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历史 > 正文

​皇家的家谱叫玉牒是否正确(古代玉牒是什么宝贝)

2023-07-13 02:01 来源:故事志 点击:

皇家的家谱叫玉牒是否正确(古代玉牒是什么宝贝)

隆科多41款大罪中,有“私藏玉牒”一项,那么玉牒是什么宝贝呢?

雍正皇帝清算隆科多时,将其列了41款大罪,其中有一条叫“私藏玉牒”。对清史不了解的读者,恐怕不知玉牒为何物。通俗地说玉牒就是皇室的家谱,从唐代开始凡皇室族谱都叫玉牒。

时至今日,我们能看到的玉牒仅有清代的,其他朝代未能传世。玉牒的名字听起来十分高大上,但并非是以玉为牒,而是取其“金玉之意”,象征高贵尊崇。

清代的玉牒是历朝历代,甚至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家谱。玉牒系统记载了清代皇室子孙、女孙的繁衍情况,是中国唯一完整保存的皇室家谱。

关外时期,爱新觉罗氏家族尚没有形成纂修玉牒之制。清入关之初,朝廷主要精力都用在统一中原上,也没有腾出精力来纂修玉牒。

及至顺治十三年,中原大定,方才题准每十年编纂一次玉牒。顺治十八年首修玉牒,至民国十年,玉牒总共修了28次。

清玉牒主要分为三大类,帝系自称一系,宗室、觉罗各成一系。所谓的宗室即太祖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的本支为宗室;所谓的觉罗即努尔哈赤其叔伯兄弟另支。按清制,宗室系黄带,觉罗系红带。

关于这一点,玉牒序言中就说得很清楚:

兴祖、太祖、太宗,未论世代远近。顺治时,以兴祖长子德世库、次子刘阐、三子索长阿、五子包朗阿、六子宝实,景祖长子礼敦巴图鲁、五子塔察篇古等子孙,因其世代相远,出宗室为觉罗。

玉牒之封面也一如其色,帝系、宗室封面为黄色,觉罗封面为红色。宗人府乃至内廷之人,便习惯以“黄簿”、“红簿”相称。

此外,有些皇室子孙,在外头有了私生子女,而这子女身份又不便相认,一般也赐觉罗以敷衍了事。

清玉牒有两大特点。内容上有宗室觉罗之分;文字上有满汉文之分,满汉文格式内容也完全一致。皇子、皇女,是要记入帝系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且继承皇位的皇子不论排行,其名字都要居中。

玉牒记载的主要内容包括性别、生母名氏、位号、第几胎、出生年月日,还有稳婆的姓氏。

稳婆就是接生婆,一般都是在上三旗包衣的妻子中挑选。之所以要记入稳婆的姓氏,是为了出生纠纷是,便以查验清楚。

以咸丰八年编修的玉牒为例,就详细记载了恭亲王奕䜣的情况:

第六子和硕恭亲王奕䜣,道光十二年壬辰十一月二十一日丑时孝静康慈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氏,员外郎花良阿之女所出。道光三十年正月晋封和硕恭亲王。

咸丰元年四月授十五善射大臣,二年四月奉旨分府后著在内廷行走,仍在上书房读书,八月管理正蓝旗觉罗十五。

三年正月管理中正殿、武英殿事务,二月管理正红旗总族长事务,十月奉旨在军机大臣上行走。

四年二月管理户部三库事务,授正红旗蒙古都统,四月授宗人府右宗正,六月调补镶黄旗汉军都统,九月授宗人府宗令,授阅兵大臣,调补正黄旗满洲都统……

嫡福晋瓜尔佳氏,大学士桂良之女;侧福晋薛佳氏,文汇之女。

奕䜣的职务变动很大,咸丰八年修玉牒的时候,将奕䜣的职务变动全部罗列出来。

到了同治七年再修玉牒的时候,奕䜣的个人简历又发生了变化,加上了议政王、首席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具体的就不详细列出了。

清代皇子、皇女成活率不高,很多出生不久或是还没有来得及命名的皇子、皇女,是不能载入玉牒的。比如康熙皇帝共有子女55人,实际上载入玉牒的仅占一半。

此外,有些宗室和觉罗因为犯有重大罪过,会被削去宗室、觉罗的身份,那么这些人在下一次修撰玉牒的时候,就要被除名。

比如雍正皇帝将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削籍,所以在雍正十一年纂修玉牒时,就没有出现这两个人的名字。到了乾隆继位后,这两人才被恢复宗室身份,至乾隆七年修撰玉牒时,出现在宗室成员名单中。

编纂玉牒是一项神圣且重大的工作,每到修玉牒之时,皇帝会在六部九卿中择资历威望最高的大臣担任总裁,修成之后还要举行一个盛大隆重的仪式。

清玉牒所用的纸张为最高等级的宣纸,尺寸也很大,清初时长90厘米,宽50厘米,后来改为长50厘米,宽30厘米,比一般的书籍要大很多。封面采用绫绢,装订十分精美。

奇葩的是,清玉牒不论多厚都要独立成册,不能分为若干册。

清初时期由于宗室、觉罗成员不多,玉牒的体量尚不是太大。而到了晚清时期,宗室成员就多达数万人,这些人的简历汇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部有史以来最重的书籍。

比如光绪三十三年的玉牒修成后,宗室系部分其厚度达到86厘米,重量达到了90多斤。

不过话又说回来,玉牒毕竟不是一般的书籍,自修成以后很少有人去翻看。

至于雍正说隆科多私藏玉牒的罪名,估计莫须有的成分居多,这玩意对于一般人来说,根本没有任何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