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故事 > 正文

​女先生的故事|杨绛:人生实苦,要不断地修炼灵魂,完善自我

2024-01-23 05:05 来源:故事志 点击:

女先生的故事|杨绛:人生实苦,要不断地修炼灵魂,完善自我

金文中|编辑

1⃣️

钱钟书创作《围城》时,全家人都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为全心全意投入写作,钱钟书特意向学校请假,减少了任教的时长。

如此一来,家里少了一部分收入,不得不节省开支。

而杨绛也果断辞掉家中女佣,甘为“灶下婢”。

那段日子里,她在外要写文章、做学问;回到家中,无论是劈柴生火还是做饭洗衣,她也样样做得。

钱钟书的母亲对这位儿媳赞不绝口,夸她:“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钟书痴人痴福。"

等到《围城》出版,钱钟书在序中深情地写道:“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

曾有记者问杨绛,由一代才女沦为“灶下婢”,是否觉得委屈,杨绛答:“不委屈”。

记者又问她为什么,杨绛说:“因为爱”。

2⃣️‬

杨绛半生坎坷,吃尽了命运的苦头。

但是她却始终衣着整洁,保持着一份干净与体面。

上山下乡的时候,杨绛被下放到偏远的农村。

每日辛苦劳作,很多人衣服又脏又破。

只有杨绛每日浆洗衣服,破的地方反复缝补,每天早上出门都是干干净净的。

造反派给她剃了阴阳头,她嫌不好看,就拿女儿剪掉的辫子和丈夫的帽子做了一顶假发。

第二天带着假发照常上街。

特殊时期,杨绛始终没放弃自己,出门必定涂上口红,打扮得端庄体面。

这一抹口红,是那个时代的一抹亮色,照亮人心底的希望。

3⃣️

1938年,杨绛一家生活在上海。

当时上海沦陷,日本人四处设卡排查行人,普通人一不留神就有杀身之祸。

有一次杨绛乘车遇到日本兵检查,全员起立,杨绛不愿配合,起身稍晚。

一个日本兵走到他面前,粗鲁地抬起她的下巴。

杨绛大怒,想要骂他,但是身为一个大家闺秀,她却不会骂人。

只是大声说了一句:“岂有此理。”

同车人为这个姑娘的勇气震惊,杨绛怒视日本兵,俩人对视一会儿后,日本兵下车,杨绛侥幸逃过一劫。

杨绛出身书香世家,说话总是慢条斯理,温文尔雅。

面对再多的苦难,从没有一句恶言。

这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轻易难以改变。

同院有个大姑娘拿杨柳枝当鞭子打她,抽得她肩背上火辣辣地疼。

她也只是说了一句:“你爸爸也是我们一样的人。”

特殊时期,别人叫他检举揭发别人,说别人的坏话,这样才能明哲保身。

但是那十年,她没说过别人一句不是。

比起骂人,她宁可挨骂。

4⃣️

干校的时候分宿舍,她特意挑了一个最阴冷的角落,把朝阳的地方留给年轻人。

她随身带着奶糖,有下放新人来了,就每人塞几块,希望可以给他们一点鼓励。

研究所里同事要送孩子回老家,因为没钱而犯愁,她知道后,立马送了三百块钱过去。

她的善良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很多人被她打动,一点点变得温柔起来。

《唐吉诃德》的译稿是她的心血,被收走之后,杨绛心急如焚,是同组的组长冒着风险给她找回来的。

地里干活的时候,她身体差,干不了重活,同队的人就帮她把田里的草都锄没了,只留几个“毛毛”给她。

后来杨绛写了《干校六记》,里面没有控诉,没有怨恨,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善良与温暖。

5⃣️

1945年日本即将战败,对上海的控制更加森严。

日军经常闯入民宅逮捕市民,很多人被抓进宪兵司令部,就再也没有回来。

杨绛的朋友李健吾被抓,受尽酷刑,折磨得不成人样。

杨绛也被日军找上门,通知她去宪兵司令部一趟。

当晚全家人都很紧张,钱钟书更是一晚上没睡着,杨绛却镇定如常,一觉睡到天亮。

第二天早上,她吃过早饭,穿了身黑衣,带了本《杜诗镜铨》就出门了。

到了宪兵司令部,她坐在会客厅,旁若无人地读起书来。

日本人来了之后,见她如此淡定,甚是惊讶,问了她几个问题就让她走了。

杨绛回到家,一家人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面对人生的种种遭遇,她说:“可作书读,可当戏看。”

这份冷眼旁观的豁达,让她熬过了最难的那些年。

她在书中回忆说:

“我虽然游街出丑,我仍然是个有体面的人。”

女儿和丈夫相继去世后,杨绛一人独居在三里河,过着隐士的生活,整理丈夫的手稿,完成对家人的承诺。

96岁时,她出版《走到人生边上》,写下自己对生命的思考。

她说:

“人生实苦,终其一生,都要不断地修炼灵魂,完善自我。”

6⃣️

形容杨绛最多的词就是不争和甘于平淡。一首源于英国诗人兰德《生与死》中的诗句: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这是杨绛最喜欢的句子,也是她的内心写照。所谓知足者常乐,爱情和家庭都算圆满,还有何所求?这是她的处世态度和大智慧。并不是不争,而是没有什么可争的。人生对她来说,“不争”便是最好的争。

7⃣️

1911年7月17日,杨绛(本名:杨季康)出生在北京, 她出生的时候身材短小,小小粉粉的一截,看上去很是脆弱。因此,很受父母的疼爱。

据杨绛回忆:“在庙堂巷,父母姊妹兄弟在一起,生活非常悠闲、清净、丰富、温馨。庙堂巷的岁月,是我一生最回味无穷的日子。”父母在,兄弟姐妹在。有花,有树,有流星。还有,无穷尽的爱。

杨绛的一生受父亲影响很大,父亲杨荫杭是海归,学识渊博,且思想正派上进。他对待子女一视同仁,从不重男轻女,从不打骂,也从不娇惯、放纵,凡事讲究恰当,更少擅自替子女的人生做决定,而是会保持一个沟通的语境,给子女最大的自由。

杨荫杭对于家产的态度,至今也极具现实意义。杨荫杭清楚地讲过:“我的子女没有遗产,我只教育他们能够自立。”身外之物,无须挂念。这是父亲告诉杨绛的又一个道理。

父亲教给杨绛人生的道理,母亲则教给杨绛日常的智慧。杨绛在《回忆我的姑母》中写:“我母亲向来不尖锐,她对人事的反应总是慢悠悠的。如有谁当面损她……她不会及时反击,事后也不计较。”父母是子女最好的榜样,杨绛不争不卑不亢的性格也是在父母的熏陶下形成。

8⃣️

1935年8月,钱钟书和杨绛完婚后就奔赴英国牛津留学,原本杨绛在清华的学业并未完成,但担心生活琐事耽误丈夫学业,便随同前往照料。

钱钟书虽博学多才,但手脚笨拙,不大懂得料理生活,也不大懂得照顾自己。在旁人看来,不见得好,可是杨绛却觉得他“笨拙”得可爱。不谙家务料理之道已算事小,他无方向感,不辨南北东西。穿鞋也常不分左右,鞋带也总是草草系死,筷子也总用不好。人就是这样,并非事事都能周全。有优势,也会有短板。

1937年5月19日,他们的女儿钱瑗出生,杨绛在医院坐月子期间,钱钟书一边准备毕业论文,一边要来医院看望妻女,还得独自料理日常生活。一个人的日子,钱钟书屡屡出错。每每如此,他便似孩童一般跑去跟妻子说“又做坏事了”。

弄翻墨水弄脏桌布。杨绛说,不要紧,她洗。

弄坏台灯黑灯瞎火。杨绛说,不要紧,她修。

弄烂门轴关不上门。杨绛说,不要紧,她装。

杨绛的“不要紧”三个字对钱钟书来说,是他最大的安慰与寄托。只要妻子在,一切都安稳。

9⃣️

林语堂在《风声鹤唳》中曾写道:“不争,乃大争。不争,则天下人与之不争。”

生前她把一切声名归为寻常,把一切烟雨归为平淡。对于人生,她豁达而通透,爱自己所爱之人,做自己所爱之事,她看似“不争”的人生其实是最有力的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