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生活 > 正文

​《一匹马两个人》:在苍凉和忧伤的世界里,温情依然闪烁

2024-10-02 06:23 来源:故事志 点击:

《一匹马两个人》:在苍凉和忧伤的世界里,温情依然闪烁

迟子建是一位备受瞩目的东北女作家。她关注处于底层人民的生活,善于写生活日常琐事,并始终保持着她特有的淳朴纯静的创作风格,她的笔下呈现一个满是不幸却又又温情的世界。

迟子建的作品里大多数都是动物书写。如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鲁迅文学奖的《雾月牛栏》。她笔下的动物是那么可爱、忠诚。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为主人达西复仇的猎鹰;《雾月牛栏》里生怕把阳光踩碎而缩着身子行走的小牛。

而她倾情书写让她的作品魅力尽显,让我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让我们开始去重新自我审视,并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一匹马两个人》这部作品中,迟子建的动物书写依然有所体现。她的主题设定也是极有趣,从动物视角去观察人类,借动物之口道出作者的思索。在动物的映衬下,一方面展现人性的美好的品质,另一方面却叩问人性的丑恶。

1、平淡冷静的客观叙述下,却是温情化地书写

迟子建在选择叙事视角时,她另辟蹊径,她通常以动物视角来开展故事,《越过云层的晴朗》时,她以一条狗来展现“文革”那个特殊的时期。笔调清新而又能借助动物呈现作者的所思所想。而在这部作品,迟子建依然选择动物视角来叙事。

A、马的叙述视角,最通人情、最具有灵性的设定

迟子建借助一匹不通人语却善解人意的马的视角来呈现人情冷暖。通过这匹老马,我们得知老头在老太婆死后对那隐忍而克制的爱意;得知老头因思念老太婆而日渐精神恍惚;得知老头老太婆对儿子两度入狱的悲伤;得知孤僻且因强奸两度入狱的儿子那不为人知的孝心;得知王木匠对老太婆的真挚淳朴的爱意。

“马知道老太婆只是喜欢在马车上睡觉,她在地上睡不实,风吹鸟鸣的声音都能把她扰醒。”

以“老马”视角来叙述老头、老太婆一家周遭的一切,让文本故事更加客观,展现与众不同的“伤痕”,淡化了悲伤。而这却是用人的视角所达不到的效果,且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从动物视角中,我们看到了自然之真、人性的善与恶。这也凸显了作者敬畏生命的态度。而迟子建动物视角的确立又可以为作品创作提供更大的空间。

B、除了叙述语言平淡朴实,还充分利用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来促进温情化的书写

本文的基调哀而不伤,除了采用了动物视角,迟子建还采用了平淡朴实的语言。我们可以看到本文的语言简单而又平易,能尽量不用或者少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而进行平铺直叙。

“一匹马拉着两个人,朝二道河方向走去。”以这样的句子开头,是如此地朴实。这为全文奠定了平淡冷静的基调。哪怕在叙述老太婆、老头及老马的相继死去,也采用了客观冷静的陈述句,而非感叹句,从而传达出不动声色的冷清腔调。

“他们发现了老太婆。她横躺在路上,似乎在睡觉。”

“老头死了。”

“老马就这样听了三天的割麦声,然后平静地死了。”

正因迟子建对既定事实都是如此平淡而冷静,没有过分的渲染,反而让我们更加去细品在文字层面下那真挚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老头、老太婆与老马那相濡以沫、细水长流的人兽家庭的和谐氛围。

除了采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作者还充分利用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交错,将浓烈的感情都淡化处理,因此虽叙平常小事却韵味无穷。

为了让日常小事更富有感染力,且让读者感同身受。迟子建采用淡化时间维度的处理。在小说中,迟子建没有明确具体的时间,而是采用模糊的时间词:“几年前”、“一天一天”、“张金来年轻时”、“有一年春天”、“九年之后”、“一天一天”。

正是通过对具体时间段模糊化,不仅呈现了“一匹马两个人”平淡质朴的生活,而且叙事发展又跟着时间流动,让读者化为被动为主动,去寻找时间,这样读者自然而然被带到作品中,去感受“一匹马两个人”人兽家庭浓缩的人生状况。

叙事学存在着时间维度,也存在着空间维度。而文学构建的又跟着作者本身的经历有关,因而许多作家有自己的文学王国,鲁迅的王国在鲁镇,格非的王国在江南水乡,而迟子建的王国在东北乡。“黑土地上”的河川、山峰、土地都是固有的空间。

因此这篇作品中,迟子建同样有“河川”、“山峰”“土地” 的大量书写。而老头、老太婆、老马他们的生活轨道就是在村庄与二河道之间往返。

“他听着马蹄声,看着原野的绿草和野花,感受着隐约的鸟鸣,走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这一程他们走得很慢很慢。”

里面有关于乡村田园优美的描写,在这里你能感受到“采菊东篱下”的恬淡与舒适。除此在字里行间还能感受到迟子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家园式的空间建构无意间促进了她温情化的书写。

迟子建对时间碎片化、模糊化的处理及故土风园的空间维度的建构,再加上以马儿的叙述视角,使得叙事哀而不伤且始终带给读者亲切温暖的感觉。

2、面对生命的悲凉与忧伤,不同人给出不同的抉择

毛姆认为:“不管多么富有诗意、多么逼真的形象描写,除非它有助于推动故事的发展或有助于读者了解人物的某些情况,否则就是多余的废话。”

而迟子建让文本尽显温情脉脉,其实想要冲淡悲伤。因为并不是歇斯底里喊出的痛苦才是最悲痛,迟子建认为一味沉浸在哀伤中自怨自艾,还不如冲破哀伤的沼泽

A、一匹马两个人奇怪的人兽家庭组合,生活遍地是荆棘,却温情闪烁

老头跟老太婆生活在边远而又闭塞的乡村,过着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生活。夫妻和睦,安居乐业。

可老两口的唯一儿子却因两次强奸而二度入狱,最后被判了20年。这无疑是给这老两口一个致命的打击。

自从儿子入狱后,他们似乎把马儿当成他们的家庭成员。尽管人生不顺,可这一匹马两个人的家庭生活却是如此和谐温馨。

“它在别人家是马,在他家就是人”。这是借薛敏的口道出。老两口确实把老马当成人,老两口对马儿是无限的怜爱:用刷子给它里鬃毛,夜里给它喂豆饼,不忍心给它干重活,更不舍得抽打它。

在这个家里,老头对老太婆深沉隐忍而克制的爱意。老太婆死后,老头还是不由自主去挖老太婆因哮喘病而要吃的百合根。

妻子死后,这个家庭只剩下老头跟老马。当老头看着王木匠的孙子,他生出了无限的感慨,让他想到那个还在坐牢的独生子。纵然晚景无限的哀戚,老头还庆幸有老马相伴,他常常跟老马一起怀念老太婆。

老马是感受到主人对它的爱,而它也以爱回报。

老马可以为了主人家放弃了在大山驰骋的自由,而心甘情愿呆在老头、老太婆的身边。面对老太婆被车颠下来,它无比自责且自罚自己不吃草。它更是任由老头拉着已死的老太婆瞎转在二道河及村庄这条路上。它跟老头对着老太婆的画像而睹物思人,思念老太婆。

老马是一匹通人性的马儿,送走老头后,就如同这个家庭的一分子一样,扛起了自己责任大旗。饿得皮包骨的跑来老马还来二道河守护麦田,除了驱赶鸟儿,还驱赶像恶霸一样的薛敏母女。

老头跟老太婆跟老马组成奇怪的人兽家庭组合,可他们的生活也却也如寻常人家一样有底层人物的世事无常、辛酸无奈及生老病死的难题。可在苍凉的人生里,人兽之间如亲人般温情,如同在黑夜的几缕晨曦,淡化了艰难人生、生死轮回的宿命感的沉重,让这个家庭倍显温暖。

B、在人生无常下,宽容、同情心的人性泯灭

在文本中,一匹马与两个人的人兽家庭里真情相互映照,温情尽显。人对马儿真情相待,马儿同样报以真情。那么与之相比是小说中的薛敏,她的丑陋人性却张牙舞爪

薛敏由于当初过分为难老头一家,而被老头孤僻的儿子强奸。她憎恨着老头一家,憎恨着将此事嚷得人尽皆知的女儿,也憎恨着去报案的胡裁缝。

被离婚、被嫌弃的薛敏把一切的不公及困难都理所当然都推到老头一家,他们应该用一生去补偿她。她理所当然地去老头一家去“拿”米“拿”柴火,拿一切欠缺的东西(其实是偷)。

老头死后,薛敏带着女儿去收割他们在二河道的麦田,当老马去阻止时,薛敏的女儿印花还用镰刀割伤了马的前腿。看着马儿倒下,薛敏还哼起了歌

印花看着倒在地上不断流血的马儿,想宰了它来煮了吃,这样可以让它死个痛快。可心思歹毒的薛敏却阻止,大吼道“它休想死个痛快!他们家欠我们的实在太多了。”硬是让老马流血至死。

最后收割麦田的印花也遭到蒙面男子的强奸。印花宿命般地步入了薛敏的悲剧。可薛敏及印花丢失不仅是她们的贞洁,她们把人的宽容、同情心也一并丢失了

“她们坐在光秃秃的麦田,垂着头看着已经钝了的镰刀。”

结尾意味深长,薛敏母女成功了收割了麦田。可她们丢失的高洁的人性远比她们得到要多得多。老马的忠诚和感恩之心与薛敏母女贪婪和残酷无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兽性之善和人性之恶的二元对立,这无疑是对人性扭曲的莫大讽刺。

3、动物书写,看迟子建的人性思考

关于人性的思考一直是文学的主要阵地,而迟子建更是执着于人性的探索,她是人性思索的代表。她常常从动物书写作为切入点,将“人性”跟“兽性”进行比照,从而以此来探索人性的善与恶。

A、马的隐喻:美和善化身

老马不仅仅是一匹劳动的马。它是美和善的象征。它守护的不仅仅是麦田,它守护的是老头和老太婆这个家,它维系着并践行着入狱前儿子留下的话,替他尽孝。而老马确实代替“儿子”的身份与老头和老太婆葬在一起。

老马是这个苦难家庭的一缕晨曦,照亮人性美。它传递着爱,传递着老头对老太婆的爱;传递着儿子对父母的爱。这一家子对马充满了希冀,它是情感的守护者,更是美和善的化身。

B、动物书写寄予作者对人类性美好的呼唤

迟子建通过叙述了一匹马和两个人的和谐相处,马与人的真情相互映照。可看出作者对于动物和人类和谐相处的精神渴求的投射,表现作者否定了以“人为中心”的书写。

她思考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老头儿子将父母托付给老马。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还不如动物,这是对现代人性的莫大讽刺。迟子建正是通过对这些灵动的动物书写,让人观动物,从而叩问人性的丑恶与美好,体现她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怀。

她将关于动物的感恩之心与人性变质的对比书写,正是希望我们受到启发:人与动物应和平相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动物书写既寄托作者人性美好的呼唤,也启发我们人类也应该在前进的道路不断反思并不断收获美好的自我。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曾说过:“人应该有一种伟大的情怀:对动物的关心,对生命的爱护,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

而毫无疑问,迟子建正是具有这样的伟大的情怀,她是现代文学中热衷于动物书写的作家,她不但对人性进行深层的探讨,也重视动物的自身价值,还对动物与人关系进行反思。

迟子建的动物书写体现了她的观察,她的担当,她的责任。

一匹马两个人的故事已经结束了。但我知道,有另外一匹马正向我们人类驰骋而来,清风微拂,阳光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