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故事 > 正文

​霍去病与李广之死(霍去病射死李广之子)

2024-04-26 10:13 来源:故事志 点击:154

霍去病与李广之死(霍去病射死李广之子)

卫子夫:平阳长公主家歌伎,入宫后为刘彻涎下皇长子并由此加封为皇后,皇子亦成为太子。

卫青:字仲卿,卫子夫之同母弟,私生子,少时坚难,后为平阳长公主家马夫。卫子夫贵幸之后,被拔擢为郎官与侍中,后在汉与匈奴的战争中,拜将封侯,屡立大功,成为大将军大司马,为国重臣。

霍去病与李广之死(霍去病射死李广之子)

霍去病:字巨孟,卫子夫二姐卫少儿与人私通所生子,卫子夫贵幸后,卫少儿嫁詹事陈掌,去病以门荫入官为郎,霍去病天赋异禀,勇猛善战,在对匈奴战争中屡立奇功,颇受刘彻爱重,封冠军侯,大司马,骠骑将军,后因行事不轨,擅杀大臣而被赐死。

李广:西汉名将,被匈奴称为“飞将军”,一生征战,命途多舛,不得封侯,后在征伐匈奴时迷途失期,以卫青不公愤懑自刎而亡。

公元前118年,霍去病陪姨父汉武帝打猎。刚到甘泉宫,他突然拉弓,对着李广的儿子李敢,就是一箭。李敢当场死亡,汉武帝却说:“他是被鹿角触击而亡的。”

李敢,是“飞将军”李广的小儿子。此时,李广已经去世,李敢是他唯一在世的血脉。

霍去病为何要射杀李敢?这件事,还要从漠北之战说起。

漠北之战时,李广率领大军,却意外迷路,最终错过大战。对此,李广万般羞愤,当场自刎身亡。

这一年,李敢也参加了战役。他以校尉身份,正跟随霍去病讨伐匈奴,还立了大功,杀了很多匈奴左贤王的人。作为李广唯一在世的儿子,李敢被赐爵关内侯。但父亲的死,一直让他如鲠在喉。李敢认为,父亲的死,和卫青脱离不了干系。

当时,汉武帝给李广封的,是前将军。可卫青却不让李广参战,非要让他带领大军,从东路出发。

李广几次请求出战,和匈奴对阵,都被卫青拒绝。

最后,没办法的李广,只好率领大军,从东路出发。可是,他没有向导,对东路不熟,几次迷路。

卫青和单于交战结束,南行过沙漠,才遇到李广姗姗来迟。

卫青见到李广,并没有恶语相向,反而给他送了干粮和酒。不过,这件事还是要上报给汉武帝的,因此,卫青便让李广详细描述一下情况。

李广却说:“校尉们无罪,是我迷了路,但是我已经60多岁了,不能再受刀笔吏的污辱。”

说完,他就拔剑自刎了。

《史记》: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

这就是李广自尽始末。

司马迁对李广高度评价,称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即只要为人真诚、忠实,哪怕不说话,也自然会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只是,在李敢眼中,父亲的死,就是卫青的错。

如果他不故意调开父亲,父亲绝对不会迷路,也就不会自刎。

但李敢不知道,故意调开李广,其实是汉武帝的主意。

漠北之战时,汉武帝并没有让李广参战,但李广对匈奴单于有执念,他多次请求,这才得了一个前将军的位置。

李广一直希望自己能和匈奴单于正面交战,可汉武帝却担心他年纪大了,让他正面出战,就没办法活捉匈奴单于了。

因此,他暗中告诉卫青,不要让李广和单于对阵。

只是,卫青也没能活捉单于,因此,这件事在李敢心中,就是卫青故意给父亲穿小鞋,而不是顾全大局。

非常生气的李敢,直接跑到卫青面前,对他一顿拳打脚踢。

这是非常过分的举动。

卫青的官职,比李敢要高,辈分也比李敢要高。

不过,卫青没有计较,他甚至还帮着李敢遮掩这件事。

可霍去病却接受不了,

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而且,21岁的霍去病,正是年轻气盛之时。

最终,在狩猎之际,霍去病当着汉武帝的面,射杀了李敢。

(《史记》:(李敢)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居无何,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讳云鹿触杀之。)

李敢的死,实在让人惋惜。

他也是个有才华的人。

公元前121年,李广被4万匈奴骑兵包围,士兵都害怕极了,不敢和匈奴硬碰硬。

此时,李敢带着几十个骑兵,一路往匈奴军中奔驰,直穿骑兵阵,又从左右两边穿回,毫发无伤,并大笑:“匈奴很容易对付嘛!”

一时之间,军心大定。

(《汉书》: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

如果没有被射杀,不久后,李敢就能成长成为一名真正的名将。

只可惜,我们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到底哪个会先来。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