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历史 > 正文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吗(八大家之首韩愈被列入孔庙)

2023-07-13 10:28 来源:故事志 点击: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吗(八大家之首韩愈被列入孔庙)

韩愈为什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又为什么被列入孔庙?三论韩愈贡献

韩愈是唐朝贞元年间最为著名的文学家,世人称其为“昌黎先生”,并将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为世人所作的贡献极大,被列入孔庙同孔子一起受后人祭祀,连北宋大文豪苏轼也曾受到过韩愈思想的影响,并称赞其:“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一、提倡古文运动,韩愈的古文理论

唐宋古文运动是一种以“反对骈文,提倡古文”为关键点的文学革新运动,目的就是为了复兴儒学,而韩愈正是这一运动的倡导者。

古文运动是一种顺应时代背景的改革,唐朝在经历“安史之乱”后,社会上各种矛盾滋生,还有藩王割据地方分化国家。

骈文的特点是句读整齐,对偶工丽,读起来郎朗上口,这种文体一直流行了上千年。但久而久之,逐渐演化成一种千篇一律、充满了形式主义的文体。

到了唐代时,骈文变得更加僵化,语句中充满了浮艳之词,更是摒弃文章本来的用意,将重心全都转移到研究字句的“奇巧”上面。

正是因为骈文的弊端,韩愈这才推动了古文运动,意图改变这持续了数百年的浮艳文风,想要让文章本质再变回承载情志的介质。

而韩愈古文理论的核心思想便是“文以载道”,文章本来就是为了阐述并记录“道”才出现的产物,这个道泛指道理和人的思想。

韩愈主张“文”就是文章的形式,“道”是内容,两者合一应当以内容为主,形式为次要。相对于骈文当时只重形式不看内容的文风,韩愈的理论是唐朝文学的一大进步。

在推行学古人文风之后,韩愈还提倡要有创新,强调要“异”于古文,不要人云亦云随大众,不然文章看起来便了无新意。

韩愈更是反对抄袭前人作品的剽窃之风,思想是自己的,只有不覆辙前人的作品,写出自己独立的风格,才能成为一代“名家”。

尽管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最终古文运动以失败告终,但是韩愈这些先驱者们,却留下了摒弃浮艳、复兴古文的文学种子。

二、重建儒家道统,韩愈的儒家之道

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记载儒家学说的经书便丢失了众多,遗留下来的一些更是皆有残缺,到汉时以往的儒家学士老死,儒学便开始有了断层。

儒家学说的兴盛,始于汉武帝为了维护统治地位,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政策,如果不是汉武帝,或许儒家早已泯然于世上。

到了唐朝时,佛教和道教在统治者的扶持下兴盛壮大,儒家学说一度陷入低谷,经过韩愈对儒家之“道”的重新诠释和构建后,才有了儒家思想的“道统”学说。

这个“道”的涵义比较笼统,客观上是指天地人三道。而韩愈想要弘扬的,是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仁义之道”。

道和道统是不可分割的,道是道统想要传达的内容。韩愈构建道统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弘扬儒家之“道”。

儒家提倡的“五常”,也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一为人的道德准则,这一准则也贯穿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历史。

韩愈素以儒家传人自居,尤其重视儒家的礼仪制度,他认为“礼”是儒家文化当中最为核心的思想,并将其贯彻在自己一生的行为上。

三、批判佛道二教,韩愈的斗争勇气

佛道两教自汉代时便传入中国,在唐代时攀升到了一个新的巅峰高度,尤其是大量佛寺的建立,加重了当时普通人民的负担。

韩愈便是反佛道二教的先驱,其中以反佛为主,是因为佛教的势力和危害最大,当时道教的道观还不到佛教的二十分之一。

佛道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当时的社会生产,工人和农民都要为庙宇香火付出自己的血汗,韩愈认为这迟早会让百姓起义,进而颠覆唐朝的统治地位。

在公元819年的时候,唐宪宗更是派使者迎奉佛骨,在宫中供养三日。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时间长安城内便掀起了一股信佛热潮。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全都追随皇帝的脚步供养寺庙,生怕落在后面。家产殷实的还好,差一点的直接连自己生计都成了问题。

见此韩愈便作《论佛骨表》,上书劝谏唐宪宗,不要让这种荒唐的事物影响了国家。为此韩愈差点便丢了脑袋,得其他人求情才被贬为潮州刺史。

韩愈的反佛道斗争,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虽然自己被贬,也不见佛教少了一庙一僧,但他揭露了佛教的谎言,韩愈的勇气确实让佛教自此以后便迈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