是如此讽刺!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安禄山、史思明皆被称为“羯胡”,但唐人在评价安史叛军时,仍然之表示其为“叛逆”,而没有贬之为“狄患”,更没有将投靠叛军的汉人称为“汉奸”。

因此,视薛嵩投靠叛军就可以了,不必以“汉奸”之名冠之。

唐玄宗后期的昏庸,不仅给了安禄山、史思明等野心家机会,更使曾经“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大唐令许多豪杰志士失望!

唐玄宗遭遇马嵬坡的窘迫,大唐王朝的辉煌一去不返,祸由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