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生活 > 正文

​运城画家张国军半景画陈展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2023-12-02 02:50 来源:故事志 点击:

运城画家张国军半景画陈展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记者 游映霞 金玉敏

7月8日,记者来到我市画家张国军的工作室。工作室原先泛黑的红色砖墙都经过重新粉刷,壁上悬挂着数十幅他的油画作品,其中一幅描绘了工作室后门正对的池塘。工作室一只吊灯的灯罩以芦苇捆扎,芦苇垂荡下来,别有一番情致,极见主人匠心。一个月前,张国军在首都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完成了半景画《党旗在抗洪一线高高飘扬》的创作,为建党100周年献上了一份贺礼。

参观者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半景画《党旗在抗洪一线高高飘扬》前驻足

创作抗洪半景画

7月初,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放了“在党的旗帜下前进”人民军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回望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的壮阔历程。张国军创意制作的半景画《党旗在抗洪一线高高飘扬》作为陈展作品之一,逼真再现了1998年南方洪灾下人民军队以顽强意志奋战洪波的场景,油画与灯光、投影、特技等传播手段的应用让场景极为逼真,引来现场许多观众观赏。

半景画《党旗在抗洪一线高高飘扬》将油画与地面塑形衔接,油画长6.8米、高4.5米,场景尺寸宽14米、高4.5米,整体场景有两层楼高,油画与地面衔接处的脚手架让整个场景看起来极其逼真,观者仿佛身临其境。天空电闪雷鸣,一场大雨让浆黄洪水涌来得更加猛烈,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人民军队冒着大雨修筑起一道庞大的弧形围堰堵住洪流,围堰上遍插鲜红的党员突击队、党旗等旗帜,与洪水展开殊死搏斗。

半景画是从5月20日开始创作的,历时21天,从构思、布展到呈现、制作,都由张国军及从运城所带的两名助手完成。即便张国军有十几年博物馆壁画绘制经历,但要在短时间内制作完成该油画及场景对他而言仍是一次考验。同时,军博严格规定每日工作时间,统一要求早上8点进场,晚上9点离场,每天工作最多就是十多个小时。

在创作初期,军博专家便选好了主题“堤在人在,誓与大堤共存亡”“党旗在抗洪一线高高飘扬”。张国军说:“要在选定主题下参考抗洪的影像资料创作细节,我们当时就抓住战士的人物形象和旗帜展现这两个主题展开。”

第一次在国家级博物馆作画,张国军大量查阅资料,详细了解事件的整体情况及大背景。“最打动我的是当时抗洪战士们用沾着泥巴的手,签下一份份请战书,并且喊出‘堤在人在,誓与大堤共存亡’的口号,还有一些官兵,在写请战书的同时甚至也一并写下遗书。”

在详细了解历史事实后,张国军还找到一名当年亲历抗洪的军人。这位军人告诉他,当时一声令下,军人们奋不顾身扑向河滩,以身体堵住决口,参加抗洪的连长首先请命,签字画押。“在人物创作方面,不顾生死、义无反顾地扑向大堤决口的地方,用身体去抗击洪水的英雄形象,便是我创作这张画的表现核心。”他说。

确定好主题后,他用4天做小稿,同时开展场景尺寸测量、造型设计工作,用水泥做实墙,固定好延伸出的脚手架,搭完之后再填水包。最后收尾阶段,对画面的色调、人物表情、道具装置等细节又进行了反复分析、深入研究和再表达。“我们从事的是文化事业,必须让画面更清晰,内容更明确,这样才符合一个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他说。

展览当天,有观众在参观后表示:“展览真实性极高,没有过度的艺术渲染或文学渲染,画面中的悲壮程度不亚于抗击新冠疫情,可以看到当时状况之凶险。”

张国军创作半景画《党旗在抗洪一线高高飘扬》时的工作照

向抗洪英雄致敬

1998年,15岁的张国军看到父亲对着家里的彩色电视自言自语:“长江发洪水,部队都去抗洪一线抗洪了。”那时的张国军,看到解放军官兵扛着沙袋堵洪水的感人场景,心情特别激动,对军旅生活产生了一份向往。

“创作的时候,感觉特别骄傲和自豪。”创作《党旗在抗洪一线高高飘扬》过程中,张国军每天连续站立十多个小时也不觉其苦,他一只手捧着小稿,以小稿为蓝本,另一只手紧张绘制。

抗洪场景无疑是惊心动魄的。决口处的洪水产生了约600吨撞击力,官兵的负荷量超过常人忍耐的极限,仍以顽强的意志奋战洪波,誓与大堤共存亡。

画幅中的抗洪战士身穿迷彩衣,围堰上的战士背着沙袋有序前行,围堰下战士泡在洪流中艰难前行。在被洪水冲开的决堤处,人民军队中的党员突击队以血肉之躯前仆后继如钢铁长城般堵住决口,画面前景处的20余名战士,动作神态各异,面部细节丰富,有的背对湍急洪水,有的在激流中踉跄前行……

画幅中这些人物形象的表情、动作都是张国军及其助手模拟拍照后,再予以创作、绘制。“最终要表现战士心理状态、精神状态,要让观看的人产生共鸣,被画作传递的情感感染。”作画过程中,人物形象的表情,都参考了张国军及其团队模拟被洪水冲过后的面部表情,他说:“摆姿势的时候,博物馆的专家还给我们详细讲解当时战士们的艰辛,我们的脑海中是对抗洪水的感受和表情。战士们都是硬汉英雄形象,面部会有洪水席卷时瞬间的惊心、慌忙,但是坚毅始终是他们最本质的特征。”

在原稿的基础上,张国军临时加入了以自己的面部表情为原型的一位抗洪战士形象,画面中那位战士蹚在发浑泥水中,手指向决堤处,为抗洪战士喊口号,似乎是吹响了冲锋的号角。“加入这位战士形象让画面更加完整,抗洪细节更加丰富,同时也是我对战士们不怕苦,不怕累,把生死置之度外英雄气概的崇高表达。”

今年,张国军在朋友介绍下获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作主题展的机会。“在我心里,这次创作制作《党旗在抗洪一线高高飘扬》是我真切感受军旅生活,距离军人最近的一次,也是在建党100周年之际献出我的绵薄之力,我感觉特别自豪和骄傲。”张国军说。

以更高标准创作

“这些年,对每个项目、每个作品,我们都以专业态度细细打磨,多年来积累了较丰富的作画经验。创作、制作《党旗在抗洪一线高高飘扬》极考验功底,整个画面的色调、细节、人物情感、道具等,都要清晰、准确地表达。”张国军说。

今年38岁的张国军,担任市油画学会副秘书长一职。这些年来,从内蒙古到山西多地的革命馆、历史馆、民俗馆都展陈着他创作及制作的壁画、油画、场景,迄今创作作品百余幅,其中有在运城博物馆展陈的半景画《三打运城》,内蒙古集宁战役纪念馆展陈的油画等。

与之前的博物馆壁画创作不同,军事博物馆不仅提供翔实甚至是一手的真实历史资料,画作的表现内容都有专人引导,要求极为严苛。“这次创作经历让我又一次感受到共产党人严谨、认真的作风,对历史的谨严态度。”张国军说。

“国家级博物馆对专业要求更高,每一处细节挖掘、考证都十分严谨,画面描绘也必须到位,细节把控理解要求也异常精准。”张国军坦言,这次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与人民军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油画场景创作以及制作,甚至已经影响到自己对艺术生涯的思考,今后的创作都会按照全新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目前,张国军已着手筹备在运城的环盐池、黄河行、运城古建写生展,他说:“组织诸如写生展览、绘制历史事件场景油画、展馆设计制作等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让文化、艺术进一步传播、融入大家的生活中。这将是我们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