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历史 > 正文

​战神级人物马新贻(评价历史上的马新贻到底是何等人物)

2023-07-13 05:31 来源:故事志 点击:

战神级人物马新贻(评价历史上的马新贻到底是何等人物)

“刺马案”,晚清四大奇案之一,最早于1973年便被改编成电影,搬上了荧幕。

2007年,由著名导演陈可辛执导,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三大实力派演员主演的《投名状》再次重现了这一被后世学者评价为“断送了大清中兴”的晚清奇案。

历史上的“刺马案”虽然疑点重重、破朔迷离,但普遍认为这就是曾国藩和晚清朝廷之间的一次近乎公开的角力。

清同治九年,时任两江总督马新贻在步行返回总督府的途中,遇刺身亡,朝野震惊、举国关注。

两江地区被曾国藩经营多年,乃系湘军集团掌管的核心地区,慈禧太后将并非湘军出身的马新贻调任两江总督,无疑是对湘军集团的制衡和打压。而马新贻的被刺,无疑就是湘军集团乃至曾国藩的有力反击。

马新贻被刺身亡后,在“天津教案”中严重受挫的曾国藩虽然再次调任两江总督,但声望已大不如前,朝廷对于湘军的裁撤和打压力度也明显上升。

曾国藩和慈禧太后角力的直接后果,就是依靠湘军建立起来的东南海防力量全面倒退,致使英、法、美、日等列强于东南地区频频挑衅,“同光中兴”被断送、大清国运被彻底改变。

“刺马案”的历史真相到底如何,现在已经无从考证,后世学者和吃瓜群众们也始终未停止对这一奇案的探索和研究。

但对于“刺马案”中的受害者——两江总督马新贻,却甚少有人关注,似乎只知道这个来自山东菏泽的官员就是两强相争中的政治牺牲品。

历史上的马新贻到底是何等人物?我们从几点事实上就能大致得出结论:

1、两江地区作为湘军集团的老巢,乃系曾国藩这个近乎妖魔的大人物经营了十几年的根据地,势力庞大、盘根错节。马新贻如果是个无能之辈,能被慈禧太后调任两江总督,和湘军集团硬碰硬吗?

2、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曾国藩为避免功高震主、兔死狗烹而主动裁撤湘军;曾国藩被调任直隶总督,离开两江老巢后,湘军再度被裁撤;

马新贻赴任两江总督,除了要调查太平天国的财宝秘密,还肩负着进一步裁撤湘军的重任。几度裁撤已经使得湘军集团生出严重不满,如果马新贻是软弱无能之辈,再裁湘军的任务还能完成吗?

3、被裁撤下来的湘军,大部分都就地落草为寇,或者盘踞岛屿、江口为盗,甚至数次对漕运下手,与朝廷为敌。马新贻到任后,硬是将南田土寇、枪船之害、岐海盗贼彻底肃清。如此表现,能是一个小人物吗?

除此之外,我们从其仕途生涯中也能直观地发现马新贻的“真实面目”:

道光二十七年,马新贻以“三甲第六名”的成绩被赐“同进士出身”,并被授予“即用知县”。所谓“即用”,即“不论双单月,遇缺即选”的霸道任职身份,几乎和“即刻上任”没有差别。

要知道,清代的进士还需要在翰林院继续学习三年呢,“同进士出身”的马新贻能获如此重用,可见其绝非等闲之辈。

《清史稿·列传一百十三》详细记载了马新贻“起步于正七品知县,官至从一品总督”的仕途升迁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看似柔弱的读书人,几乎每一次官职升迁都是因为战功卓著;更重要的是,清朝地方各级官职,马新贻几乎担任了一遍。

咸丰五年,因平定太平军有功,马新贻升任知府,并获赐花翎(注意:清朝文官只有巡抚兼提督衔级别以上才有资格佩戴花翎);咸丰七年,因战功被朝廷以正四品道员记名任用(正厅级官职,享受省部级副职稍低待遇);

咸丰九年,署理按察使(代理省部级副职官员);同治二年,升任布政使(实权副省长);同治三年,升任巡抚(名副其实的一方封疆大吏)。

注意,在此期间,马新贻还经历了一次较为严重的战败处分和“因母去世丁忧”、“因父去世丁忧”的仕途升迁速度影响。同治五年,马新贻升任闽浙总督;统治七年,马新贻升任两江总督。

也就是说,在短短18年的时间里,书生出身的马新贻便自正处级官员,凭借战场上的战神表现一步一个脚印,历任知县、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地方各级重要官职一级不落,步步升迁,直到从一品的副国级大员。

同治九年的“刺马案”虽然让其停在了从一品的官职上,但其死后被朝廷“赐恤,赠太子太保,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端愍,入祀贤良祠”,甚至被江宁、安庆、杭州、海塘等地民众修建祠堂;

甚至,两江部分地区的官员还被朝廷规定定期祭祀。马新贻虽然是政治牺牲品,但有此辉煌人生,虽死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