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故事 > 正文

​《子贡赎人》的故事,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2024-01-23 14:20 来源:故事志 点击:

《子贡赎人》的故事,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有两个选自吕氏春秋的小故事,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非常经典,故事折射出了很多社会道理。

《子贡赎人》: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篇》"摘选自百度百科"

译文:

鲁国有一条律法,如果鲁国人见到同胞在他国沦为奴隶,只要把这些人赎出来,就可以从鲁国获得奖励。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贡把一个鲁国人从他国赎了回来,但是他却拒绝了国家的奖励。孔子知道后就说:"子贡,你错了。从今鲁国就再也没有人去赎回遇难的同胞了。向国家领取奖励,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这份奖励,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子路受牛》: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篇》摘选自"百度百科"

译文:

子路救起了一名落水者,那人很感谢,送了他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积极地施救落水者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两个故事中,学生都是发自内心地去行善,但是孔子的看法却是截然不同。自贡的行为值得称赞,但是他的错误之处却被很多人所忽略。因为他把原本人人都可以遵守的标准,拔高到了大多数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救人领了赏金会被当做贪财受人嘲笑,不要赏金的话自己又会蒙受损失,借用现代的用语,叫做:"吃力不讨好"。长此以往,大多数人干脆就不救了。而子路的做法则得到了孔子的肯定。说明孔子在乎的不是做好事背后是否有一颗善良的心,而是在于这种行为能否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先贤的想法在现代依然适用。

今年的河南暴雨灾害,有这样一件事情上了热搜。一个热心人因施救被困于洪水中的车辆,每辆车收费了50元,而被大众指责,很多人说他趁难发财,当然,大多数人都对他的行为给予了支持。仔细想想,这是不是也是上文说的道理呢?

我们暂且不提收费50元是不是合理,实际上这绝对是良心价,也不提他当初的动机是出于什么,这都不重要。仅从道理上来讨论。首先,他个人没有施救任何一个人的义务,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他出于自己的责任心帮别人拖车,这本身就值得肯定。另外,帮别人拖车也是需要成本的,为何一个没有任何义务的人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去做这样一件事情还会受到指责呢?

如果这样也不对的话,那么下次你的车再次泡在水里。品德高尚的人没空帮你,想收费帮你的人却担心遭受指责而望而却步,那等待你的只有一个结局:继续在水里泡着。

同样,也有很多人指责为什么救护车要收费。救护车是救助危重病人的特种车辆,配备医护人员和基础急救设备,可以最大程度能保障你撑到医院,大大增加被救机会。但救护车需要大量的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而且以现在的国情,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保障任何一个人去医院都能使用救护车护送。如果救护车免费,先不讲现不现实,恐怕很多人感冒打个喷嚏甚至都想叫救护车去医院吧,那么又得配置多少社会资源来满足这些需求呢?所以,救护车收费是有其道理的,要通过收费把这种资源分配给真正需要救护车的人。

不要和消防车对比,因为你平时可能会生病,但你应该不会为了免费使用消防车而把自己家的房子点着。

如果真的有一天,医疗机构迫于舆论压力,在得到的社会资源没有增加的情况下被迫免费救护车,那唯一的结果就是,救护车很快就会消失了,等你真正病重需要救护车送医院时,你就会体会到绝望,会反思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发展,但一切已经晚了。

每逢恶劣天气,比如大雨或大雪,我们经常会发现,打网约车的价格会比平时上涨很多,而且出租车特别的少,是不是也是这样的道理呢。当我们遇到天灾人祸,爱心司机几乎没有,平价收费的司机数量远远不足,而那些谋求更高奖励的司机迫于舆论压力不愿出来,恐怕大家都打不到车,都得依靠双腿自求多福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通缉令大家都不陌生吧,国家A级/B级通缉令都会有数万左右的奖金,警方需要人民群众提供线索时都会承诺给予奖金奖励,如果读懂了上面的故事,自然就会理解。

国家设置奖励,就是为了能激励人们协助提供线索,而且会严格保密,消除了人们的顾虑,自然会有人积极协助警方,早日破案。如果任何奖励也没有,反而大家还要冒着被犯罪分子打击报复的风险,恐怕就不会有人再去提供线索了。

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到所谓的道德标准,因为有些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和珅有这样的一句话:"我不是要你的钱,而是用你的钱办你的事"。清楚楚楚,明明白白,虽然这并不是拿得上台面的做法,但也少了些道德绑架,少了些处心积虑,简单生活,也许更加自在。

网上流传一句话,据说是选自著作《思维》:"商业看似无情,但它最大的意义在于用供需关系告诉你多少钱能办多少事"。花多少钱能解决你的问题,这个是商业法则。如果有一天,办事都不用付钱,依靠人们的自觉和道德约束,那恐怕真正做到舍己为人的会少之又少,好多问题恐怕也就无人解决了,人们想象中的美好社会也难以实现,这或许也不是大家所希望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