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历史 > 正文

​历史上的道士下山

2023-11-21 00:26 来源:故事志 点击:

历史上的道士下山

一,乱世道下山

太平佛入世,乱世道下山。

五代十国时期,武当山有个道士叫郭无为。

郭无为在武当山上修炼十年之后,看见天下大乱,决定下山闯荡,建立一番功业。

郭无为道法高深,下山前,就推演出能成就帝王霸业的,只有一人,那就是时任后汉枢密使的郭威。

于是,郭无为下山之后,便直奔后汉首都东京开封,拜会任职枢密使的郭威。不料,郭威此时却不在开封,他现已率领大军平灭河中节度使李守贞的叛乱。

郭无为并不沮丧,而是立即往北走,要跟随郭威大军。在河中城外,他终于拜见了后汉的枢密使,大将军郭威。

郭威和他谈论了一番天下大势,深深地被他折服,想把他收入账下,但是,却被手下亲信王峻阻止了。

王峻说,您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托孤大臣,现在收录奇人异士做幕僚,会让现在的皇帝刘承祐更加猜忌您,现在是特殊时期,还是让他走吧。

这一番话,说到了郭威的隐痛。后汉太祖刘知远对郭威有知遇之恩,一直非常好。郭威对刘知远也忠心耿耿,可是谁成想,刘知远驾崩之后,他儿子刘承祐始终对郭威持一种怀疑的态度。

无论郭威怎么表示忠心,刘承祐都对他不阴不阳。在这种情况下,郭无为才能越大,郭威就越不能收留了。

郭无为千算万算,没算到会是这种情况。呆了几天之后,只好离开。

不过,就在这几天的时间里,他认识了一个将来对他至关重要的人——郭威的亲兵赵匡胤,并且一见如故,结为异性兄弟。

②,刘钧访贤

后汉太祖刘知远的根据地是太原,所以刘知远起兵称帝之后,就安排自己的亲弟弟刘崇镇守太原。

郭威黄袍加身之后,先杀后汉皇帝刘承佑,再杀刘崇的儿子刘赟,建立了后周王朝。

刘崇闻讯大怒,立刻在太原称帝,建立北汉,矢志报仇,从此和后周国恨家仇,不共戴天。

三年后,郭威驾崩。后周人心浮动。刘崇趁机出兵讨伐,准备捡个便宜,以报血海深仇。没想到继位的世宗柴荣青出于蓝,神威盖世,打的刘崇落荒而逃。回到太原不久,刘崇就郁闷而死。

话说郭无为离开郭威以后,到抱腹山隐居。刘崇的儿子刘钧立志报仇,到处寻访能人异士。听说郭无为的大名以后,三顾茅庐请求郭无为下山相助。

盛情难却,郭无为也着急建功立业,于是下山跟随了北汉刘钧。

郭无为乃世外高人,治理弹丸之地的北汉自然手到擒来。不久,北汉就慢慢兴旺起来。于是,刘钧对郭无为愈发信任,郭无为很快就成了北汉的宰相,大权在握。

五台山有个高僧继颙,和郭无为是好朋友。郭无为当了宰相之后,就推荐继颙担任了北汉的外交部长。

刘钧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子,只有三个养子,分别是长子刘继恩、次子刘继元,三子刘继业。

前两个是他的外甥,也就是说是他姐姐的儿子,最后一个是他最心腹的大将,原名杨业,成为他的养子之后,改名刘继业。后汉覆灭之后,刘继业改回原名,人称老令公杨继业,外号杨无敌。

③弃暗投明

虽然北汉发展的不错,但是实在是太小了。土地贫瘠,人口稀少。根本无法和中原相比。而且还要每年给契丹交保护费。可谓前途渺茫。

等到赵匡胤建立大宋之后,除了契丹,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郭无为就开始后悔啦。当初看走了眼,没想到赵匡胤才是真龙。不过,毕竟是好朋友,联系起来还是很方便的。

966年,大宋俘虏了北汉指挥使侯霸荣。几天之后,侯霸荣趁宋军不备,逃回了北汉。这样的例子太少见了,侯霸荣立刻成了北汉官方的正面典型,开始戴着小红花到处去演讲庆功。

这天,侯霸荣来拜访宰相郭无为,经过单独交流,侯霸荣和他的铁杆兄弟惠璘就成了朝廷的供奉官——官职不大,但是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可以随时出入皇宫。

同时,刘钧的二儿子刘继元拜继颙为师,开始学习佛法。

④皇帝轮流做

968年7月,刘钧驾崩啦。刘继元即位当了皇帝。

刘继恩没有从政资质,对朝政之事并不敏感。在其养父刘承钧在位时期,刘继恩为太原尹,但是虽身在官职却没有治理方策,于是刘承钧认为刘继恩资质平庸,常对郭无为抱怨他的无能和无治国之力。

刘继恩登上皇位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铲除郭无为,一是在刘承钧在位之时郭无为并没有在他面前夸奖刘继恩,帮助他继位;二是郭无为在先帝在世时便深受器重还掌握着朝政大权。

首先,把郭无为升为三公之一的司空,地位崇高,却没有实权。然后,准备借酒宴之机除掉郭无为,以绝后患。

九月十日,刘继恩在皇宫大摆筵席,庆贺郭无为升官。结果郭无为病了,没来。

大家兴高采烈的推杯换盏,都没有注意到刘继恩的脸色很难看。本来,他计划在宴席上杀掉郭无为,夺回朝政大权,计划失败,脸色当然不好看。

应付完酒席,心事重重的刘继恩刚回到寝室,就看见侯霸荣带领十几个黑衣人破门而入。刘继恩毫无防备,没跑几步,就被乱刀砍死了。

刘继恩刚被杀死,郭无为就带领大队人马赶来啦。结果,包括侯霸荣在内的黑衣人无一幸免,全被就地格杀。

所以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事实太残酷了。原来,郭无为察觉到刘继恩动了杀心之后,马上先下手为强,安排侯霸荣刺杀刘继恩。

但是,赵匡胤的人马还没有到,如果公开投降大宋,北汉的死党们会马上把他们撕成碎片。毕竟两国是世仇,北汉的爱国者还是很多的。

杀死侯霸荣,对郭无为好处多多:一是可以避免自己暴露,二是√北汉是大功一件,方便重新夺取北汉的权力。三是对大宋也少个人争功。

一举数得,不愧世外高人。

然后,郭无为拥护刘继元继位,也就是好朋友继颙的徒弟当了皇帝。

⑤贪心不足

刘继元一直跟随继颙学习佛法,平素胆小怕事,郭无为认为自己肯定可以控制住。

可是,事实证明郭无为想错了。

刘继元继位以后,性情大变,立刻把佛经扔到一边,拿起屠刀,凡是对他有威胁的皇亲国戚都杀了个遍。

郭无为惊呆了,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就在这时,赵匡胤送来了40份已经签名盖章的委任状。由赵匡胤本人签名,可以随时生效的委任证书。证书上的人选范围非常广泛,上至刘继元和郭无为,下至北汉一些重要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可说面面俱到。

赵匡胤为他的好兄弟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他已经替郭无为联络了那么多的死党——近四十多个北汉高官哪,一起造反,太原一座孤城,还能挺到什么时候?

如果郭无为按照赵匡胤的安排,拉拢40个北汉高官,那么,还真可能成功。可惜,关键时刻,郭无为贪心不足蛇吞象,他竟然撕毁了38份委任状,只留下了两份——一份自己,一份刘继元。

郭无为想:我辛辛苦苦做了半天卧底,凭啥你们不劳而获呢?再说,我只要说服刘继元就行了,搭理别人干嘛?

说到底,就是一点好处也不想给别人。这样的人,即使再有能力,要想成事也是很困难的。

当郭无为把两份空白委任状放在刘继元面前的时候,刘继元冷冷的看着他:“你觉得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秦国公,这样的头衔怎么样?”

郭无为一愣,什么?讨价还价?这么容易吗?

就听刘继元继续说:“或者尚书令、楚王,再赐谥号‘恭孝’如何啊?

郭无为的脑袋里嗡的一声,这些显赫无比的头衔,都是两年前,后蜀皇帝孟昶被抓到开封后赵匡胤所封的官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刘继元根本就不信任赵匡胤,压根就没想过投降的事!

从这时起,刘继元就开始怀疑郭无为了。只是郭无为位高权重,一时不方便动手。

话说刘钧驾崩的时候,大宋的南方还没有完全平定。而且北汉有契丹做后盾,并不是最好的讨伐时机。

不过,一封来自太原的书信让赵匡胤下了决心:大军来时,太原城有人开门迎接。

于是,赵匡胤下定决心,立刻派昭义军节度使李继勋率领大军兵发太原。等李继勋的大军杀到太原,却发现北汉的皇帝又换了。

从后周太祖郭威到周世宗柴荣,到大宋,无数次的战役已经证明了太原城易守难攻,十几年来,从来没有被攻破过。而契丹的援军马上就要到达。

一个客观事实是,契丹是当时的亚洲第一大国。除了神威盖世的周世宗柴荣,没有人从契丹手里得到过便宜。

现在,如果攻城,太原是不可能很快拿下的,那么,就要冒着被契丹夹击的危险。

那么,就撤兵吧。

但是,契丹不会白白出兵,而北汉也不会白受欺负,它们顺势反攻宋朝。宋朝边境上的晋、绛两州城池都被攻破,城中财物人畜被一掠而空。

⑥御驾亲征

消息传来,赵匡胤大怒,小小北汉,竟然敢找天朝上国的麻烦,是可忍孰不可忍?

就在这时,契丹皇帝耶律述律遇刺身亡,契丹大乱,无暇他顾。

969年2月,赵匡胤御驾亲征,率领大军包围太原。四位大将分别安营扎寨,李继勋在城东,赵赞在城西,曹彬在城北,城南的是党进。从即日起,开始攻城!

当天晚上,太原的西城门悄悄地打开了,一队人马悄无声息的杀了出来。北汉无敌将军刘继业开偷袭了。

宋军措手不及,被打蒙了。尤其是都虞候赵赞,刚重出营房,就被流箭射中了脚底板,真是赶的巧,抬脚的时间就被射中了。

刘继业太骁勇了,眼看西大营就要被攻破,大宋的援军赶来啦。正好旁边有一队砍木头的宋军工兵部队,看见军营被袭,立马包抄了过来。

闻战而进,遇险不退,真乃天下精兵啊!无奈之下,刘继业只好撤退。

但是,赵匡胤仍然愁眉不展。太原。易守难攻,当年的郭威和柴荣,一个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来彻底围困,一个动用了数十万民夫日夜攻打……这两样,他能做到哪些?

在击退契丹两路援军之后,宋军挖断了汾河的河堤,水淹太原。强大的水流瞬间冲垮了太原南城的一段城墙。

大宋猛将党进招呼手下大兵们登上早就准备好的小船,直奔城墙的缺口。

划着小船就能进太原,这在以前能想象吗?再者,这个时候还有人能相信北汉的都城不会就此陷落吗?

常识告诉我们,两者都不会。可是现在党进真的杀到城墙缺口的时候,一阵空前密集的箭雨把他射了回来。

回来之后,党进就变得有些神情恍惚,刚才是真的吗?连契丹人都被打败了,城墙也被冲塌了,北汉人还在顽抗?刚才这阵箭雨是不是幻觉?

为了证明,他再次发起进攻,然后就有了第三次、第四次……

⑦郭无为丧命

自从上次刘继元拒绝郭无为投降的建议之后,郭无为就失去了刘继元的信任。

现在宋军久攻不下,郭无为想,很明显,北汉已经没有发展的空间了。得赶紧想办法为大宋立功啊。怎么才能打开城门迎接宋军呢?

于是,郭无为向刘继元请命:给我1000精兵吧,我去偷袭宋军。

刘继元居然同意了。还派出了太原城里最强的将领,刘继业和郭守斌一起陪着郭无为出战。

出战选择在一个标准的偷袭之夜,史称“夜雨晦冥”,北汉皇帝刘继元亲自登上太原城北的延夏门送这些勇士出城,而且久久不愿离去。

郭无为带着人马出了城,走到北桥,他停下了马,他要所有的战将都到他身边来,说有机密的事要和他们商量。

事情很反常,他要说什么?要来个战前动员,还是计划有变?但不管怎样,宰相大人被尴尬地晾在了队伍的最前方。

“刘继业,刘继业呢?”他叫。

刘继业远远地回答说我的马蹄子伤了,就在刚才。现在必须得回城去,不然马会很难受的……然后他就带着一部分人先走了。

“郭守斌,郭守斌呢?”郭无为再叫。

可惜这次连回答他的人都没有。史称“守斌迷失道,呼之不获”。之后就在他的面前,一大群一大群的士兵转回身往太原城里走,再没人看他一眼。

郭无为傻了,这和他预想的场景太不一样了。这本来是他精心构思的,可以在眼前这样恶劣的情况下仍然夺回荣华富贵的大好机会,只要他能成功地夹裹着这一千精兵外加两员勇将一起投降宋朝。

可这是怎么了?好像人人都知道他要干什么一样,这……这不太可能吧?是他突然变傻了,还是这些人吃了什么药,突然变聪明了?

但是不要急,他身边仍然还站着几十个人,一直都离他很近。人不多,但已经足够堵住了他奔向不远处宋军大营的路。

郭无为的路终于走到尽头了,隔天之后,为了满足赵匡胤能就近观赏,郭无为被用一条皮带勒死在了太原的南城墙上。

八,尾声

969年5月,太原久攻不下,而且伤亡惨重的时候,契丹的援军忽然出现再太原城外。首先出现的是北院大王耶律乌珍,并且有消息说,契丹的南院大王耶律斜轸也已经出动,马上就会到达。

不得不说,契丹是个守信的民族。既然和北汉有了约定,就坚决遵守。从来没有爽约过。

对北汉来说,契丹是要钱,大宋是要命,北汉拼死反抗大宋也是有情可原的。

其实,大宋灭掉的国家,基本上都比北汉强大,但是,只有北汉坚持下来了。直到赵匡胤死去,都没能征服北汉。当然,有契丹的原因,但是,北汉团结一致,誓死抗争也至关重要。否则,他们坚持不到援军的到来。

969年6月,大宋撤军了,还顺手牵羊带走了太原城边的一万多户居民。

只是一万多户百姓,这数字很大吗?能让刘继元感到肉痛吗?我们可以就此给刘继元算一笔账,就会知道这一万多户百姓对这时的北汉到底意味着什么。

北汉在刘崇立国的时候,有十一州之地,作为国家来说是标准的“地狭民少”,而且国计民生在那时就到了可以随时审请救灾款的边缘。

以他们的宰相大人为例,一年的工资居然只有铜钱……别害怕,是一百贯;而位高权重的节度使大人们就更加的凄惨,居然是三十贯!

虽然这只是标准工资,不包括各种福利,但是水平怎样,可想而知了。就这样,还要每年向契丹上交十万贯的保护费。

这时宋军从太原城下退兵之后,北汉全国十一州之内只剩下了军兵三万人,人口约三万五千户!

这还是一个国家吗?知道赵匡胤带走那一万多户居民能让刘继元多心疼了吧?

一个国家,人口是根本。多一个人,统治者就多一份收入。

这样惨淡的境况,北汉都能坚持下来,可以明白是怎样的血海深仇了。

只能说,有时候,勇气和信念,比实力更重要吧。#“新作者扶植计划”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