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故事 > 正文

​采集民间炎帝故事的古稀老人——记宝鸡炎帝文化挖掘人张维新

2024-04-26 06:27 来源:故事志 点击:

采集民间炎帝故事的古稀老人——记宝鸡炎帝文化挖掘人张维新

神农立杆测天象、炎黄联谊、日中市、炎帝降牛耕田……近日,翻阅我市古稀老人张维新的书稿, 100个采集自民间的炎帝故事生动鲜活,读起来有滋有味。从 1982年至今,张维新花费 35年时间跑遍 6个省几十个县,义务探寻、搜集炎帝遗踪,挖掘宣传宝鸡炎帝文化。用心之深、用情之切,令人感喟。

今年 76岁的张维新精神抖擞,尤其在讲述炎帝在宝鸡的传说故事时,更是眼神有光、语言活泼、逻辑清晰,这些故事散落于民间,张维新像拾麦穗一样把它们采集收纳起来,至今已收集了 100个。这些故事虽然是“野史”,但它们为宣传宝鸡的炎帝文化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采集民间炎帝故事的古稀老人——记宝鸡炎帝文化挖掘人张维新

张维新第一次接触炎帝文化是在

1982年秋天,秦川机床厂干部、共产党员夏国祥和 81号信箱后勤部干部、共产党员张维新两人,在天台山上发现了一块明代残碑,碑上记载着炎帝尝百草中毒殁于天台山的事情。“呀,咱宝鸡和炎帝关系不一般!”这块残碑引发了他们探索天台山炎帝文化的兴趣,两人组成了一支民间义务“天台山文保小组”。

当时,张维新和夏国祥常背着馒头、水壶,到天台山的角角落落探寻炎帝文化遗存,在森林里一钻就是三四天,发现了九州地形图、玄王洞、古石碑等,以及当地人称埋炎帝的地方“ jì(民间仅流传字音不知其字)陵”。天台山文保小组成立之初,两人分工明确,夏国祥负责考察“正史”,包括寻找文物、研究历史、翻阅县志等;张维新负责寻访“野史”,搜寻宝鸡与炎帝有关的故事、传说等,两人从不同角度寻根问祖,共同挖掘、宣传宝鸡炎帝文化。

谁也没想到,寻访“野史”这件事,张维新一干就干了 30多年,光自行车就骑坏了两辆。一次,张维新听说凤县黄牛铺黄牛沟有炎帝故事,就坐班车赶往黄牛沟,找到了一位叫田三民的老人,跟着田三民做了三天农活。田三民给张维新讲述了“炎帝降牛耕田”的故事,说炎帝降服野牛帮助农人耕种田地,黄牛沟得名就源于炎帝降牛的故事。

又一次,张维新与天台山看山的老人聊天,老人向张维新讲述了仓颉受命造“

林”字的故事。炎帝逝世日子

是古历七月初七,此后,民间将七月初七至初十定为炎帝祭日,举行古会祭祀。某年七月七日,黄帝前往天台山祭祀炎帝,命随行的大臣仓颉造一个象形字,这个字要表达对炎帝的祭奠之情,还要体现炎帝陵冢的位置。仓颉受命后,根据炎帝埋葬的地理环境,造出了一个“

林”字。这个字上边

一个“林”,下边一个“口”,“口”里一个“炎”,代表炎帝埋在原始森林一口石棺里,“

林”念“ jì”,字义是祭拜、祭

奠。听到这个故事后,张维新翻遍字典寻觅,终在木刻版《康熙字典》中找到这个字,原来“

林”就是“祭”的古字,

张维新联想到,天台山人把埋炎帝的地方叫“ jì陵”,应该就是这个“

林”字,

民间故事不可小觑!这更加坚定了他搜寻炎帝民间故事的决心。

还有一次,为听凤县平木高家庄一位老人讲“神农斩妖龙”“赤水河由来”等故事,张维新先坐火车,再坐乡村班车,折腾了一天找到老人,和老人在炕头上一直谝到深夜四点。搜寻民间故事过程中,张维新发现,“姜水”“姬水”等史书上的地名人名常会出现在老人的故事中,张维新常为民间“野史”与史书的吻合之处而感到兴奋,宝鸡是炎帝故里,不会错!

1989年 3月 30日,张维新不会忘记这一天,和他一起寻访炎帝遗踪的夏国祥劳累过度因病辞世了。悲伤袭来,张维新打起精神,继续在挖掘我市炎帝文化的道路上前行。当时,在夏国祥、张维新等人的努力推介宣传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解放军报》、《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了宝鸡的炎帝文化,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宝鸡与炎帝的关系。

“莲花山,莲花山,山上柏参天,嘉陵河水急,日市在里边。”当听到这首古老的宝鸡歌谣时,张维新又背着干粮开始探寻。这首歌谣讲的是炎帝设立日中为市的故事,传说炎帝为了方便人们交换物品,便在嘉陵谷设立集市,规定太阳正当头时,就到嘉陵谷交换物品。这段传说与古籍中炎帝发明集市的记载十分吻合,《周易》记载:“庖牺氏没,神农氏作。列廛于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做这些事不但不挣钱,反而要花费不少精力、体力、财力,为啥要这样做?张维新说:“中国人是炎黄子孙,宝鸡有这么多炎帝文化遗存,如果我们不去认识、挖掘它,岂不是可惜!”

35个春秋,一张张车票,一个个故事,换成了一沓沓文字资料,在有生之年,让更多人看到、使用这些资料是张维新的心愿。此外,张维新还撰写了《天台山风景人文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炎帝神农氏的起源与变迁》《炎帝神农姜姓诸氏渊源顺序考》等文章,为景区开发提建议,为宝鸡炎帝文化的宣传添火加薪。(张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