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新]茅以升家族故事(2)_茅以新
[茅以新]茅以升家族故事(2)_茅以新
[茅以新]茅以升家族故事(2)_茅以新
本文话题:茅以新,知识分子,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来源:《名人传记》 来稿者:陈思陈思陈思 浏览量:169次 下载此文章 收藏 我要发表评论?
导读:一边是哥哥的建桥项目,一边是更符合自己专业的铁路项目,茅以新选择了铁路,选择了自己专业领域内的工作。从此,茅以新便同铁路结下一生的缘分。因为浙赣铁路,茅以新一家在杭州住了六年。浙赣铁路通车时,茅以新
一边是哥哥的建桥项目,一边是更符合自己专业的铁路项目,茅以新选择了铁路,选择了自己专业领域内的工作。从此,茅以新便同铁路结下一生的缘分。因为浙赣铁路,茅以新一家在杭州住了六年。浙赣铁路通车时,茅以新激动不已。那天,茅以新带着全家老小一起参加了通车典礼。当火车从面前呼啸而过,全家鼓起掌来。茅以新有四个孩子,除了大儿子茅于轼出生在南京,二儿子茅于杭,女儿茅于兰,小儿子茅于海都在杭州出生。凝聚着茅以新心血的铁路建成了,茅以新因此获得了交通部颁发的银盾奖牌。
“文革”十年,茅以升被挂牌批斗,妻子因惊吓过度离世;茅以新成了“臭老九”,七十高龄被下放到干校劳动;但他们终于迎来了重见天日那一天。“文革”后的中国,科学家的地位被抬高,茅以升再一次登上了社会荣誉的顶端,茅以新也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地位得到明显改善。茅以新行事低调,作风谦虚,到了晚年,吃饭时还会说一句:“年纪这么大了还要吃饭,真是浪费国家粮食啊 !”
茅于轼 茅于杭 茅于海
茅于兰 茅于燕 茅于恭
茅于榕
这几位是茅家“于”字辈的代表。
“文革”十年,茅家三代人都赶上了,受影响最深的、心最痛的就是“于”字辈一代。时代的烙印是如此深地刻在了这一代人身上。正如媒体人茅青所言,他们经历并见证了自己的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走过的所有弯路,也见证并经历了后来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
茅于轼是茅以新的大儿子。他和自己的伯父茅以升同在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时,年仅二十八岁,年轻有为。那是一个令中国一代人都难忘的年代,铁道部要给他的伯父茅以升一点颜色看,但茅以升名望太大,所以把其侄子茅于轼打成了右派。茅于轼就这样从铁道机械工程师变成了一名养路工。
命运的走向似乎隐约而行,却又清晰可见。“右派”使茅于轼的人生轨迹改变了方向,却最终促使他转向经济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的饥饿差点毁了茅于轼的健康,而在“文革”中,他又惨遭毒打,死里逃生,被当做“危险人物”赶出京城……尽管如此,茅于轼仍是幸运的,因为他活了下来,并在80年代开始专注研究经济学。那时,他已经五十岁了。
而现在,茅于轼的名字已经常常与社会上的各种争论联系在一起。他的三个基本思想是“主张市场经济,国家不要过多干预;反对特权;强调社会道德和信用”,隐隐反映着他一路走来的坎坷人生,恰似与过去的历史在隐隐对抗。
茅于杭是茅以新的二儿子,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毕业后留校教书。“文革”期间,他是兄妹中唯一没有下放到农村劳动的人。
改革开放以后,他大胆改行,从事计算机行业。80年代初,他看准了中文计算机这一行,先从汉字编码入手,设计了拼音联想码,后来又开发了汉语语音合成系统,使计算机可以说中国话。但他对金钱看得很淡,也没有兴趣开发市场。90年代初,他发现他开发的上述两样技术能帮助盲人解决读写汉字难的问题,于是主动同北京盲校联系,向老师们介绍如何用计算机来教盲童学汉字,同时给他们提供软件和计算机设备。他在这一领域一干十几年,影响逐渐在全国扩散开来。后来,他又和自己的学生一起开发了盲文点字显示器,比进口的盲文显示器便宜很多,引起了各国商家的极大兴趣。
现在,茅于杭早过了退休年龄,却仍天天上班。他现在的科研小组有十个人,完全靠自己的能力运转。
茅于海是茅以新的小儿子,茅于轼的弟弟,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专业,毕业后留校。他是兄弟姐妹中最聪明的一个,从小就喜欢动脑筋,做研究。留校后,他成了电视教研组的科技尖子,被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视为身边“红人”,还入了党,意气风发。
“文革”期间,茅于海情绪一落千丈。1969年,茅于海夫妇双双被下放到江西,但因为他在专业领域的才能,被人直接从水田里拉了回去,担任江西省电视大会战的技术总指挥。他拼命干了一年,把江西电视台从无到有地建了起来。但因他有海外关系,被隔离审查,并被禁止参加保密的科研工作,还被戴上了“特嫌分子”帽子。他在此期间写出了《频率捷变雷达》一书,但领导说他沽名钓誉,不安心工作,不但禁止他出版,还开会批判他。
“文革”后,茅于海发现自己的业务早就落后于国际水平不知道多少年了。于是他又不分白天黑夜地开始工作,要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
1984年,茅于海发明了自适应捷变频雷达,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那本被批判的书也得以出版。第二年,美国国防部竟将此书译成了英文,他本人也被多国请去讲课。1990年,他被美国斯坦福大学聘为客座教授。接着他发明了用普通电话线同时进行数据传送和通话的方法,被国际电信联盟特邀参与制定有关的国际标准。
21世纪,跨过世纪之交,茅于海以古稀之年,带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方面的大师经验和新的想法回到国内,积极筹备着设计与制造中国自己的电视芯片,开始了新的创业。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喜欢创新,不喜欢守旧,而今天的中国正是创业者的新天地,他觉得还是在祖国更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茅于兰,茅于轼的妹妹,她是茅氏家族中少有的文人,曾做过记者,当过大学老师。
茅于兰高中毕业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急需各方面人才,高中毕业的茅于兰就到了北京日报社工作。后来她考上山东大学中文系,停薪留职上了大学,后又读了两年俄语学院。山东大学毕业后回到报社当记者。
茅于兰的事业很顺利,但“文革”很快开始了,她去了干校。
1980年,她调到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当老师,为中文系开了外国文学课介绍当代外国文学。她喜欢阅读外国小说,工作就是阅读、介绍和分析外国文学。
正是她,开始反观自己家族成员的人生经历,思索自己家族的命运,有了把茅氏家族的故事写出来的想法。她由此开始寻亲、访友,搜集资料。但她后来得了老年痴呆症,这个重任便落到了女儿茅青身上。
茅于燕,是茅以升最小的女儿。茅以升希望自己的孩子都子承父业,但茅于燕始终对父亲的专业不感兴趣。最终,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哲学心理系,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工作。
“文革”中,茅于燕被下放劳动。“文革”后期,有人发话说“心理所还是有用的”,她才被调回北京。因为对弱智儿童成长的忧虑和关心,1973年,她开始从事提高弱智者的智力研究,开始关注弱智儿童。如今,她已是国内从事婴幼儿智能追踪研究的少数几个知名学者之一。她开创了中国弱智儿童早期教育的先河,被称作“中国弱智儿童之母”。
摘自:《名人传记》 原文链接是:/?a/mrzj/33789_2.html
分享:愿我梦美 > [茅以新]茅以升家族故事(2)_茅以新
延伸阅读:
收藏推荐
-
- 职场励志故事精选3则
-
2023-12-17 03:43:26
-
- 中国古典四大悲剧之赵氏孤儿韩厥的故事
-
2023-12-17 03:40:41
-
- 传灯大法师鉴真东渡的故事
-
2023-12-17 03:37:54
-
-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的故事概述
-
2023-12-17 03:35:08
-
- 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什么故事
-
2023-12-17 03:32:22
-
- 痴绝顾恺之吃甘蔗的故事介绍
-
2023-12-17 03:29:36
-
- 袁承志温青青的故事 碧血剑袁承志到底喜欢谁
-
2023-12-17 03:26:50
-
- 周武王定都的故事
-
2023-12-17 03:24:05
-
- 上古之帝颛顼的生平故事
-
2023-12-17 03:21:19
-
- 林冲和武松的故事 林冲和武松间的较量
-
2023-12-17 03:18:33
-
- 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 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性格
-
2023-12-17 03:15:47
-
- 政治家谢安索解的故事
-
2023-12-17 03:13:01
-
- 湿婆的爱情故事 湿婆的形象是怎样的
-
2023-12-17 03:10:15
-
- 纣王的性生活揭秘 纣王殷受残暴的故事
-
2023-12-17 03:07:29
-
- 宋高宗的老婆吴皇后 宋高宗西溪的故事
-
2023-12-17 03:03:50
-
- 封神英雄榜姜王后介绍 姜王后托梦的故事
-
2023-12-17 03:01:05
-
- 民族英雄林则徐做官时期的故事介绍
-
2023-12-17 02:58:19
-
- 汉成帝皇后赵飞燕进宫的故事
-
2023-12-17 02:55:33
-
- 孝女曹娥的故事 孝女曹娥碑是谁写的
-
2023-12-17 02:52:47
-
- 7则趣味数学小故事
-
2023-12-17 0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