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故事 > 正文

​非常岁月的赤裸天性——严歌苓“穗子”的故事 | 读后感选摘

2024-06-16 12:37 来源:故事志 点击:

非常岁月的赤裸天性——严歌苓“穗子”的故事 | 读后感选摘

新浪微博@严歌苓读书会

微信订阅号:geling-yan

读者中来——

读后感选摘

2021.4.29

本版内容是在网络平台中选摘的严歌苓作品读后感。汇总链接请进入公众号后台,点击“作者—品读见闻—阅读选摘”。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分享、交流阅读感悟。

非常岁月的赤裸天性

——读《穗子物语》

陈远珍/文

原载于《北京日报》2005 年10月6日

严歌苓小说集《穗子》(再版)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年

严歌苓小说集《穗子物语》(简体首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喜爱看刘若英的电影,于是喜欢上了《少女小渔》中的女主角——那个深爱着把自己典给别人的男人的女人,淳朴、温柔并略带傻气。而《少女小渔》的原作者却是待看到《穗子物语》才知道,都是严歌苓,原来与她在不经意间早已相遇。 

      被誉为海外最具影响力的中文作家严歌苓最新小说集《穗子物语》,收录了12 个故事,以“穗子”这个主人翁贯串全书,讲述了少女穗子在“文革”中的成长经历,成长的记忆,家族、朋友、邻里,以及童少年时的自身影像在梦里萦绕不去。

      《穗子物语》带着一种专属于“文革”时代的伤痛记忆,毫无疑问是一本自传性质极为浓厚的小说,严歌苓在序言中也提到:“这小说是最接近我个人经历的小说”。严歌苓写亲情、写友谊、写男女或是同性间的感情,均呈现人物性格的坚强韧性,细腻,富有张力,这是《穗子物语》迷人的理由。 

      没有什么运动能像“文革”这样深刻地暴露人性。昔日衣冠楚楚的一方儒士学会了暗地里揭人短、拆人台,无中生有以保全自己的卑劣行径;善良的人们变得习惯彼此猜疑,他们拥有着比狗鼻子还灵敏的嗅觉,能察觉出空气里一丝一毫的不安分。在这个荒谬的年代中,没有合理、没有正常,“背叛”也由不齿变成了公正。穗子便是在这样一个畸形年代长大的女孩,亲情、友情、爱情,纯真、叛逆、憧憬,一颗青春的心在动荡不安的岁月里萌动成长。

      穗子从小就有与之年龄不匹配的敏感与仇视。对于身处那个扭曲年代的她来说,即使小,也过早地学会了见风使舵,这在当时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她已早早地认识到“人之间的关系不一定从陌生进展到熟识,从熟识向陌生,同样是正常的进展。”当“隐私”与革命放在一块时,就具有一种独到的讽刺。在那个曾经洗刷许多人记忆的岁月中,迫于公众的赤裸来源于人类残忍的本能。

      虽然穗子背负了许多荒唐事,与生俱来的敏感单纯让她依然是一个拥有赤裸天性的女孩。穗子依然是穗子,即使生活重演一次,她依然是这样的命运。穗子冷,如同一块冰凉的玉石,但她总会在接触肌肤一刹那的刺凉后传递出相存的温暖;穗子怪,她总是背道而驰,承受着背叛与被背叛。毫无隐私的年代让她赤裸的天性得以暴露,不管是荒唐还是合理,这都是她真实的所有。也许这便是严歌苓作品的核心,是对人性的最终理解——那种不受社会结构所控制的人之天性,赤裸裸的天性。

      好书需要发现。严歌苓的文字干净、简洁,少了几分虚浮的华丽,多了几重推敲的深度。十年的军旅生涯让她从性格到文字都有一种军人的坚韧直率,而多年积攒的舞蹈功底又让她在字里行间飞淌着轻灵流丽,“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的她是天生的一枝笔。《穗子物语》写了苍凉,写了卑微,写了矜贵,写了心与心的纠杂,写了时代与时代的颠乱。在文革的背景中展开,沉实、内敛、机智,开阔纵合间,《穗子物语》如同一幅幅人性画卷平铺于严歌零笔下。

耗子

穗子的故事

青春期的中的《耗子》篇,是电影《芳华》的原型,当然她们在故事情节上也不完全相同,小说中的黄小玫性格更多面,在她身上呈现出的也有很多人性的缺点,而电影中她的形象更多的是好的那一面。青春期的穗子可以说是个恋爱脑了,她的爱热烈而真挚,她可以不惧世俗的眼光,自愿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那个爱人。小说描绘的那个时代处于文革时期,知识分子遭受迫害,知识分子的孩子也同样被人们用异样的眼光看待。那时的风一会往这吹一会往那吹,也许身处于那个时代的人自己也不知道哪些是对哪些又是错。

(微博@super-翘楚)

老人鱼

穗子的故事

看着穗子和她外公的故事,我不禁又想到了我的外公: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一个戴着红袖章,意气风华的队长。可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当我们大家都迈步走在小康路上的时候,外公却成了一个真正的孤独老人——一个最不受村民和亲友待见的老人。当然,他的孤独和忧伤,我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孩提时,我眼里的外公永远都是眯着一只眼睛对我笑。外公的一只眼睛有眼疾,我不知道是打娘胎里带来的,还是那个特殊年代给他留下的伤痕。现在想想,外公那只因眼疾而半眯着的眼球里,兴许就藏着他不与人说的悲伤吧。

(微博@无韵平仄)

最动容的是《老人鱼》,穗子作为小孩的虚荣心理,有个文化大革命被抓走的爸爸,只要她不看到爸爸被抓走便不会在小伙伴前觉得自卑;逐渐长大后,即便是为了给她出头,外公的无知和大嗓门也让她觉得丢脸;清楚外公的痛处在哪,便学会了如何反击才能一招制敌,把外公伤透。小时候我也这么干过,即便是如今长大了,依旧知道如何捏住爸妈的软肋。

(微博@嗯二十六)

灰舞鞋

穗子的故事

昨晚读严歌苓的《灰舞鞋》,看到小穗子经历了那次“批判”后的苟且偷生,暗中养的羽翼丰腴时我忍不住的流泪了,那眼角忍不住的泪是因为感动也因为自己的经历。我一直相信天无绝人之路,我仍旧相信,但是我现在也看到了天有逼人到绝路的意思,是想要看人的反弹吗?

(微博@Mon_Coeur我的心)

最近看的小说都是严歌苓的,我实在讶异于她对文字的掌控力。好的作家就像天才的缝纫师,懂得如何用手中的丝线织出她想要的缎。我不知道小穗子和刘越在高原的盛夏里还会不会有故事,可我想,那个叫邵冬骏的寒冬都已过去了,温暖的春天总要来的。只要你愿意拿口香糖去换那个人未曾说出口的另外半句话。我喜欢这个故事。

(微博@平行世界的红豆牛奶 )

小顾艳传

穗子的故事

看了严歌苓《小顾艳传》,心里几经起伏。爱与生活,爱与牺牲,爱与离散,自尊与卑微,骄傲与不堪,高贵与粗鄙,艺术与生活…一言难尽 一言难尽。严歌苓笔下的女人都是渺小而伟大的,那些看似肮脏却又纯净的灵魂,那些看似高贵却又令人作呕的躯壳,哪一个更值得人们去追逐?,艺术家与市井妇人的故事,令人欢喜 令人悲哀,末了还是那句话,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微博@愤怒的昵称)

角儿朱依锦

穗子的故事

《角儿》里走路、吸烟、唱戏、咯咯笑都有板眼的朱依锦,被拉去批斗了:时代要打倒的不是她这个人,而是“朱依锦”这个名字。有名字,就有被人判断属性的根据——资产阶级?封建主义?反革命?朱依锦在批斗台上看到台下人群中的穗子竟然和人对嘴骂战“噗”一声笑了,也因这个,被冠上“藐视zf教育改造”的高帽、脖上挂起一双破鞋,人们叫嚣着“不做破鞋怎么做女演员”。

于是,朱依锦后来自杀了。前来太平间的老少男人们,用目光去抚摸这个年轻的裸体,占尽便宜;女人们则是嫌弃着、厌恶着、嫉妒着、怎么也不肯承认某一刻也同情着。看吧,多猥琐,多变态,多不可思议。革命小将手里的枪,是一道分水岭,昨天还高高在上、今天就被斩落马下。

(豆瓣作者:末末鱼丸)

黑影

穗子的故事

里面有一个小故事叫《黑影》, 讲一只猫的,看的我心痛。但是想起来也不知道这个故事其实想表达什么,就莫名其妙有一种心痛的感觉。 我有时候想不明白,我明明看了书,看的时候也很沉醉,但是看完又老是什么都记不住...

(微博@JJJJJenny萍仔)

一篇写猫的,在那个人不像人的时代这一篇显得意味深长,开始是百般不服从,到后来的融入和感恩,永远加倍的馈赠,不改初心,即便面对死亡的威胁。

(豆瓣作者:长于春梦许多时)

奇才

穗子的故事

《奇才》,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人,有一技之长并讨人喜欢,能使用伎俩笼络人心以帮助自己达到某种目的,实际内心不知多么讨厌帮助自己的这些人,虚伪恶心。自以为或者有些人定义为那是“自视清高”。

(豆瓣作者:长于春梦许多时)

梨花疫

穗子的故事

她总是在用她那最为敏感的笔触去刻画一个个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小人物,她们有血有肉、有喜有悲,有高尚有自私、有确幸有无奈,而更多的是她们在悲苦的一生中聚散离合、宠辱得失。她们必定是历史中某一群人的集合体,所以一举手一投足都可以化作这一行行跃然于纸面的文字。

(微博@望楼23 )

《穗子物语》中,给我最深印象的便是《梨花疫》这一章节。也许并不是写得最好的一段,里头的主人公也并不是最讨巧的一对,可我看这一段的时候却打心眼里叫绝。

余老头喝多了整个人便半酒半诗,年轻时便是个土匪模子,乞丐萍子,脏得身上都没了肤色,拖着个两岁的小油瓶。这样的故事不让人恶心就够好。而四月的阳光下,余老头半酒半诗的眼睛,却就真的对这个黑色主体白色阴影的女人动了真情。后来萍子给人强行带走,留下余老头看着绝尘而去的卡车喃喃道,给我留下孩子也好。原来生活吸引人的地方,便是在于这将发生未发生的萌动期,此时看万物都蒙上了希冀的异彩。最痛的便也失去在这将来未来之际,因你永远都不知失去了怎样一种美好。这一场梨花疫,断送了个恶俗的幸福。便成全了浪漫的凄楚。

(豆瓣作者:perfectfaye)

拖鞋大队

穗子的故事

这个故事里是一帮出身生活在城市大院的子弟,几个十几岁差不多一般大小的姑娘们,她们大人父辈们,可都是当时各领域的“人物”份子,突然不知哪一天,先后成为被政府组织批判改造的右派,而这几个正年方豆蔻的姑娘们,原该各自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的,现在她们姑娘们,学着组织的作派,统一集体的每人穿一双夹拖,一帮十几姑娘,每天无事可做,结帮成伙的东串西奔的找吃的,都正处在长身体的时节,每天家里饭桌上的清汤寡水很难喂饱这几个姑娘肠胃透过一地鸡毛的琐碎无趣。

一个个人物逐一登场,浓妆淡抹,作者在一一构画人物,看似无趣无聊的情节,故事已在一步步地向前推进,不知不觉,天窗打开,华盖揭起,最终的华彩,也已抵达,故事也已悄然接近尾部。故事的主角“耿荻”,从一开始稀松平常的出场,直至最后掷地有声的掀起整个的高潮,这个叫耿荻爱穿男装的女孩是个在当时年代里罕闻的性少数人士,有她将整个篇章引领着,层层推进,直至最后故事的嶺峰。不由想起获奖港片《翠丝》,一个性少数人影片,讲述了男主身活性少数人的困惑纠结痛苦挣扎,及遵从真实内心实现自我,而《拖鞋大队》通篇从找吃,直至最后的寻性,高手严歌苓用惯常的求“变",诠释了“食色性也",不变的察世情,讲人性,叙人生!

(微博@忆江南SH)

爱犬颗韧

穗子的故事(《爱犬颗韧》同时收录于《穗子的动物园》)

昨晚看完严歌苓《穗子的动物园》,从动物的故事中看尽人性的恶,以及愚昧和冷血。读完最后一篇《爱犬颗韧》的故事,泣不成声,悲叹那些身体里从不流淌善意血液的麻木之人,是如何扒了狗皮吃下去狗肉,是如何一脚一脚地踢向狗的身体,最后又是如何向狗射完枪里的子弹。

(微博@隔壁的小Mok)

《爱犬颗韧》,不仅写了藏獒颗韧短暂的一生以及它与一群军人之间的喜怒哀乐,也透过它写了权力、爱情、自由、虚伪。文字虐心又极有深度。

(微博@任主播)

柳腊姐

穗子的故事

在《柳腊姐》之中,作为养媳妇的柳腊姐被送来到穗子的外婆家“养病”,自幼孤独的穗子很快找到了新的同伴。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柳腊姐的种种表现让穗子对其产生反感或是嫉妒:她仿效城里人(穗子的母亲)穿胸罩,她很快就能学会穗子唱的歌,她与穗子父亲的种种暧昧关系……

终于有一次忍无可忍穗子偷了柳腊姐五元钱买了玩具,也就是那一次,是柳腊姐第一次哭,也就是那一次,穗子无情地伤害了她,更刺痛了她一直深藏在心的梦——她省吃俭用想送弟弟读书,归根到底还是对城市的向往。

直到柳腊姐的戏梦破灭,最后当了红卫兵。穗子的都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在柳腊姐的人生中留下过一道恶意的伤痕,柳腊姐正是被无数的仇恨推向一条毁灭之路。穗子是否也是其中的一分子?在严歌苓的作品中,总是充斥着一种冷酷的暴力与绝望,这种暴力来自于社会,来自于家庭,来自于亲人,甚至来自于爱,在众多故事里,穗子有时候充当的是一个暴力的受害者,有的时候又成了一个施暴者。

(豆瓣作者:XL)

白麻雀

穗子的故事

白麻雀对何小蓉的感情,是爱情吗?我觉得,也是,也不是。在军队这种封闭的生活空间里,周围人的生理特征一模一样,原始野性的十八岁藏族少女,邂逅精致玲珑的二十八岁汉族少妇,各方面巨大的反差,让她独独对她暗生情愫;何小蓉真心喜欢过白麻雀吗?那当然!书中太多细节已经暗示了这一点。再说,一个你讨厌的人主动接近你,你会美不滋滋地接受?然而,这爱并不对等。相比白麻雀纯粹的爱,何小蓉显得油滑得多,她比白麻雀大得多,见过的世面比白纸一张的白麻雀多得多。

人呐,经历一多,难免复杂,心也就脏了。她对白麻雀的爱里,有真情,有挑逗,也有利用,有“泥沙”。作者严歌苓对她的定位一开始就是“兵痞何小蓉”。白麻雀对何小蓉的感情是抛物线那左半拉,从最初的好奇,到倾慕,到依恋,再到暧昧,直至越陷越深。为什么会这样?我理解,一半是源于深入骨髓的孤独,一半是源于青春荷尔蒙的躁动。

(简书作者:诸神的恩宠)

我不是精灵

穗子的故事

一个很不起眼的名字——《我不是精灵》,一段感殇的爱情故事,纯美得不露痕迹,华丽得单调奢侈。《我不是精灵》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和一个老男人之间的故事,女孩的父亲是一位诗人,文革以后,她的父亲和一位画家住在同一间宿舍等待分配房子。女孩去看父亲,便认识了这位在文革中备受打击的画家。我有时候在想,邂逅真的不是一厢情愿的事,莫名其妙的时间莫名其妙的地点遇到了莫名其妙的人,那么,你就中了爱情的蛊,永远不能自拔。

(豆瓣作者: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