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故事 > 正文

​魏文侯变法之事 魏文侯问李克的故事

2023-09-23 16:05 来源:故事志 点击:

魏文侯变法之事 魏文侯问李克的故事

魏文侯变法之事 魏文侯问李克的故事

魏文侯变法

魏文侯在公元前445年继位后,感觉到了魏国的处境实在是不妙,可以称得上是内忧外患,为了使得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魏文侯礼贤下士,招纳人才,史料记载,魏文侯拥有博大的胸怀,可以知错能改,从谏如流,正是因为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这些优秀品

image.png

质,使得魏文侯的周围很快就聚集起一批有智慧有能力的人才。

image.png

李悝雕像

魏文侯广招人才为的就是要使魏国强大起来,于是在他的人格魅力感召下,一大批有识之士加入了魏文侯为首的队伍中来,这些人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李悝提出了“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才被魏文侯所使用。这一用人原则使得人才得以利用,大大的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使得人们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得整个社会的管理队伍能够人才辈出。

在经济上,李悝提出了“尽地力”的农业政策,使得广大的土地资源被充分的利用起来,并且在丰收的年份国家不降低价格收购百姓的粮食,使得百姓在丰收的年份能够享受到丰收的成果,同时在灾荒年将国库内的粮食按照平价卖给百姓,使得百姓免去了疾苦,受到了人们的大力的支持,同时发展商业,鼓励人们经商,互通有无,使得国库逐渐的充盈。在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下,魏国的经济迅速的强大起来。

在对国家的治理上,李悝提出颁布了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法经》,魏文侯带头遵守《法经》中的规章制度,这使得《法经》能够被很好的执行,对稳定政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军事上,魏文侯利用吴起进行改革,创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武卒,对于被选为武卒的人的家庭实行奖励与免税制度,并且对于有功的武卒采用重用和奖励。从而使得军队的战斗力迅速的提高。

魏文侯施行的改革措施很快收到了丰硕的成果,魏国变得强大起来,成为当时的霸主,其他国家陆续也学习魏国进行改革,一场改革的风暴在战国那个时代迅速刮遍了各国。

魏文侯问李克

魏文侯是魏国百年霸业的奠基人,可以称得上是一代霸主,魏文王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在魏国推行的变法,而推行变法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用人制度的改革,只有有了合乎要求的管理者队伍才能推出合乎时宜的政令,只有有了合乎要求的管理者队伍才能保证政令的推行,所以用人制度改革是改革的首要任务。

魏文侯石像

魏文侯问李克讲述了魏文侯与李克谈论用人制度的小故事。史书《说苑》记载,魏文侯问李克怎么才能治理好国家,李克回答,治理国家应该做到赏罚分明,有功要赏,有过要罚。魏文侯又问,我已经做到了,但是百姓还是不归顺,为什么?李克回答,那是因为还存在着一些自己没有功劳依靠父辈的功劳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的人,这些人扰乱了礼数。像这样的人就应该取消他们的俸禄,用这些俸禄来招揽四方的有志之士。

魏文侯又问,吴国为什么会灭亡呢?李克说是因为吴国总是战胜导致的,吴国总是战胜就使得百姓劳苦,君主则因为总是战胜而骄傲,骄傲的人治理贫弱的国家自然就会灭亡。

从魏文侯与李克的问答中我们不难看到,李克建议魏文侯取消旧贵族的特权,招揽人才,做到赏罚分明,这是用人制度的一个巨大改革,正是在用人制度上进行了这样的改革才使得魏文侯得到很多的人才支持。

李克又表明了自己要与民休息,不要随意发动战胜的观点,对于贫弱的国家而言即使是战胜了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应该积极的发展国内的经济,使得国强民富才是最好的出路。正是在李克的这一建议下,魏文侯在改革之初与赵国和韩国采取了和平共处的策略,拒绝了联合任何一方去攻打另一方的建议。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明智的一个举动,长期的休养生息使得魏国逐步的强大起来,为日后的称霸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魏文侯问扁鹊

魏文侯是领导魏国从四面受敌,内忧外患的境地走向强大,从而称霸战国的英雄,这样一个人必定是一个心思灵巧的人,一个善于从日常的各种事物中领略到治国之道的人,这样一个人必定是将治理国家当做自己的毕生事业,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热爱治国理政的人,这从很多史书记载中就可见一斑。

扁鹊论治

史书《鹖冠子》记载,魏文侯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最好?扁鹊说,大哥的医术最好,二哥次之,自己的医术最差。因为大哥总是在人们还没有发病的时候就已经将即将发病的病根去掉,所以人们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大哥去除了生病的可能,所以大哥的名声不能传出去,二哥总是在疾病刚刚发作比较轻微的时候将疾病扼杀掉,所以人们总是认为二哥治疗的只是一些小毛病,而自己总是治疗那些已经非常严重的疾病,使用的方法也非常的让人恐怖,所以人们总是认为我的医术最好,所以我才会名扬天下。魏文侯点头称“善!”

从这则小故事中可以看到最高明的医术应该是在疾病还没有发作的时候就将其扼杀在摇篮内,对于治理国家而言不是要将一个乱国治理好,而是要使得自己的国家根本就不会发生混乱的可能。魏文侯我想是从扁鹊的回答中获得了自己的治国理政的感触后才发出那声意味深长的“善”的。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魏文侯是魏国的国君,在魏文王继位的时候,魏国可以称得上是内忧外患,国力孱弱,魏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魏国如果不能强大起来就是四面受敌,面临着被瓜分的命运,也许正是这种时势使得魏文侯丝毫不敢懈怠,乱世出英雄,魏文侯可以说是乱世的英雄,带领着魏国迅速的崛起,成为战国第一个霸主,可见其文功武略。

魏文侯画像

就是这样一个人,就是这个在魏国至尊至贵的人,竟然会为了与一个管理山林的芝麻小官的约定毅然结束了正在进行的宴席,冒雨前往山林,告知狩猎取消。据史书《战国策》记载魏文侯与管理山林的一个小官员约好了要一起去狩猎,但是那天下起了大雨,魏文侯正与群臣饮宴,正在酒酣耳热之际,魏文侯要离开前去赴约,群臣都说:“今天您喝了酒,天又下雨,您还要去吗?”但是魏文侯说:“我与山林管理员约好了要去打猎啊,虽然现在很快乐的,但是怎么能因此失约呢?”于是魏文侯结束了宴席,亲自前去赴约了。

魏文侯当时的身份是何等的尊贵,可是却没有因为自己身份的尊贵就不在于与别人的约定,不去尊重别人,对于魏文侯来说任何人都是值得尊重的。通过这样一件小事可以看到魏文侯的高贵品德,这也是其能够成功的秘诀。据史书记载,魏文侯受到各个国家的人的尊重与推崇,并不是因为其地位,而是因为其高贵的品质。要做事先做人,魏文侯的成功正好诠释了这句话。

魏文侯使舍人

魏文侯作为一代明君肯定会有大量的舍人,这些人可以在魏文侯需要的时候为魏文侯出谋划策甚至是可以为其牺牲性命,一个人要让自己的舍人能够对自己忠心耿耿是需要有点本事的,最起码是需要有笼络人心的本事的。魏文侯就是这样一个可以拴住舍人的心的人,只要是心在魏文侯这里,走到哪里都是魏文侯的人。

魏文侯使舍人——毋择失鹄

史书《说苑》记载,魏文侯让舍人毋择去送一只天鹅给齐侯,但是中途却弄丢了天鹅,但是毋择还是去了齐侯那里,将装天鹅的笼子送给了齐侯,并且说自己宁愿被杀也一定要完成任务,天鹅飞走了也一定要将魏文侯的好意带到,将笼子献给齐侯,齐侯觉得这个人实在是一个人才,于是想要留下毋择,说愿意将自己都城外的百里沃土送给毋择,让毋择不要回魏文侯那里了,但是毋择却没有丝毫的留恋,表明自己不愿意留下的心迹后坚决的返回了魏文侯处。

这则小故事一方面说明了毋择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同时也表明了毋择对魏文侯的信任与忠诚,如果是一般的人可能会想到回去不知道会受到何等的惩罚,不如留在齐侯处享受那百里沃土,毋择选择即使是受到惩罚也要回去说明了毋择相信魏文侯会对自己犯的错误有一个公正的评判,即使是接受惩罚也不背叛魏文侯,可见魏文侯是一个多么让人信赖的人,一个多么能笼络人心的人,其成功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魏文侯是一个怎样的人

魏文侯是一个怎样的人?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看一下魏文侯做了哪些事情。魏文侯在继承王位成为魏文侯的时候魏还是一个四面受敌的国家,魏国从军事地位而言属于易攻难守,所以如果魏国不能强大就非常可能被瓜分,所以魏文侯非常忧虑,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魏文侯的成就可能就是从这些忧患中得来的。

魏文侯画像

魏文侯继位后首先做的就是推行改革,魏文侯能够做到礼贤下士,能够做到从谏如流,所以人才自然也就很容易蜂拥而来,魏文侯任用了很多出身低贱的人,甚至是有很多缺点的人,包括李悝与吴起。在李悝和吴起的推动下魏文侯推行了一系列的变法,包括农业、军事、法律、贸易等各个方面。魏文侯是战国时期第一个进行变法的国君,在用人方面打破了各种限制,大大的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做到了赏罚分明,所以用人制度的变化使得魏文侯获得了社会的优秀的管理人才。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取得了成就,魏国逐渐的强大起来。

在对外扩张方面魏国一开始拒绝了韩、赵的拉拢,在自己没有强大起来之前拒绝了来自各方面的战争要求,等到其真正的强大起来之后就开始了积极的对外扩张,不仅仅占领了卫国,还出兵打败了秦国,使得自己的领土获得大大的扩张,成为了战国的一代霸主。并且将自己的新政带到了占领区,获得了占领区人民的欢迎。

在文化方面,魏文侯拜子夏为师,将子夏请到自己的国家,拉拢了一大批的知识分子,使得魏国成为了当时的文化中心。

从魏文侯所做的这些事情可以看出,魏文侯是一个雄才大略,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的一代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