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生活 > 正文

​林妙可被嘲中长大,真正的歌唱者杨沛宜却在美国上名校了

2023-12-02 14:03 来源:故事志 点击:

林妙可被嘲中长大,真正的歌唱者杨沛宜却在美国上名校了

今日女报亲子专栏——慧妈手记,我们邀请有心有爱有“招 ”有“料”的妈妈分享育儿故事和感受,投稿邮箱65252775@qq.com

文/向娟

比起别的孩子来,儿子尘尘的成长可以说是晚熟,13岁的男孩子经常还说些比较幼稚的话,惹同学发笑不说,自己还浑然不觉,连老师都叫他“萌娃”。不过大家对此并不反感,我们家长也不着急,孩子有自身生长规律,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著名艺术家丰子恺育有七个子女,他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专门创作了一幅讽刺漫画《小大人》,缘起是他曾看见:男孩被父母穿上小长袍马褂,戴上小铜盆帽,教他学父亲走路;女孩被父母带到理发店里去烫头发,在脸上涂脂抹粉,教她学母亲一样。

在丰子恺眼中,这样的“小大人”简直是“畸形发育的怪人”。在生活中,丰子恺称外出做事为“无聊”,和孩子们在一起则内心充满欢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饭,唱小曲逗孩子,画画引孩子笑,和孩子们特别亲近。有一次,长子瞻瞻要丰子恺抱他到车站去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到家时,却熟睡在父亲肩头,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感叹: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许多年后,丰家“老六”丰一吟接受采访的时候说,爸爸特别反对家长按照成人的观念去干预孩子,他从不要求孩子们做什么,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任由我们根据兴趣发展。丰一吟读完初一,“不想读了”,丰子恺送她去学美术,但丰一吟没有什么兴趣,在学校,别人学绘画,她逃课去学唱京剧,“父亲没有怪我,还去看过我的京剧表演”。

似乎丰一吟就此跟绘画无缘了,但长大后她依然成为了一名画家,而且如果按照此时的兴趣,她很有可能成为京剧艺术家,但是她随后对翻译萌发了兴趣,最后成长为翻译家。可见,兴趣爱好虽然对孩子的可塑性极强,但最终的职业走向还是跟孩子自己的选择有莫大的关系,一切外因终究靠内因起作用。

丰一吟在《回忆父亲丰子恺》一文中写道:父亲有一颗善良的心。他爱世间一切有生之物,他爱人类,更爱儿童。他认为“世间最尊贵的是人”,而“人间最富有灵性的是孩子”。孩子做事认真,心地纯洁,对世间毫无成见,对万物一视同仁。

孩子好比一张白纸,最初在这白纸上涂色的,便是自己的父母亲……在我们的白纸上涂颜色的主要责任落到父亲身上。然而,在我们的童年时期,父亲画笔上的颜料是那么吝啬。他不想把我们涂上什么颜色,他希望孩子们永远保持一片纯洁的白色。他曾说:“教养孩子的方法很简便。教养孩子,只要教他永远做孩子,即永远不使失却其孩子之心。”

生活有生活原本就该有的样子,孩子也有孩子原本该有的样子。每次说到这句话,都会想到早年间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唱《歌唱祖国》的林妙可,同许多人一样惋惜“伤仲永”,但其实毁她的并不是过早成名,而是过早成人化的教育。

当年林妙可因为外形可爱而被推上前台,真正的歌唱者杨沛宜只能屈居幕后,假唱风波之后被父亲送回老家,离开新闻漩涡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而另一位饱受争议的林妙可,却因为家庭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她的母亲不愿意把孩子送回老家,紧紧抓住了奥运会这个契机,推动女儿在文娱圈子里继续发展。之后,林妙可就开始了自己的商业历程,拍广告、上综艺、拍电影、拍电视剧等等,一个接着一个的活动,把这个孩子的日常生活塞得满满当当,自然也就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的学习。

杨沛宜近照

林妙可一路上的发展虽然比较顺利,但太过成人化的推进让她提早成熟,负面新闻不断,甚至落榜三大艺术名校。反而是被父亲放诸于正常生活中的杨沛宜没有受到过多的干预,按部就班地成长,她保留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初中的时候就担任乐队主唱,高中进入女主合唱队。2017年还参加了美国学术十项全能中国赛,在这场比赛里成功晋级,而且还去往美国进行了决赛。高中毕业之后,她前往美国的一所知名大学继续学习,现在的她,艺术和学业两手抓,人生在正常轨道上前进。

现代生活中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语“别让一切输在起跑线上”,因为这种警示的盛行,许多的家长都在不断前推起跑线,从初中到小学,再到幼儿园,再到婴儿早教班,甚至连胎教都不放过,赶着趟赶路。也许,这些真实的故事,能给那些在焦灼中激进的父母提供一些参考,成年人尽可去过自己的生活,把童年的底色还给孩子,让他们保留原本该有的样子吧。

作者:向娟 一级作家 湖南作协创研室副主任

编辑:小清

今日女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