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生活 > 正文

​河南建业被迫改名洛阳龙门:足协的老爷们又来秀脑残了

2023-12-02 02:41 来源:故事志 点击:

河南建业被迫改名洛阳龙门:足协的老爷们又来秀脑残了

2020年的最后一天,全国人民的心情都不错,因为终于可以告别这操蛋的一年了。

然而,有一帮人,心情却很不爽。这帮人的名字,叫球迷。在中国,球迷,不做特殊说明的话,一般就是指足球迷。

球迷们为什么不爽呢?因为他们的主队,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都要被迫改名了。比如,威名赫赫的广州恒大,据说要改成广州队;武汉卓尔,要改成武汉人队;天津泰达,拟改为天津卫队……

其中最不爽的,是河南球迷——存在了26年零4个月的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官宣说拟改名为洛阳龙门足球俱乐部。

看见这个官宣,建业的球迷立马就炸了。

对于这次改名,河南球迷最主要的不满,有两点:

一是去掉了“河南”俩字,好好的一支省级足球队,从名称上看像降级成了市级足球队。这样一来,河南全省,除了洛阳球迷,其他地方的球迷都觉得自己转瞬间没有了主队。

河南建业,那是全省球迷的主队。现在改成了洛阳龙门,地域性这么强,郑州球迷、南阳球迷、新乡球迷……他们都觉得,这个足球队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了。

二是河南建业已经存续了26年多,超过四分之一世纪,已经成了一种象征,一种文化,一个图腾。从足球职业化之初,河南足球队就叫建业,26年来,球迷们已经对河南建业这个名字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一旦改名,就像老婆改嫁了,球迷们觉得接受不了。

说实话,河南建业这个名字,起得不错。建业者,建功立业也。男人的理想,不就是建功立业吗?足球又是男人的运动,所以建业这个名字,和足球俱乐部的契合度还是很高的。

建业的名字,还会出现在中超赛场吗

我不是球迷,更不是河南建业的球迷,至今也没看过一场建业的比赛。在这次河南球迷对建业改名发生强烈反弹前,我对这次改名的事,只是隐约知道,但是不知其详。

看到那么多河南球迷在网上纷纷吐槽,我才跑去查了一下改名事件的前因后果。一些对足球关注不多的非球迷朋友,估计对这个事儿也不了解,那么,我就简单介绍一下——

去年11月25日,中国足协开会要求,各个足球俱乐部必须使用中性名称。这里的“性”,不是男性女性那个“性”。所谓的“中性名称”,就是俱乐部名称中不能有“股东、关联公司的名字或者品牌名称”。

比如说,中超强队广州恒大,它名字里的“恒大”,就是它的大股东恒大地产集团。以后,这个名字就不能用了,必须改,目前的消息是直接去掉“恒大”,改成广州队。

类似情况还有江苏苏宁、上海上港、天津泰达、广州富力、长春亚泰、河北华夏幸福,当然,还有我们上面提到的河南建业。

据说,足协之所以如此要求,一是要跟国外接轨,国外的足球俱乐部,巴萨啊,曼联啊,皇马啊,都是中性名称;二是为了打造百年俱乐部,传承足球文化,因为改为中性名称后,俱乐部就不会一换老板就改名了。

足协说得振振有词,好像讲得很有道理,但是(你当然知道,“但是”后面才是重点)——足协忘了最重要的一点,中国足球目前在靠什么吃饭?

这个答案很简单:所有的中超、中甲球队,都在靠背后的投资人吃饭。这些球队,有一个算一个,没有谁能够靠球票、广告和周边产品达到收支平衡。从财务上讲,这些球队每年都有巨额亏损。

据业内人士透露,一支投入水平最低档的中超球队,每年至少也要花几个亿。它的门票、广告、周边产品,每年能赚回多少呢?也就是几千万吧。投入产出比就是这么吓人。

也就是说,每个中超俱乐部,每年都要赔进去几个亿。这还是投入水平比较低的,投入水平高的呢?根据有关资料,花费最高的俱乐部,每年可能要亏掉投资人20亿以上。

中超联赛

经营中超俱乐部,就是这么个坏生意。但是,这么坏的生意,为什么还有企业愿意投资呢?很多企业看中的,其实是中超俱乐部的广告效应。

比如说河南建业俱乐部吧,它的投资人是建业地产。建业地产每年在建业俱乐部要赔进去几个亿,但是它的品牌因此受益,获得了一定的广告效应。在整个河南,大家都知道建业是大公司。建业的房子有溢价,会比其他房企卖得更贵,为什么?因为大家觉得,有钱支撑一个中超俱乐部的公司,肯定有实力;住这样大公司的房子,有面子。

这次足协突然出台政策说,企业投资的俱乐部,不能用企业名字来做俱乐部名字了,恒大投资的只能叫广州队,苏宁投资的只能叫江苏队,品牌效应没了,广告效果没了,你说,企业为什么还要投资足球俱乐部?一年几个亿,甚至是20个亿的投入什么也带不来,企业是钱多得没地方花了吗?

有一位中超俱乐部的投资人说,这就像养一个儿子,我花钱出力,却不能姓我的姓,不能叫我起的名。我这当爸的,还有个什么劲儿啊?

如果没有企业的这些巨额投入,中超俱乐部的吃饭立马就会成为问题;如果俱乐部普遍没有了吃饭钱,中超联赛还怎么存在?

足协出台改名政策,据说有一个目标是为了打造百年俱乐部。如果真是这个初衷,那就更离谱了——像河南建业这样的,都存续了26年多了,已经度过了一百年的四分之一还多。让建业这个名字延续下去,难道不比换一个新名字更容易打造百年俱乐部吗?26和0,哪个离100更近,难道足协领导连这个幼儿园级别的数学题都算不清楚?

作为管理部门,如果出台一个政策,能让所有相关方都或多或少地受益,那是最高明的政策,第一等政策;第二等政策,可以让部分相关方受益,其他相关方不受损;第三等政策,会让部分相关方受益,另一部分相关方受损;最愚蠢的政策呢,就是让所有相关方都受损。

这次俱乐部改名,就是一个让所有相关方都受损的政策——

投资人受损最大,只能亏钱,没有收益,连比较虚的品牌收益也没有了;

俱乐部受损,用了几年甚至20多年的队名,早已成为一种图腾,一个IP,这一改就改没了,球迷也改走了,一切又要重新开始;

球员受损,投资人投入的积极性受挫,球员的收入肯定升不上去啊;

球迷受损,追随了多年的俱乐部改名了,感情上备受伤害;

中国足球会受益吗?投入这个行业的资金少了,它怎么可能受益呢;

中国足协呢,秀了一把脑残,形象越发不堪,不过他们很可能认为自己受益了,因为脑残嘛。

我的主业是读“三国”,写到这里,我想起一个三国人物——袁绍。袁绍有个谁也比不了的本事——只要有两个以上的选择摆在他面前,他肯定能选中最差的那一个。

袁绍和中国足协何其相像!他们的脑回路一样地清奇——袁绍,总能挑中最差的选择;足协呢,总能够找到最蠢的政策。

袁绍

补注:稿子写好后,看到不少河南球迷在抗议建业俱乐部,忍不住为建业说句话:建业队改名,只不过是为了找口饭吃而已,没犯什么大错。

建业俱乐部背后的投资人——建业地产收不到广告效应了,所以不愿意花这笔每年几个亿的冤枉钱,这也可以理解。毕竟,胡老板的钱也不是大风刮过来的。洛阳那边愿意花钱,愿意支持俱乐部,所以河南建业就改成洛阳龙门了。建业改名,只是为了糊口,也是被逼的。

建业俱乐部和球迷,都是足协政策的受损方,都是苦孩子。苦孩子就不要难为苦孩子了,大家更应该同病相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