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故事 > 正文

​黄道婆的故事:被婆婆折磨的一年四季

2023-12-17 19:34 来源:故事志 点击:

黄道婆的故事:被婆婆折磨的一年四季

黄道婆的故事:被婆婆折磨的一年四季

黄道婆的故事

黄道婆小的时候,由于无依无靠,只得在一富贵人家做童养媳,邻里都喊她黄小姑。在这段期间,黄道婆的故事可实在是艰苦啊,饱受夫家的折磨,日日都在干粗活、重活,一年到头都没有个停歇,穿不暖也吃不饱,诗歌手指都长满了冻疮,简直过着非人般的日子。

image.png

黄道婆《天涯织女》张钧甯剧照

春天来了的时候,有时候黄道婆犯了春困,一时倦乏未能及时早起,她的婆婆就马上扯着她的耳朵,揪着她的辫子,一边骂一边狠心地把她从硬板床上拉起来。夏季来临,有几天实在热得不行,黄道婆累得快要中暑了,实在支撑不住就想要去树荫下乘会凉透个气,这时要是被婆婆看见了,就会恶狠狠地冲到树荫下来,一棒头将累得无力的黄道婆赶到田地里去。

秋天来临,天气逐渐转凉,黄道婆穿得不够多,刚想把单衣翻成夹衣,只见婆婆一把将成捆的稻草塞至她手中,命令她赶紧搓绳,夹衣慢慢翻,等到下雪前都还来得及。直到冬季大雪严寒之际,全家都穿起了厚厚的棉袄,而黄道婆却还是单薄的一件夹衣,还没等到她将夹衣翻成厚厚的棉衣,婆婆就将几箩筐的棉花端到她面前,说现在才刚下雪并没有那么冷,雪融化的时候更冷,到那时再翻棉衣穿就行了。过了几日,黄道婆终于将棉花都剥完了,想着终于等到烊雪翻棉衣了,婆婆却说这会都出太阳了,再翻棉衣早已派不上用场,还是及时干活吧。

黄道婆的故事就是过着这样惨无人道的日子,饥寒交迫,一年到头都在干活,最终她终于忍无可忍,逃出了夫家的魔爪,寻求新的人生。

黄道婆哪里人

黄道婆,被称为布艺的始祖。那么这么伟大的一个女人出生在哪,到底怎样的山水才能孕育出这么好的人才,俗话说得好,山清水秀出人才,而黄道婆就生在人杰地灵的海滨地区。她出生在松江府乌泥泾镇也就是今天的上海徐家汇的华泾镇,照现在来说也算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了。

黄道婆书籍封面

黄道婆出生的时候,中国还是处在南宋时期,备受侵略,人们生活困苦,名不聊生。小黄道婆就是在这个时候降生在长江之滨,年少的她,因为战乱,亲人都相继离她而去,留她一人在世上孤苦无依。但是小黄道婆很努力,也很勤奋,跟着周围的相亲努力劳作。下田,剥棉花籽,弹棉花,织布等能干的,小黄道婆都努力学着去干。但是由于年纪太小,经验也不足,弹出来的棉花,织出来的布哪赶得上那些成年人。

在那个年代,成年的妇女即使有手艺也很难养活自己,更何况年仅十几岁的黄道婆,没办法,黄道婆就只有去到富人家给他们当童养媳,每天做牛做马的伺候一大家子人。那个时候的黄道婆已经深深的喜欢上纺织,整日有空就钻研,但那个时候长江之滨的技术并不发达,小黄道婆也只能自己瞎钻研。

后来由于难以忍受婆家的虐待,黄道婆出逃了。逃到了纺织业发达的黎族的部落,在那里学到了很多技术,并且还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改进,对以后推动家乡的纺织业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黄道婆在黎族少数地区生活了三十多年,可以算那里的一份子,但追本溯源,她的根还是在长江之滨。

黄道婆纺织技术

说到纺织技术,我们第一能想到什么呢,小编想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浪漫故事,流传了千百年还是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但是故事始终是故事,现实都是很骨感的。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认识一下,在纺织技术上做出卓越贡献的另一位“织女”—黄道婆。

黄道婆纺织塑像

黄道婆出生在长江之滨的一个困苦家庭中,日子本就难过,亲人还相继去世,对于年纪还很小的黄道婆来说,就是雪上加霜,没有任何技艺或能力的黄道婆开始努力学习。但是要想精通技艺,都是需要多年的练习的,所以面对新学习纺织技术,黄道婆并没能取得很好的成绩,棉花弹不好,布也织不好,但是小黄道婆并没灰心。一有时间便努力练习,钻研。善于思考的黄道婆发现,现在人们都是用手一颗颗的剥棉花,太浪费时间,而且弹棉花的线就一尺多长,很多很多的问题,黄道婆认为都应该改进,但是苦于当时长江之滨的纺织技术并不纯熟,黄道婆也找不出解决办法。

后来因为一系列原因,黄道婆去到纺织技术发达的闽广地区,学习当地的技术。当地的人毫不在意黄道婆是外面的人,把自己的技术悉数教给黄道婆。黄道婆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思考进行改进。在黎族的三十年里,黄道婆的纺织技术已相当纯熟,在家乡安定下来后,回到家乡将自己的这些技术传给后人。

黄道婆功劳

丝绸是一种穿在身上很顺滑的布料,但价格昂贵,在古时候只有大户人家才能穿得起丝绸,平常人家大多数普遍穿以棉为原料织成的衣物。老百姓能褪下粗糙的麻布,穿上这种棉,就不得不得益于这位有着卓越贡献的纺织工——黄道婆。她是中国纺织第一人,她传承的纺织技术,推动了中国纺织技术的进程,黄道婆功劳非凡。

黄道婆纺织机实拍

黄道婆跟丝绸并无多大关系,她最大的成就还是在棉花上面。革新了手工剥棉花籽的方式,采用铁棍碾压,大大提高了速度,教人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织布养活自己,然后和纺织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生都在为纺织技术奔波。年少的时候为了学习到更好的纺织技术,搭船南下到技术好的闽广地区。一个小姑娘,不惧危险,一个人跑那么远,只为学习到更好的技术,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能做到。后来皇天不负有心人,她学到了技术,而且带着一份责任感,在家乡需要她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回到家乡,将自己的所学,全数教给当地的人们,并进行推广。

为了提高速度,不再人力剥棉花籽,用轧棉机;改进了一尺长用手弹棉花的方式,运用弹棉弓,解放了人力,提升了产量;还改变了当时单一的织布,在布料上进行形式、花纹的改造,大大增加了布料的美感,使得棉质的衣物穿上既舒服又不失美感。纺织上的黄道婆功劳,没人能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