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历史 > 正文

​太后是皇上的什么人(看完孝庄与慈禧太后就明白了)

2023-07-13 00:51 来源:故事志 点击:

太后是皇上的什么人(看完孝庄与慈禧太后就明白了)

孝庄太后与慈禧太后:清朝最有权势的两个女人有何异同?

太后是封建社会中皇帝母亲的尊称,可以是嫡母、可以是生母、也可以是养母。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母亲,太后在国家政治格局中有相当特殊的地位和权力,在皇帝年幼时朝政大事都由太后说了算。

有清一代,共有11位太后,分别是孝端文太后(顺治帝嫡母)、孝庄文太后(顺治帝生母)、孝惠章太后(康熙帝嫡母)、孝康章太后(康熙帝生母);

孝恭仁太后(雍正帝生母)、孝圣宪太后(乾隆帝养母)、孝和睿太后(道光帝嫡母)、孝静成太后(咸丰帝养母)、孝贞显太后(即慈安太后,同治帝嫡母);

孝钦显太后(即慈禧太后,同治帝生母,光绪帝养母)、隆裕太后(溥仪嫡母)。

这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孝庄太后和慈禧太后了,她们二位一个处于清朝早年,一个处于清朝末年,这也是清朝最有权势的两个女人,有很多可比之处。

相同点:都长期掌握国家核心权力,处在政治中心

首先这两位太后都十分高寿,都历经四朝。

孝庄太后生于1613年,卒于1688年,享年75岁。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四朝,这四朝是清朝开创之时,立国未稳,国家在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慈禧太后生于1835年,卒于1908年,享年73岁。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这四朝是清朝迅速衰落的时期,内忧外患不断,国家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其次孝庄太后和慈禧太后能够掌握权力都是通过与小叔子合作的方式。孝庄太后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庄妃,并不得皇太极恩宠。

但世事难料,皇太极驾崩时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其长子肃亲王豪格与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就对皇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谁也不让谁。

孝庄太后审时度势,笼络小叔子多尔衮,让多尔衮支持皇太极九子,即孝庄太后亲儿子福临继位。

最终年仅6岁的福临继承大统,成为清朝第二位皇帝,即顺治帝。多尔衮在顺治一朝权力达到巅峰,先后被封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孝庄通过与小叔子多尔衮的政治联合使本没有资格继位的福临承继大统,自己也走上了政治舞台,在顺治、康熙两朝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慈禧太后是咸丰帝的懿贵妃。咸丰十一年咸丰帝驾崩,只有载淳一个儿子,即后来的同治帝。

由于新帝年幼,咸丰帝临终前特意指定了顾命八大臣(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辅佐载淳,而咸丰帝的亲弟弟恭亲王奕訢却被排挤在权力中心外。

此时的慈禧凭借同治帝生母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了太后,但掌握权力的顾命八大臣根本不把这位太后放在眼里。

慈禧是个权力欲望很强的人,怎么忍心被排挤在权力中心之外,于是与同样被排挤的小叔子恭亲王奕訢一拍即合,发动了“辛酉政变”,扳倒了“顾命八大臣”。

从此以后清朝的最高权力就掌握在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奕訢手里,这对叔嫂组合虽然后来反目成仇,但此时的他们就是最好的搭档。

不同点:历史评价截然不同

孝庄太后和慈禧太后虽然都长期处在国家的政治权力中心,但毕竟所处的大环境不同,参政方式不同,个人品性也不同,所以历史上对于这二人的评价也是有非常大差异的。

首先,孝庄太后所处的历史背景是清朝从局部王朝转为大一统王朝的过渡阶段,国家的国力是在上升的。

而慈禧太后所处的历史背景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让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清江山雪上加霜,清朝国力在迅速下降,国运也已衰败。

孝庄太后所做的是让清朝更上一层楼,历史评价自然好;慈禧太后就算做的再好,也只能延缓清朝的衰落,无法扭转衰落的趋势,况且慈禧太后做的还不好,历史评价差也是正常的。

其次两人参政方式不同。孝庄太后没有大权独揽,而是尽心尽力地辅佐自己的儿子顺治帝和孙子康熙帝,为了儿子和孙子殚精竭虑,操劳一生。

可慈禧太后的权力欲望极其强盛,不会甘愿做辅佐皇帝的人,而是直接在朝堂垂帘听政,独揽大权,让皇帝没有说话的份。

纵使后来同治帝和光绪帝都有短暂的亲政,但只要触及了慈禧太后的利益,她就会立刻收回权力,所谓亲政的皇帝还是摆设。

再者孝庄太后和慈禧太后的私德完全不同。孝庄太后品行高洁,德高望重,想着的是大清江山永固,最后功成身退名留青史。

慈禧太后则骄奢淫逸,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不惜动用军费,完全不管国家的情况。只要能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割点地赔点银子都不算什么,最后只能含恨而终遗臭万年。

清朝也是有趣,“兴于孝庄,亡于慈禧”,一国之运竟被两个女人所左右,这也可以看出古代封建王朝的局限性,统治者英明神武国家就能繁荣昌盛,统治者骄奢淫逸国家就只能迅速衰落,令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