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故事 > 正文

​哈佛学长自述:以三个哈佛爱情故事,聊聊这些年我被喂的狗粮

2024-01-23 02:23 来源:故事志 点击:

哈佛学长自述:以三个哈佛爱情故事,聊聊这些年我被喂的狗粮

(大家一起跟梅丽莎say hi!)

“Heyyyy Melissa!!!”

(梅丽莎好啊!!!)

某个周日晚,班级的披萨派对。六十多个同班同学一起笑着向投影屏幕里的金发女孩问好。我拍拍站在自己旁边的Jeffrey,酸溜溜地对他说:怎么样伙计,又想女朋友了吧,嗯?

Jeffrey是会穿着方格裙在广场跳舞的苏格兰小哥,我们班的好男人+大活宝,哦不,换成更应景的中文应该是——撒狗粮专业户。

Melissa是Jeffrey的女(未)朋(婚)友(妻),目前在伦敦上班。两人已经交往了五年有余,按Jeffrey的话说,他俩是同风雨、共患难的天生一对,“全宇宙唯爱Melissa”,是Jeffrey亘古不变的口头禅,多次差点齁晕了班上同学。

哈佛商学院两年,大大小小的假期也有十来个。90%的休假时间里,这两人是“漂洋过海来看你”的状态,不是Jeffrey飞去伦敦陪女友,就是Melissa乘飞机到波士顿会情郎,要么就是“夫妻双双世界游”;最高纪录是周五深夜往,周日清晨返。

大西洋,被他们生生变成了一湾浅浅的海峡,任性来回没商量。而性格开朗可爱的Melissa,也自然成了大伙最熟悉、最喜欢的同学家属。

有些班里同学以吐槽这一对为乐:

“Dude,你说你们在一起好多年,也算老夫老妻了吧,咋就这么腻歪呢?哎呀,简直受不了。”

每每被人这么“嘲笑”,Jeffrey总是半眯着眼睛,微微扬起嘴角,用他那独特的苏格兰口音气定神闲地说:

“我们的世界你不懂。Melissa,我就~~~~是爱不够。”

忘了说,MBA一年级时有一整个学期,Jeffrey和我是同桌(在哈佛商学院,比邻而坐的学生互称彼此为seatmate,“同桌”)。于是,我也被Jeffrey和Melissa的爱情故事正面辐射了近五个月。

还好,我内心比较强大,没觉得太被虐着。说起原因,那也是淡淡的忧桑,因为——

在哈佛这片园子,我见了太多令人羡慕的爱情。看多了,也就不太羡慕了。不过,别人家的美好感情,还是给了我十足的正能量。

哈佛情侣档中最普遍的style,仍然和“学霸属性”脱不了干系,那就是——

一人能拼,二人搭伙更能拼。

哈佛商学院的MBA们来自美国和世界各地,不乏在校园和职场中叱咤风云的狠角色,可谓“没有吃素的”。能出成绩的一大原因,用三个字总结就是:有狼性。

对目标的坚定和对自我的高要求,和饿狼扑食的那股劲儿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Ashley和Dan就是鸡血情侣的典范。他们都来自美国南方,读本科时走到了一起,同样毕业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同样在快消品公司工作了四年,同样是各自公司里业绩拔尖的佼佼者。接着,两人一起申请商学院,一起被录取。

然而,在人才济济的哈佛,两人纵使优秀,从学历和工作履历上来看,并不算闪耀。

不过我必须得说,他俩有着比多数哈佛学生还要强大的动力和决心。刚入学时,我和Ashley、Dan在一个新生下午茶会上聊了起来,当问到未来打算时,Ashley果断说了下面这段话:

Dan和我来哈佛只有两件事要做。第一是不枉费得来不易的深造机会,好好学习,争取每一科都拿到最高档的成绩;另一件事,是应聘进入排名前三的咨询公司——最好是麦肯锡的纽约办公室,成为一名管理咨询师。

Ashley说话时的坦率和自信着实让我觉得,这个女生、这对恋人,一定不简单。

学期开始后,Ashley和Dan开启了奋斗模式。在我和很多同学看来,他俩不像你侬我侬的情侣,更像默契无间的战友。除了散步时偶尔拉个手,就再也没有其他秀恩爱的举动了。

两人组成了一个自律到可怕的team,也确实没时间秀恩爱。

虽然被分到了不同班级,但Ashley和Dan是最拆不散的学习拍档。我是图书馆的常客、也被不少人比作“学生中的战dou机”,但依然不敢自诩为“最刻苦的那个人”,因为Ashley和Dan,比我的段位要高。

怎么说呢?

除了有特殊情况(比如招聘活动),他们一定会在一天的课上完后,相约商学院图书馆二楼东北角的自习长桌,坐定,拿出第二天要研学的案例材料,开始学习。仪式感不是说说嘴而已,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

永远是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时长——在学习两个半小时后,他们会换上运动衣,一起去健身房锻炼,然后在晚饭后回到图书馆继续自习。

有次我和他俩一起啃case,适逢两人对一道讨论题产生了观点上的分歧。

Ashley:“不对,应该这么理解,教授在上课时讲过xx原理……”

Dan:“No no, 你不能直接套用那个原理,在这个case里不适用的。相信我,我的解释才是正确的,否则……”

实际上,那是道没有唯一正解的开放性研讨题。换成其他人,就算意见不一,也不会把讨论变成辩论。Ashley和Dan却不善罢甘休,都坚信自己的观点更对头。结果呢?两人竟然抱着电脑、带着案例材料,直奔图书馆旁边的教授办公楼去了——一定要找专家探个究竟。

带着对学习近乎偏执的认真,两人在一年级的十门课程中都拿到了9个“第一等”,在各自的班里傲视群雄,成了哈佛认证的佼佼者。

上面说到,两人在哈佛的第二个大目标是应聘进管理咨询公司。不管世事如何变迁,management consulting一直是不少哈佛MBA心中理想的下一站。虽然我们学校是麦肯锡、波士顿咨询公司和贝恩(它们并称“MBB”,是管理咨询行业的Top 3)雷打不动的生源基地但几百个哈佛MBA争夺数量有限的Offer,内部竞争也相当可观。

Ashley和Dan在这届想做咨询的同学里并不出众:没有常青藤本科学历,没有大公司的履历背书。如果看简历,也许招聘官不会觉得他们powerful。可我相信,他们是无人能及的powerful。

因为,他们是真正的power couple——知道自己出发点低、有短板,所以要当两只刻苦的早起鸟,比翼双飞、互相打气、拼命赶上。

一年级上学期开头那段时间,当许多同学忙于探索哈佛和波士顿、流连于各种新生社交活动时,Ashley和Dan已经开始备战几个月后的咨询公司夏季实习申请:

两人一起钻研开学前就买好的咨询行业案例面试指导书,一起加入学校的管理咨询俱乐部,一起请教已经拿到全职offer的二年级师兄,一起参加咨询公司的招聘会。

一个周六下午,我在宿舍楼的公共休息室看书,这两人在旁边做模拟面试。那天,Ashley状态不好,困倦疲惫,似乎生了病。如果我是Dan,一定会心疼地揽女友入怀,摸摸头、捏捏手,再递上一杯热水,或者干脆带她回宿舍休息。

只不过那一刻我忘了,Dan除了是Ashley的男友,也是她的战友。在那个距离正式面试还有半个月的下午,Dan的战友属性完胜了男友力。

“Come on!打起精神来,别睡着了可以吗?你不想练,我还想练呢!哎,快点,开始下一道题!”

Dan几乎是用“吼”的方式对Ashley说出了这句话。换任何一个女生,估计都会多少觉得委屈吧?

“好,你说得对!我们继续!”

被Dan吼了一声的Ashley猛然坐直了身子,用力拍了拍下头,又回归了惯常干练、努力的状态。委屈、生气?根本不存在。

在一旁听到战dou情侣的这段对话,我只能在心里默念一句:

Good luck, Ashley…

应聘的结果,不用我说大家也猜到了。Ashley和Dan双双拿到麦肯锡纽约办公室的夏季实习录取,又以优异表现在二年级开学时收到了麦府(麦肯锡别称)的全职工作邀约。

这对战dou恋人签全职工作合同的那天下午,我们在宿舍楼门口碰见了。

“Hey Leo!是的,我们搞定了,毕业后就去麦肯锡啦。我们正准备去晚餐约会,庆祝一下,然后计划去蒙特利尔度个轻松浪漫的周末……”

Ashley挽着Dan的手,Dan充满怜爱地看着Ashley,两人终于有了恩爱情侣该有的模样。而我,也终于吃到了他俩的狗粮。

有人估测,哈佛商学院有略超一半的学生是“已婚”或“恋爱中”的状态。据我观察,异地恋占了其中的至少七成,虽然并非都像Jeffrey和他的Melissa那般“腻煞众人”,但大多数同学和异地恋人感情甚笃。不在一起时,就各自好好打拼;在一起时,就过足幸福的二人世界。成熟、信任、珍惜,是哈佛学生在经营异地恋感情时的三个重要的Principles。

当然,“尽力避免”异地感情的哈佛学生也并非凤毛麟角。除了双双考进哈佛深造的“贤伉俪”外,商学院每届少说也有二三十个学生选择携家眷入校。我们班的Natalie和丈夫Paul就是其中的典范。

和更多人熟悉的“夫唱妇随”恰恰相反,Natalie和Paul这一对是“妇唱夫随”——Natalie读哈佛,Paul则作为全职丈夫兼奶爸,同妻子和三岁的女儿一起,住在学校的一居室公寓。

和李安大导演当年因失业在家当奶爸有所不同,Paul是真真切切为妻子做出“牺牲”、辞了工作搬到HBS的。来哈佛前,Natalie和Paul在芝加哥工作,Paul是一家顶级媒体的记者,才华横溢的他毕业于哥大传媒系,被同事们公认为“未来最有机会在新闻传媒领域取得成绩的人物。”

两年多前,正当Paul事业顺风顺水时,妻子Natalie获得了哈佛MBA录取。

考虑到住在西海岸的双方父母身体不太好、没法帮着带孩子,再加上Natalie的offer得来不易,Paul做出了一个很爱老婆的决定:

“亲爱的,我暂时辞职,陪你去波士顿。未来两年,你安心读书,我全力支持!”

在我们班的“家属派对”上分享这段故事时,Paul和Natalie相拥着站在大家伙面前,凝视彼此的眼神里,写的全是爱意。

当时有同学不解,问了一句:

“Paul,你为什么不能继续留守芝加哥,一边工作、一边带女儿呢?”

“嗯,这也是一种选择。不过,当时作为记者,我三天两头地出差采访,再加上Cindy(小女儿)爱生病,而Natalie来哈佛读书又无暇照顾,所以我愿意当那个为家庭做出让步的人,一点也不后悔。相反,现在陪着Natalie和Cindy在波士顿生活,特别幸福,我们都考虑在这儿定居了。”

Paul真的很幸福,也是我在哈佛认识的最称职、暖心的奶爸+丈夫。

平日的清晨六七点,小夫妻俩会一同起床做早餐;天儿暖和时,就先一起在校园晨跑半小时,之后再回公寓做饭。八点一过,两人兵分两路:Natalia去上课,Paul送Cindy去哈佛社区幼儿园。

妻女都忙着上课时,Paul会带上三两本书和笔记本电脑,去查尔斯河对岸最喜欢的玻璃房咖啡馆,点一杯黑咖,一坐一上午——当然不只是读闲书看风景。辞了工作的Paul依然离不开文字,他的小目标是在客居哈佛的两年里写完两本书,出版社都已经谈好了,只待交稿。

哦不对,其实是三本。这位仁兄确实有才又多产。去年毕业季前,我和Paul喝咖啡,他欣喜地聊到了第三本书的规划——应读者粉丝们的要求,将自己高中时在博客上连载的小说稍作修改,首次出版。

下午的时光属于一家三口(“family time”),绝对主角是女儿。Natalie和Paul会带着Cindy在波士顿的大街小巷逛公园/书店/儿童游乐园,也就是“溜娃”。好几次,我在校园里碰到享受午后阳光的他们仨,然后有约摸三分之一的时间会想:

要是能和Paul“幻影移形”,我变成Paul,过一天他的生活,该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体验!

除了写书陪读和溜娃,Paul也趁机让厨艺有了跨越式发展。

一年级下学期时的Natalie生日派对,Paul作为掌勺大厨,竟然烹制了将近二十道头盘大餐,从新美式到加勒比,再到地中海、泰国风,让班里的女生们惊叹Natalie是最幸福的公主无疑,也让男同学们在佩服之余略感压力……

“害,去年在芝加哥的时候,这家伙还只会做烤奶酪火腿三明治和凯撒沙拉呢,这也是我第一次享受盛宴!Paul,你是不是看着网上视频学的啊?味道还凑和。”Natalie一边开丈夫玩笑,一边给了丈夫一个结实的吻。

“Paul,你想念芝加哥的生活吗?毕竟,曾几何时,你还是个冉冉升起的媒体新星呢。”

突然有个不会聊天(或许喝醉了)的同学问了这个耿直问题。

“哎呀,我可后悔搬来波士顿了!讲真,来了就不想走了,都是我老婆害的。她和Cindy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MBA二年级上学期时,我因为国内工作繁忙,请了gap semester(间隔学期)的长假,也就没能和上述几个可爱的同学一起参加去年盛夏的毕业式。读到这儿,你是不是想知道他们的近况如何?

去年12月自己从哈佛毕业前,我和这几个朋友一一打了电话。

“Melissa和我正式订婚了,一切顺利的话,我们想在2020年夏天办婚礼。Leo,你可不可以来爱丁堡?”电话里的Jeffrey依然对女友甜腻得不行,他的苏格兰口音依然浓郁又亲切。

“我们在麦肯锡工作都很好,哈哈。不过,我正准备跟咱们班‘官宣’呢!Ashley最近怀孕了,我要当爸爸了!她还是老样子,特拼,正在休斯敦出差忙项目,我们最近总是‘周末夫妻’的状态……”

“Leo,如果你明年到肯尼亚旅行,记得告诉我啊。我要调去内罗毕工作了。嗯,Paul会带着Cindy一起到非洲。”

——电话这头的我,完全能想象Ashley挺着八个月的大肚子工作的景象,也不禁为Paul的又一次“妇唱夫随”开心得笑出了声。

就以《我爱我家》片尾曲里唱的这一段,结束这篇文章吧:

你是我记忆中忘不了的温存

你是我一生都解不开的疑问

你是我怀里永远不懂事的孩子

你是我身边永远不变心的爱人

你是我迷路时远处的那盏灯

你是我孤单时枕边的一个吻

你是我爱你时改变不了的天真

你是我怨你时刻在心头上的皱纹

你是我情愿为你付出的人

你是我不愿让你缠住的根

你是我远离你时永远的回程票

你是我靠近你时开着的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