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历史 > 正文

​封建社会商人地位为什么那么低(古代商人地位低下的原因)

2023-07-13 02:22 来源:故事志 点击:

封建社会商人地位为什么那么低(古代商人地位低下的原因)

商人不仅在古代地位不高,在现代社会地位仍然不高。

一个社会的组成是很复杂的,但基本由四个部分组成。老祖宗将所有人分为四个社会阶层,仔细想想,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首先,要有“生产者”。这些人就是“农”,他们负责种粮食、种棉花、种蔬菜水果、种植树木等工作,生产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物资。

其次,要有“加工者”。这些人就是“工”,他们负责将“农”生产出来的物资进行加工,以便于人们进行使用,各种能工巧匠都是属于这种类型。

再次,要有“交易者”。这些人就是“商”,所有生产出来的物资,以及加工好的产品,需要进行流通,才能交到需要的人手中,如此就会产生交易,专门从事交易的人,就被称为“商人”。

最后,要有“管理者”。这些人就是“士”,士在古代属于贵族,他们要对整个社会进行管理,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使整个社会不断发展,如此人们才能安居乐业。

而在古代,中国主要是农耕经济,自己生产,自己消费,自给自足,很多人一辈子甚至都不怎么需要交易,对他们来说商人这种存在,可有可无。

对国家来说,商人本身并不进行创造,也不进行加工,他们不会为国家创造价值,所以在“管理者”看来,商人的作用远没有“工”“农”的作用大。

由于中国古代对交易的需求很低,所以商人的社会地位自然也就很低,排在最后一位也就理所当然了。

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各类物资极大丰富,生产者和加工者的地位开始下降。

比如粮食,在古代,能吃饱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但现在科技水平发达,粮食的亩产量比古代提升了十倍不止,谁还为吃不饱饭而发愁呢?

再比如加工产品,我们所用的桌子、椅子,乃至手机、汽车,哪一个不是流水线生产呢?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产品供大于求,所以加工者也不那么吃香了。

而随着各种物资和加工产品的极大丰富,分工越来越细,交易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一个人所从事的只能是某一个很窄的行业,他要获得从事行业之外的东西,就必须依靠交易。

不像以前的农民,在种粮食的同时,还可以种菜、养鸡、养猪,自己纺线织布,自己裁剪做衣服,自给自足。现代人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交易越来越频繁,那么从事交易的商人也就越来越重要。他们从生产者和加工者那里,低价买来各种物资,然后加价卖给需要的其他人,从中赚取差价。随着交易的进行,商人也逐渐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而如果没有商人,很多生产者和加工者的物资,就只能留给自己,无法交易。

比如种植果树的果农,如果没有商人来收购,那么他们大部分的果实就只能烂在地里,而无法产生收益,之后也就无法将种植果树的收益,转化为自己需要的其他物资。

拥有大量财富的商人,地位逐渐超过了生产者和加工者,但仍低于“挂历者”。这一点,我想应该不会有太多人感到疑惑。

毕竟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社会的最高阶层都是管理者,否则便无法有效地对整个社会进行有效管理。

我身边很多老板,资产上千万、上亿的都有,但他们宁可花费巨额资金,也要送自己的孩子进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

孩子毕业后,不想让孩子继承家族资产,而是千方百计让孩子考公务员,哪怕只是到乡镇上干一名普通公务员也在所不惜,其思想深处,无非是觉得“管理者”的社会地位更高。

以上,是为什么古代商人社会地位最低,而现代虽然略有提升但仍然不高的根本原因。

但是,中国古代的历朝历代,其实是对商人的地位有着刻意打压的。

作为国家的统治者,最希望看到的,是社会稳定,社会稳定了国家才能稳定,皇位才能坐得稳。所以,古代皇帝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人口的流动,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把人民限制在土地上”,建立详细的户籍资料,以便于征收赋税和征兵打仗。

而商人的本质是交易,交易的本质在于流动,这和统治者的愿望是相反的,如果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那么必然带来人员的大量流动。

而现实的情况,又必须有商人存在,以进行最基本的商品交易,所以必须打压商人,既让他们促进商品流动,又不能带动人员流动,这才是最佳方案。

综上所述,古代商人地位低是必然的结果,因为社会不需要大量交易,统治者也不希望看到大量人员流动,尽管商人从交易中获得了大量财富,甚至可以享受和统治者一样的奢靡生活,但在社会地位上,始终处在最底层。

从历史发展来看,商人的地位是不断提高的,距离现代越远,商人的地位越低。秦汉时期,商人是受鄙视的存在,唐宋时期已经可以作为社会阶层的一员了,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后期,甚至凌驾于部分统治者之上了,现在……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