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历史 > 正文

​老而不死是为贼什么意思(孔子曰老而不死是为贼含义)

2023-07-22 18:40 来源:故事志 点击:

老而不死是为贼什么意思(孔子曰老而不死是为贼含义)

"老而不死是为贼″?是说老年人不死就是贼吗?谁这么混账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难道你不会老,难道你家没有老人吗?有书君看到这句话义愤填膺,立刻着手加以反驳。

竟然查明这句话是中国的大圣人一一孔子说的,是孔子骂他的铁哥们原壤的。仅从字面上看这句话,好像是说老年人不死就是盗贼。但是,千万不能望文生义,把它理解成是对老年人的人身攻击。

这里不是忤逆子女对老而无用的父母的怒骂,也不是义正辞严的年轻人对老而无德的老年人的谴责,而是两个无拘无束的老哥们之间的调侃。

"老而不死是为贼″出自《论语·宪问》: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逊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大意是:一天,原壤在家等孔子,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一副无赖样。

孔子见他这幅丑德性,气不打一处来,骂道:“年幼时你就没大没小,长大了也不见有长进,老不死的,祸害啊。” 然后,就拿着拐杖敲他的小腿。

我们知道,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中国历代统治者尊之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万世师表。其代表的儒家思想有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而他所尊崇的礼就是封建的等级制度,即社会各阶层的人都要遵从礼的规范。而他的发小原壤却放浪形骸,这让孔子很看不惯。

看,亲如兄弟的铁哥们,谈话氛围多么诙谐轻松!关系铁,任何难听的话语都不觉得扎心。原壤不用衣冠楚楚,孔子也不用一本正经。

此时的孔子,完全与一贯的为人师表不同,忘记了仁义道德,抛弃了礼教等级,放下身段,身心愉悦地与劳苦大众说说笑话,骂骂人,回到凡夫俗子的原生态。

但是,生活却让"老而不死是为贼″得到验证。

首先,经济困难让老人成为累赘。

过去,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的温保难以维系。长寿老人年迈体弱时,不仅不能帮家里劳动干活,可能还需要家人照顾。

如果再瘫痪在床,吃喝拉撒都离不开成年人侍候,那耽误的就更多了。因而,也有久病床前无孝子之说。

要忙生计、忙孩子,还要照顾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艰难的生活让人日久生厌,把责任推到无用的老人身上,认为老而不死是祸害。

老人病而不死,要吃喝,要伺候,要花钱买药维持生命,的确也给贫困的家庭增加经济负担及精神压力,让孩子们苦不堪言。

时间长了,自然孩子们也不会有好脸色、好言语,"老而不死是为贼″就是一种抱怨了。

其次,某些老年人为老不尊的行为,让这句话得到验证。

如今,经济条件好了,老年人很注重锻炼,比如跳广场舞、跳僵尸操。

本来,锻炼身体利人利己是件好事,但是,老人聚众跳舞音乐太响,自己翩翩起舞却影响到他人的生活和心理感受,变成了严重的扰民事件,这就引起公众的反感。

再者,个别老人做出违背常理的事情让人谴责。

比如老年人摔倒路人该不该扶的问题。老年人大多身体虚弱,骨质疏松,摔一跤很容易摔出问题,但是,如果只要身体被摔坏了就要让别人来负责赔偿,的确是显得有点胡搅蛮缠。

比如公交车上强迫他人让座位的问题。为老人让座本是自觉自愿的行为,强迫他人就类似于强盗的行为。

所以,社会流传一句话:坏人变老了。也是对"老而不死是为贼″最有力的解释。

再其次,老年人心态不好惹人厌烦。

在家里,老年人可能是身体衰老所致,对家人百般挑剔,甚者脾气暴躁,动辄骂人打人。

例如旧社会的婆婆欺负媳妇,搞得家里鸡犬不宁。这样以我为中心的老人如何得到小辈的尊重?

在社会上,很多老年人思想僵化,不能与时俱进,对什么事情都看不惯,横加指责。看的人指责干的人,年轻人自然不买账,更不会尊重他。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即使将来,任何时代都有老人由于衰老而导致的问题:成为家庭负担、没有社会公德、违背人之常理、扰乱家庭安宁及社会和谐。

因此,做为社会就要竭尽全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经济保障和活动场所,使其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骂"老而不死是为贼″的人,肯定是骂外人而不是自家老人(不孝子女除外)。

现在年轻人谁不明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里的老人都是摇钱树,印钞机,是免费保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