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饺的由来和历史(饺子的源流与发展)
水饺的由来和历史(饺子的源流与发展)
饺子,是我国城乡常见的传统食品,神州大地上从东到西,由南到北,流传甚广,影响颇大。
饺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李洪辅的《饺子小考》一文中说:“我国吃饺子的历史至少有1400年的历史”。
“送客饺子迎客面”、“上马饺子下马面”,我国是饺子的故乡,被3000多万海外华侨带到异国他乡,遍布世界各地,他们不但传去了饺子的制作技艺,弘扬了古老的中国烹饪文化。并且食用饺子的风俗习惯不曾改变,逢年过节亲友们聚集一起,仍然都会以包饺子、吃饺子作为一种乐事,以这种特有的形式,增进感情和友谊。
那么作为饺子的传承者的我们,对于饺子的了解有多深呢?
一、历史上的饺子——饺子的名称由来以及古代饺子的制法
1、饺子的起源
我们常说吃饺子,可是饺子一出生的时候的名字并不是叫“饺子”而是叫“角”,这种叫法和现在广东的“油角”的叫法很类似,这么看来广东的“油角”和“饺子”长得类似的说法也就说的过去了。
吃饺子的风俗早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风靡了,并且随之传入了边疆,1972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村挖掘一个唐墓的时候,就在墓中发现了一些完整的饺子,形状为半月形,与今天的饺子的形状相似。
油角
2、饺子的名称
古代的饺子的名称多种多样,有:扁食、角儿、粉角、煮角、水点心和水包子等称谓。把饺子称为“扁食”这种说法,至今在北方依旧存在。
蒲松龄的诗句写道:“扁食捏似月牙弯”,以“角”命名,和古人常以形象命名有关,因为饺子与弯弯的牛角、羊角有着相似的地方,所以称之为“角”。
在宋、元、明代时期称饺子为“角儿”的品种也有记载,例如:
“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中就有布罗角儿”
“元·忽思慧《饮膳正要》中的莳萝角儿、撇列角儿”
“明·刘基《多能鄙事》有“烙面角儿、踶锣角儿”。
可能这时候就会有同学会问:既然从宋、元、明一直流传下来都是称“饺子”为“角儿”的,那理所应当也一直这样叫下来的,为什么传下来到我们这里就变成了“饺子”呢?
现代版饺子
其实在《辞书》中就有了明确的记载:“饵后人谓之粉角,北人读角如矫,遂作饺饵。”
由此可见,“饺”是由角的音转变而来的,那个时候还没有拼音这个说法,所以读错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仅如此,饺子还有很多其他异名,清代的袁枚称饺子为“颠不棱”,意思是说:“颠不棱”是包有肉馅的饺子,不仅名字记载精确,就连做法也是正宗;
《随园食单》中记载“糊面摊开裹肉为馅蒸之。”这句话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饺子是面裹肉而做的;二是蒸着吃,和我们今天的蒸饺子类似。
“水点心”:这种叫法则是出自《明宫史·火集》“正月初一正旦日。......各家皆蒸点心,三十日岁暮,即互相拜祝,名曰:辞旧岁,五更起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书中还说“十一月吃羊肉煲扁食”。
饺子的名称多种多样,就现在而言全国各地对饺子的叫法都多种多样,不过我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寓意也是美好的。
迷彩饺
3、古代饺子的制法
对于古代饺子的制法,文史典籍的记载不多,元代的韩奕所著的《易牙遗意》记载水明角儿的做法:
白面一斤,滚烫中逐渐散开,不往手搅做稠糊。分一二十分(份),冷水浸之雪白,放按(案)上拥出水,入豆粉对半捏作剂。“作薄皮,包馅,笼蒸甚妙。”
元代的时候就有用水煮饺子的做法,并且还蒸饺子,这种做法和我们今天的做法一样。古人的智慧一点都不比现如今的人差,饺子能传承下来并让我们能品尝到。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幸福。
说完汤饺和蒸饺,可能你还想不到的是,古代就已经有了油炸饺子的做法了,这种饺子被称为“踶锣角儿”,做法是:
“面一斤,香油一两,倾入面内拌,以滚汤斟酌逐旋(渐)倾下,用仗搅匀,烫作熟面。挑出锅摊冷,擀作皮,人生馅包,以盏脱之,作蛾蝞样,油炼熟。”
是的,你没有看错,这个就是和我们今天做炸饺子的做法很像,是不是感叹古人对吃的研究之深呢?
现代煎饺
饺子经过千年的发展,在清代也发展至鼎盛时期,一直延续到今天,在清代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饺子。据《成都通览》记载就有:“烫面饺、小粉饺、南瓜饺、鹅掌饺、芙蓉饺、藕粉饺、荷叶饺、火腿饺、牛肉饺等等”。
著名的“满汉全席”的菜单中就有饺子的存在,并且还不止一种呢,有三鲜蒸饺、鸡馅饺、满洲蒸饺等。此时的饺子已经由民间美食进入到宫廷宴席中,可谓是“登上大雅之堂。”
二、饺子进入新时代——速冻饺子进入人们的视野
饺子的发展来到了80年代,古城西安的饺子宴被誉为神州一绝,品种多达200余种,饺子宴的问世也突破了民间小吃的格局,饺子从小吃走向了大宴,饺子宴的成功创新,不仅发展了我国面点制作技术,丰富了中国烹饪文化,更重要的是开拓了烹饪界的思想,小小的一个饺子也能创造出无穷的魅力。
饺子的发展流传甚广,需求也不断的增加,此时速冻饺子也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由于饺子在-25℃ ~ -30℃的低温下快速凝冻,饺子的原有风味也得到了保持,营养成分也不至于被破坏,长期保鲜也让饺子解决了不能长距离运输的难题。对于饺子的的传播也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回顾我国饺子发展的悠久历史,了解饺子发展的现状,饺子这一古老的面食品种,由于自身种种优势的存在,今后也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的。
速冻饺子
三、悠悠饺子情,文化传承至万家
无论历史如何的变迁,朝代如何的变化,我们喜欢吃饺子这一习惯永远也不会改变,饺子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饺子口味鲜美,雅俗共赏,既能饱腹,又能品味,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历史意义,具有就久吃不厌的特点。
饺子除了能四季常吃之外,北方地区还会作为喜庆节日的食品之一,每逢新春佳节都会包饺子,并且会在饺子中放入一些东西来作为新一年的寓意。
包饺子就要包三样:一是麸子,寓意幸福;二是硬币,寓意发财;三是糖,寓意甜蜜。所以吃饺子的时候吃到硬币,表示在新的一年一定会发大财。
大年初一,一家人欢聚一堂,大家动手包着、煮着,吃着热腾腾的饺子,过上一个美美的新春佳节。
有些家庭还会将花生仁、核桃仁、糖果等作为馅料的一种包进饺子里,家里要是谁能吃到某一个特定馅料的饺子,就是最幸运、最有福的人,这种妙趣横生的寓意,体现了人民群众丰富的智慧和想象力,饺子也就成为了寄托美好理想,融洽骨肉之情的食物了。
“送客饺子迎客面”、“上马饺子下马面”,饺子也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美好的寓意,还有的就是作为欢送亲人的十五,当亲朋好友需要出门远行之时,包上一顿饺子,大家热热闹闹的聚一聚,作为送行的礼仪,希望远行的秦人,牢记家乡的美味的饺子,不忘记故乡的深厚情谊。
初一吃饺子年画
总结
总而言之,饺子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经过了历朝历代的发展,从小吃逐渐走向了大雅之堂,从最初的单一化馅料到后来发展到20多种馅料的饺子宴,再到速冻饺子的发展,让长途运输不再是问题。
饺子也经过众多华侨华人的传播走向了全球,此时,饺子已经不再是饺子本身了,更多的已经富含了人们寄予的美好寓意,这种寓意永远的留在人们的心中,并且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成为当之无愧的“国民小吃”。
关注文化历史,关注@孤篇 铭记过去,共同成长!! 我是孤篇,一个专注于文化历史的95后青年!!
,
-
- 二战末期德国喷气式战斗机(你不知道的德国喷气战机简史)
-
2023-07-27 13:47:41
-
- 两广总督的历史沿革(末代总督奋斗史)
-
2023-07-27 13:45:35
-
- 马列主义经典阅读书目(关于马列著作编译工作的历史)
-
2023-07-27 13:43:30
-
- 世界摩托车发动机排行(世界摩托车历史上十大举足轻重的顶级发动机)
-
2023-07-27 13:41:24
-
- 二战使用的火箭炮(二战终极武器喀秋莎火箭炮)
-
2023-07-27 13:39:18
-
- 二战名机战斗机大全(二战后世界战斗机划代与发展梗概)
-
2023-07-27 13:37:12
-
- fateapocrypha对战最强英雄(Apocrypha历史人物最全介绍)
-
2023-07-27 13:35:06
-
- 雅典和斯巴达战争结果(斯巴达的历史解读)
-
2023-07-27 13:33:00
-
- 克里米亚来历(历史百科之克里米亚)
-
2023-07-27 13:30:54
-
- 二战中的谢尔曼(他是谢尔顿的原型)
-
2023-07-27 13:28:48
-
- 歌手祁隆最好听的歌曲19首
-
2023-07-23 09:48:48
-
- 斗罗大陆电视剧演员表(斗罗大陆所有演员表及角色介绍)
-
2023-07-23 09:46:43
-
- 袁世凯为什么能镇住军阀(北洋军为什么只听袁世凯的)
-
2023-07-23 09:44:37
-
- 堂吉诃德最经典一句话(塞万提斯堂吉诃德读后感经典话语)
-
2023-07-23 09:42:31
-
- 宋徽宗最幸运的女儿(宋徽宗的女儿都是什么结局)
-
2023-07-23 09:40:25
-
- 山山而川不过尔尔什么意思(人生海海是一本讲述什么的书)
-
2023-07-23 09:38:19
-
- 人面桃花相映红全诗解析(崔护的这首诗词的寓意)
-
2023-07-23 09:36:13
-
- 英国和法国的关系好吗(英国和法国曾经是亲密无间的盟友)
-
2023-07-23 09:34:08
-
- 钱塘江位于今天的哪个省哪个市(钱塘江大潮在浙江省嘉兴市)
-
2023-07-23 09:32:01
-
- 蒙古国什么时候从中国分出去的(为什么只有外蒙古独立了)
-
2023-07-23 09:2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