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生活 > 正文

​纪实摄影:陈志军:黔 山 民 俗

2023-11-26 22:43 来源:故事志 点击:

纪实摄影:陈志军:黔 山 民 俗

本文来自于纪实摄影微信公众号

云贵高原的山水哺育了多个兄弟民族。贵州山多,少数民族多,少数民族人口有13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近五分之二。据说,贵州人到了外地作自我介绍时,是经常要被人问到是什么民族的。这也难怪,贵州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所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以其卓然的高原地域特征和绚丽多彩的丰富性,给世人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山水阻隔,使贵州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也正因为此,这里的少数民族保留了较完整的民俗风情和民族文化,都市的我们今天走上高原,面对美妙山水间那古老而鲜活的文化,除了新奇、震撼,更有对另一种朴素、亲密的人群关系的欣赏。镜头能表达的,只是万一。这里除汉族外,还有苗、布依、侗、土家、彝、水、回、瑶、壮、毛南、蒙古、满、羌等18个世居少数民族。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使贵州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显得复杂多样、丰富多彩。贵州少数民族的风土和民俗,尤其是以黔东南地区台江、雷山、舟溪郎德等民族村寨最为典型。这些地方正好都是依山傍水的宝地。

节日是民族风情展现得最淋漓尽致的时候,贵州少数民族节日很丰富,仅黔东南苗族有明堂的节日就有一百多种,一些节日又往往“节中生枝”,或者不同地方过同一个节时间又不同,“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的说法一点儿也不过份。“吃新节”是苗族春夏之交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吃新节由古代的祭祀活动演变而来,各地过节时间不一,一般是在农历的二月到八月中旬这段时间内。过节这天,被邀请的客人身穿节日盛装,挑上礼品,牵着斗牛、赛马,带着芦笙从各处赶来,欢乐的聚会由初升的月亮剪彩…晚霞被剪开了,夜幕降临,苗寨里飘出老人们的酒歌声,芦笙场上激扬着青春的笑语和欢乐奔放的旋律,芦笙声、酒歌声、情歌声、飞歌声弥漫在苗寨的夜空里,篝火使星光失去色彩…

苗族是个豪放多情的民族,苗族人的节日也总是和男女谈情说爱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姊妹节”又称“吃姊妹饭”,是清水江中游沿岸苗族青年特有的社交性节日集会,有的村寨在农历的二月十五日过,以台江施洞地区最有特色,过节的时候,家家都要准备不少由红、黄、白、黑、绿五色糯米饭,搅拌在一起做成“姊妹饭”以飨宾朋。染米饭的鲜艳的颜料全是土法从几种野生花草中提取出来的,制作的功夫也相当地麻烦,所以已婚的姊姊为帮待嫁的妹妹做“姊妹饭”常得忙乎通宵达旦。十五、十六连续两天,除了聚餐吃“姊妹饭”外,还少不了吹笙踩鼓、斗牛赛马等活动。

白天,江边的沙滩上、山脚的草地上人山人海入夜,高亢的飞歌声、浑厚古朴的大歌声和情歌交织在一起,清水江把这古老的习俗带来,又把这歌声传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苗家儿女姻缘在歌声中也起转承合…临别时,小伙子向姑娘讨姊妹饭,姑娘便用篮子或新手帕盛满姊妹饭送给小伙子。饭中藏着姑娘的心意,松针、钩钩刺、筷子、红花瓣、大蒜、辣椒,不同的“馅料”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姊妹饭是无字的情书,让苗家小伙子们有的高兴有的愁。

“跳花场”有各种不同叫法,如跳厂、跳布、跳月、跳芦笙会等等。在节日清晨,方圆百里的苗族姑娘们穿着自己精心绣染的花裙,小伙子们吹着自己心爱的芦笙,从四面八方赶来。上万人的花场盛会,真是花的世界,歌的海洋。贵州少数民族男女青年择偶、恋爱、婚嫁各有不同的习俗。除了苗族的“姊妹饭”和“跳花场”等节日,侗族的“行歌坐月”,谣族的“埋蛋择婿”等也都各有特点,饶有风趣。

在众多的节目集会中,八月十五赛芦笙是南部侗族地区盛行的节日集会,每隔一年举行一次。八月十五这天,从江洛香附近各村寨的各族群众云集洛香参加盛会。比赛时,上万人聚集,人头攒动,几十支芦笙队几万把芦笙同时吹奏,撼天动地,场面十分壮观。用“人如海,笙如林,歌如潮”来形容此时此景只能显得平庸。节日虽多,但对外人来讲,还需有缘才能见识。特别是苗族最神秘的“吃牯藏节”,每隔十三年才举行一次。“吃牯藏”日的隆重祭礼十分复杂庄重,较完整地保留了远古祭礼的程式和内容,从中可以一窥人类先祖的文化和精神。不过,连苗家的小朋友也只是从大人讲的故事里得到一些概念,但愿我是有缘人。

盖新房,贵州榕江月亮山,摄于 2010年11月。

苗寨娃,贵州从江大歹村,摄于 2020年11月。

鱼包韭菜,是贵州三都水族在过端节时招待贵客的一道“硬菜”。摄于 2021年10月。

侗族小娘娘,是侗寨里的称呼,贵州黄岗侗寨,摄于2004年10月。

“最后的火枪手”,贵州从江岜沙苗寨,摄于2009年10月。

苗寨里的母亲与孩子,贵州从江岜沙苗寨,摄于2009年10月。

收获的季节,每年秋季九、十月份左右寨子晒禾架上挂满了当地特殊的粮食“香糯禾”。贵州从江占里村,摄于2011年11月。

收获的季节,每年秋季九、十月份左右寨子晒禾架上挂满了当地特殊的粮食“香糯禾”。贵州从江占里村,摄于2011年11月。

传统手工编织的老人,贵州从江小黄侗寨,摄于2013年11月。

山间赛马会,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摄于2014年10月。

寨子里农家活,贵州六枝梭嘎苗寨,摄于2016年7月。

跳洞,每年正月初五,村民都不约而同前往洞里聚会,年长月久,跳洞活动从最先的祭拜祖先、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延伸到了后来的男女青年寻觅情侣等活动场所。贵州龙里县,摄于2017年2月。

竹米吃新节,也叫吃竹笋饭,每年谷雨至立夏期间,侗族群众采摘斑竹笋,把糯米灌进笋筒煮熟食用。这样既能保持原味,又有竹笋的清香,还方便携带至坡上田间地头食用。贵州榕江乌公侗寨,摄于2017年4月。

侗家小孙娃,贵州从江银潭,摄于2017年5月。

河边天浴,贵州从江刚边乡,摄于2017年8月。

牯藏节相遇,贵州从江东郎,摄于2017年10月。

香甜米酒来助阵,贵州从江贯洞芦笙会,摄于2018年12月。

山乡火塘两片瑶,贵州荔波县,摄于2019年5月。

大山苗家祭祀,贵州惠水县摄于2020年10月。

祭牯藏,贵州从江加鸠,摄于2020年11月。

祭牯藏,贵州从江加鸠,摄于2020年11月。

祭牯藏,贵州从江加鸠,摄于2020年11月。

劳作的父子,贵州从江高仟,摄于2021年10月。

吹芦笙的汉子,贵州从江岜沙,摄于2021年12月。

民俗影像的价值重构

黄一鸣

民俗影像是纪实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属于纪实摄影的范畴。一百多年来,无数有造诣的摄影家都在民俗摄影上做出了成就和贡献。我们熟知的庄学本就是这样一位纪实摄影大师,1934年至1941年间,他独自奔走行摄于土司割据、盗贼横行的西南山地与西北荒野等少数民族地区,拍摄一万余张照片,书写近百万字调查报告、游记以及日记,为中国的民俗摄影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是摄影人学习的榜样。

贵州纪实摄影家陈志军近日创作完成的《黔山民俗》是一组难得的民俗影像好作品。他的摄影作品语言平实,黑白影像富有哲理性的内涵,那种代入感犹如山涧的流水悄无声息渗入读者的心田,民族生活气息极其浓郁。在他的作品中,即使缺少那种轰轰烈烈的大场景,也让人在于无声处感受到浓浓的乡情,感受到贵州少数民族文明的深厚底蕴,淳朴的画面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特色。他能够闹中取静,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民俗影像所需的独特细节,这是民俗摄影中难能可贵的。

民俗摄影讲究田野调查,做成一个视觉人类学民俗志绝非易事。陈志军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足迹遍及贵州多个少数民族地区,完成的纪实摄影作品不仅技艺精湛,影像精彩,而且在内容和分类上也下足了功夫,有很详实的民俗史料,文字叙述精准详尽。仅从他的《黔山民俗》《探访台江反排古村落》《苗族“姊妹节”》《牛王会长杨声智》等等多个专题中可以读到民俗纪实摄影作品的厚度。

贵州少数民族众多,是我国西南地区多民族共居的省份,世居民族有18个,包括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挖掘整理拍摄这些具有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价值的影像,可以重构民俗影像价值,具有深远的意义。近年来民俗摄影如火如荼,摄影人热情高涨,但是跟风随大溜以及假民俗的影像也充斥其中。如何重构民族影像是民俗摄影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做好民族影像拍摄整理工作,要有学者型的态度,有人类学家的精神,有艺术家的发现,有社会学家的执着。

民俗摄影提倡田野调查,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的田野调查方式对拍摄记录不同民俗的摄影人来说值得借鉴和学习。许多民俗摄影人其实也是人类学家、民俗学家和社会学家,因此对不同民俗的拍摄记录一定深入细致,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和风俗习惯,不造假、不跟风,分门别类进行拍摄。具有社会价值、历史价值的民俗影像记录不能等同于艺术创作,但它比艺术创作更为有价值,更重要。笔者从陈志军的民俗纪实摄影作品中也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他的实力并不仅仅限于几组专题纪实摄影作品,目前注册成立的非营利性组织贵州民俗摄影公益中心将会助力民俗影像事业的发展,作为理事长的他相信会拿出更有深度、更有影响力的民俗志影像作品来,从一个更高的高度来重构民族影像。

(作者为:纪实摄影家、《中国摄影报》专栏评论家)

陈志军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士

贵州民俗摄影公益中心理事长

贵州省职工摄影协会副主席

贵州省摄影家协会第六届常务理事

纪实摄影师

﹌﹌﹌﹌﹌﹌END﹌﹌﹌﹌﹌﹌﹌

主编:黄一鸣

编审:方学辉、黄一鸣

审校:刘小利、黄隽

责任编辑:远方

﹌﹌﹌﹌﹌﹌﹌﹌﹌﹌﹌﹌﹌﹌

谢谢您对我们的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