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奇闻 > 正文

​提一个不太愉快的问题,上世纪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2024-11-06 08:43 来源:故事志 点击:

提一个不太愉快的问题,上世纪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抛开对战争道德层面的判断,我们仅仅站在日本的角度来看,日本在上世纪一系列对外侵略行为背后的底层原因是——这孙子有被迫害妄想症

想要了解日本“被迫害妄想症”的来源,我们先将时间线推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在15—18世纪,欧洲各国为了拓展海外商业利益,纷纷开始在海外建立自己的殖民地,进而发展成为帝国主义。而在帝国主义时代,一个国家拥有殖民地被视作帝国的“标准操作”,这里面既有扩大市场刺激经济的原因,也有传播基督福音的目的、

但最主要的目的依然是为了赚钱

英属东印度公司

可唯独有一个国家例外,那就是日后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

日本通过甲午战争获得了中国的台湾和澎湖列岛;通过日俄战争获得了旅顺、大连、东清铁路的南部支线(长春到旅顺)和其他附属的煤矿及铁路沿线的土地;然后又在1910年吞并了韩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获得了德国在山东半岛的权益以及赤道以北的德属南洋诸岛

和其他国家选择殖民地一心为了钞票不同,日本在选择殖民地方面全程只考虑一个目标,就是日本的“国家安全战略”

我们回想一下日本所取得的殖民地,可以说几乎全都都与日本国家的安全保障相关,也就是具有明确的军事目的

中国的台湾省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相望,控制台湾海峡对于日本的海上交通运输非常重要

朝鲜半岛与日本之间则是对马海峡,是牵制整个东北亚,保护日本本土安全的的战略要地

山东半岛则是对抗沙俄(苏联)在远东地区势力据点,是日本在亚洲大陆落下的第一颗棋子

日本时时刻刻想的都是如何在未来的地缘政治格局中让自己的国家战略利益最大化

当然从殖民地获取资源也是日本的目的,但第一位的依然是想方设法让自己处于一种更安全的战略环境中

因为只有明白了这个逻辑,你才能理解为什么日本在一战后选择继承德国殖民地时候,会选择夺取鸟不拉屎毫无经济价值的德属南洋诸岛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除了在山东与德国干架外,还远道南下太平洋出兵占领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与马绍尔群岛

在外人眼里,这些群岛毫无经济价值,殖民这些国家纯属亏本买卖,但日本为什么要这么做?

答案只有一个:如果未来日本与美国发生战争,这些岛屿就是日本在太平洋上的战略据点

要知道此时距离二战的太平洋战争还早着呢,为何此时的日本如此恐惧美国?

这种恐慌最早来源于旧金山大地震

扬基佬不是朋友

1906年4月18日,位于美国圣安地列斯断层发生断裂,导致旧金山发生7.8级大地震,最终6000余人在地震中死亡

旧金山大地震

当时旧金山是美国最大的华人聚集区,大量华人在此居住生活和工作

大地震发生后,旧金山的美国白人为了争夺震后资源,对当地的唐人街和华人店铺展开了疯狂的劫掠。起因是旧金山当时流传的一个谣言,说是受尽欺负的华人将在大地震后对美国白人展开报复,所以白人决定先下手为强

而在白人眼里,日本人和中国人能有什么区别?扫荡完唐人街后又顺带手把日本人的聚集区一并夷为平地

相对比对华人只是掠夺财富不同,旧金山大地震发生后,旧金山市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敌视日本人的措施

包括且不限于禁止日本人领取救济品、禁止日本孩子进入公立学校,甚至通过了禁止日本人经经由夏威夷、墨西哥及加拿大等美国本土以外地区进入美国的联邦法案,形成了事实上的“排日法案”

更重要的是,在美国人看来日本人比华人更危险,因为日本人在日俄战争中打败了传统欧洲列强俄国人,让美国人震惊不已

日俄战争结束后1907年,美国社会内部产生了一种“战争恐慌”,一度认为日本人可能跨过太平洋来攻击自己,类似“美国即将陷入日美战争的泥潭之中”的预言层出不穷

所以在对日本人瞧不起的基础上,美国人还多了几分“忌惮”的味道

岛国人天生就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此时的日本人放眼周边,周边两个大国俄国(苏联)、中国他都得罪光了,此时再来个美国敌视自己,放眼整个太平洋,日本甚至找不到一个和自己关系友好的大国,深深的危机感刺痛了日本

日本人知道,日本崛起的路上难免和美国一战。而此时美国在1898年的美西战争中战胜了西班牙,获得了菲律宾和关岛,还合并了夏威夷和东萨摩亚,形成了对日本在西太平洋上的战略围堵

如果未来与美国有一战,为了避免本土成为战场,日本人急切的需要在中国南海也建立自己的战略据点

所以看似完全没有殖民价值的南海诸岛,在日本人眼中就成为未来日美太平洋战争的战略支点,而事实也的确按照日本人的设想发展了下去

同样的逻辑,也几乎一摸一样的在侵华战争中出现了,但起因确是在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上

昂撒鬼子是一家,大和民族在吃瓜

虽然日本在巴黎和会上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战略利益,但在巴黎参加会议的日本人亲眼目睹了一战对欧洲造成的惨状,进而产生了一种非常强烈的“危机感”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阵亡1.4万人;日俄战争,日本阵亡8万人。虽然一战的主战场在欧洲,但在了解到这场战争造成欧洲超过1000万人死亡后也让日本倒吸一口凉气,战争愈演愈烈,如果主战场在亚洲,作为岛国的日本会是一副怎样的惨状?又有多少日本人要战死沙场?

当时日本人做了统计,整个日俄战争期间消耗的弹药仅仅是一战期间一周的消耗量。而且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飞机和坦克等机械化装备进入部队,未来战争的惨烈程度比一战肯定有过之而不及

日本能否承担的起这样的战争?即便战争中日本胜利了,参考今天欧洲惨兮兮的样子,日本又能剩下什么?

更让日本人担心的是,一战结束后的欧洲国家为了弥补战争造成的损失,恐怕会重新将注意力转向资源丰富又陷于军阀割据的中国

日本人预估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帝国主义很可能在中国因争夺资源而爆发新的战争,而主战场就在自己的家门口,日本则会陷入没有任何盟友支持的境地

而巴黎和会上的一幕也似乎也在支持当时日本人的这种判断,这就是关于山东半岛归属权问题的争论

当时关于德国在山东半岛各项权利的归属问题,会议上形成了两种意见

一个是由战败国德国直接归还战胜国中国

另一个是日本人提出的,山东权力由日本接管,然后在未来寻找合适的时机再归还给中国

山东问题原本在日本看来本不应该成为争论焦点,因为在开会前中日就达成共识,由日本协助中国废除“辛丑条约”,中国就暂时支持日本在山东半岛归属问题上的立场

但巴黎和会开始后日本人却发现,为了防止日本在亚洲一家独大,美英等其他战胜国竟然怂恿中国代表团挑起山东问题,主张山东直接由德国交还中国,打了日本人一个措手不及

在日本人看来,欧美列强没一个当自己是朋友,甚至连中国都站在昂撒人一边

在后来“二二六”事件中判处死刑的右翼分子北一辉,曾就巴黎和会上关于山东问题的激烈争论发表如下言论:

“在凡尔赛,中国与美国同时排日,仿佛在朝着日本扔烂泥。”

北一辉

好巧不巧,就在巴黎合会上吵的一塌糊涂的时候,日本占领下的朝鲜又爆发了“三一”运动

1919年,当时的朝鲜傀儡国王高宗突然去世,朝鲜民众群情激愤,一部分人以将于3月3日举行的高宗葬礼为掩护,于3月1日在汉城(今天的首尔)发起了示威游行,之后运动规模扩大到整个朝鲜半岛

随后日本对运动进行了残酷镇压,3个月内造成7509名朝鲜人被杀、15961人受伤、逮捕46948人,其中8511人被判刑

朝鲜“三一”运动

结果美英代表揪住这个事情,在巴黎和会向日本代表提出质疑: 与其他列强对殖民地的统治相比,日本对朝鲜的统治是否过于残酷了?日本是否适合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

搞的日本代表非常被动

如果说中国是巴黎和会上“最受伤”的战胜国,那么日本就是巴黎和会上“最憋屈”的战胜国

对未来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必有一战的恐惧,以及对日本在国际社会的孤立感,最终让日本人产生了强烈的“被迫害妄想症”

“列强并不尊重日本,日本只不过是列强瓜分全球利益的牺牲品而已”

既然迟早都有一战,对手还是美英苏这些超级列强,那日本战争的潜力在哪里?战略的大后方又在哪里?日本如何避免本岛成为战场?

日本人将目标瞄向了中国

这个逻辑曾经由策划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始作俑者,石原莞尔完整的说了出来

石原莞尔

恶之花结出恶之果

1923年,石原莞尔曾受命前往德国留学。和参加巴黎和会的日本代表一样,石原莞尔面对一战的残酷也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

但石原莞尔不仅有“危机感”,他还在想办法如何让日本能在未来的东亚战争中取得胜利。为此他认真研究思考了德国在一战中战败的原因并得出结论:

“德国战败的原因,在于没能清楚地认识到,一战并不是一场能够通过短期决战来决定胜负的歼灭战,而是一场长期持久的消耗战。所以最重要的是,为了不输给敌人的消耗战略,就要承受住经济封锁,坚持作战”

在石原莞尔看来,日本取得未来这场战争的唯一可能性就是打持久战和消耗战,打的欧美列强像德国一样承受不住了,战争胜利的自然就归了日本

可岛国天生不具备打持久战的能力,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石原莞尔有自己的设想

回到日本以后,石原莞尔参加了永田铁山、铃木贞一、根本博等陆军中坚幕僚创立的,为制定国策和国防方针提供建议的智囊团“木曜会”

在1928年1月19日召开的第三次木曜会会议上,已经担任陆军大学校教官的石原莞尔做了题为《我的国防方针》的报告

在这次报告中,石原莞尔是这么说的:

“日美为两大横纲,其余的小角色则紧随其后,双方使用飞机进行决战,这就是世界的最终战争。……必须在不从日本国内拿出一分一毫资金的方针下进行战争。对俄作战,仅需数个师团。只要能以整个中国为根据地并完全地加以利用,就可以坚持进行二十年或三十年的战争。”

石原莞尔的报告有两个主要的观点:

日本与美国分别领导各自的阵营,以飞机作为决战武器,这是一场世界终绝之战要将中国作为根据地,利用中国的资源在中国的土地上开展一场“持久战”

针对石原莞尔的言论,“木曜会”里只有相对理性的永田铁山表示:

“不一定非得打仗,没有战争的话,还需要夺取满蒙吗?”

永田铁山

而根本博和铃木贞一等人表示支持石原莞尔甚至扬言:

“不仅要取得满蒙,还要拿下西伯利亚!”

“在1930年前拿下满蒙!”

根本博

铃木贞一

在强烈的“被迫害妄想症”挟持的日本国内,永田铁山这种相对理性的人是犹如“日奸”一样的存在,是对日本国运不负责任的叛国贼,是绝对不被日本军国主义所接受的

1935年8月12日,隶属于统制派的永田铁山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被隶属于皇道派的军人相泽三郎当场砍死,史称“相泽事件”,并间接引发了次年的“二二六兵变”

而在1928年1月19日第三次“木曜会”会议结束后3年后,当年思考日本如何打持久张的石原莞尔就亲自下场践行了自己的这一构想

1931年9月18日,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策划了柳条湖事件,然后以此为借口派军进攻东北军,“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开启了侵华战争的序幕

所以站在当时日本人的角度来看,侵华战争只不过是日本与英美欧洲列强决战的“前哨战”而已

日本人最终的目的是通过迅速占领中国,然后在中国领土上用中国的资源与远道而来的美国人打一场持久战来消耗美国的国力,进而彻底击败美国人,成为东亚以及西太平洋的霸主

但日本人千算万算漏算了一条,那就是本应“迅速占领中国”的战争反而让自己陷入了“持久仗”,日本人成为“被消耗”的那个倒霉蛋,最终战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