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生活 > 正文

​四大书院位于江西的是白鹿书院(中国四大书院在哪)

2023-07-04 06:34 来源:故事志 点击:

四大书院位于江西的是白鹿书院(中国四大书院在哪)


四大书院中应天书院是官方的。

“四大书院”指应天府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南湖畔)、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和嵩阳书院(今河南郑州登封嵩山)。应天书院为书院之首,宋时诏赐应天府书院升格为南京国子监。

1、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又称应天府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应天书院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影响深远、人才辈出而居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二月二十四日,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是为州县兴学之始。庆历三年(1043年)十二月,诏赐应天府书院升格为南京国子监。 应天书院成为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2、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南岳七十二峰最末一峰的岳麓山脚。五代时期,智璇等二僧在岳麓建屋办学,形成书院的雏形。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因袭扩建,创立岳麓书院;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周式,赐“岳麓书院”额,岳麓书院遂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3、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是世界文化景观,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被评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

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4、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时,时称嵩阳寺。唐代改为嵩阳观。书院著名的唐代遗迹、重达80多吨重的“大唐碑”( 全称为《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为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素有“嵩山碑王”之称。

古代四大书院是哪四大

四大书院是 一、应天府书院,二、岳麓书院,三、白鹿洞书院,四、嵩阳书院。

应天府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南岳七十二峰最末一峰的岳麓山脚;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一、应天府书院

应天府书院又称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应天府书院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影响深远、人才辈出而居北宋“四大书院”之首。北宋初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书院设于繁华闹市,人才辈出。《宋史》记载:“宋朝兴学,始于商丘”。“天下庠序,视此而兴”。“宋兴,天下州府有学始此”。元代赵孟瞓更是在《义学记》中道:“宋初时天下有四大书院,应天书院为首。”

二、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南岳七十二峰最末一峰的岳麓山脚。岳麓书院历经千年而弦歌不绝,学脉延绵。北宋开宝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北宋祥符八年,宋真宗召见岳麓山长周式,御笔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嗣后,历经南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廿九年(公元1903年),岳麓书院与湖南省城大学堂合并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沿用书院旧址。

三、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历史。白鹿书院建筑群沿贯道溪自西向东串联式而筑,白鹿洞书院为五组院落中第三组,位于棂星门院东,紫阳书院西。白鹿洞书院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方位格局上布局考究,为大四合院建筑。

四、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高等学府,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区北3千米峻极峰下。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初名嵩阳寺,为佛教寺院。宋景祜二年(1035年)重修太室书院时赐名嵩阳书院,并设院长掌理院务。嵩阳书院为宋代程朱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其建筑风格是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

南宋四大书院是哪些书院

南宋四大书院分别为: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及白鹿洞书院。

1、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应天书院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影响深远、人才辈出而居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北宋初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书院设于繁华闹市,人才辈出。《宋史》记载:“宋朝兴学,始于商丘”。“天下庠序,视此而兴”。“宋兴,天下州府有学始此”。

2、岳麓书院

五代时期,智璇等二僧在岳麓建屋办学,形成书院的雏形。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因袭扩建,创立岳麓书院;

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周式,赐“岳麓书院”额,岳麓书院遂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3、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是世界文化景观,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

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

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3、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时,时称嵩阳寺。

唐代改为嵩阳观。书院著名的唐代遗迹、重达80多吨重的“大唐碑”( 全称为《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为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素有“嵩山碑王”之称。

五代后周改建为太乙书院。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改为“太室书院”,赐印本《九经》。宋景祐二年(1035年),赐名嵩阳书院。

扩展资料:

南宋书院之盛,也和其理学发展和当时系。程颐、程颢、朱熹都是南宋的理学大师,他们的学说已儒者土人所仰慕,其弟子门人为宣传师学,兴办书院,因而,南宋书院颇兴,受到理学传习的影响。

由于书院是在学校衰时发展起来的,所以每当学校兴盛时,它就不免受到一定影响。北宋时有三次兴学之举,一次是宋仁宗庆历兴学;一次是神宗熙宁、元丰兴学;一次是徽宗崇宁兴学。

不论太学还是州县学,皆设备齐全,而且又是通向仕途的捷径,所以官府兴学,对由私人经办而补学校不足的书院是个不小的冲击。

朝廷对于办学成绩斐然之书院,亦予褒奖。太平兴国2年(977年),江州(今江西九江一带)知府周述说庐山白鹿洞学徒常数千人,乞赐九经。诏国子监给本仍传送之。至道2年(公元996年)赐额西京(河南洛阳)嵩阳书院。

大中祥符2年(公元1009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的曹诚造舍150余间,聚书数千卷,延生徒讲习甚盛。府奏其事,诏赐额曰“应天府书院”。

大中祥符8年(1015年)又赐潭州(今湖南长沙)岳麓书院额,并于便殿诏见其山长周式,拜国子学主簿使归教授。仁宗年间分别赐额石鼓书院和茅山书院。

这此受到赐额赐书、赐田待遇的书院,就有了官助的因素。但总观宋代书院,主要还是民间力量兴办,书院奉一人为师掌书院之教,称为“山长”或“洞主”,他们或是传一学派学术的大师。

或是地方礼聘的有声望的学者,他们授业均不受官府的节制,极似汉代私学,甚至还沿其“精舍”的名称,如纪念朱熹的“教亭书院”,原名即称“沧州精舍”。

书院院址多选在依山傍水之名胜处,如白鹿洞书院在庐山五老峰下,有林泉之胜;石鼓书院在回雁峰下,山青水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