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生活 > 正文

​空军原副司令员-王定烈

2024-11-11 00:15 来源:故事志 点击:

空军原副司令员-王定烈

王定烈

王定烈(1918-2014),原名王大培,四川省宣汉县人,享年96岁。

幼年读过三年私塾和新式小学,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任川东红33军第99师第295团战士、传令兵、团部文书;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反“围攻”作战和红四方面军长征。

在川陕根据地,王定烈因识文认字遭怀疑是富家子弟并被列为“肃反”对象,幸被红33军军长王维舟及时发现释放,免于杀身之祸。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会合后,他任红5军第15师第43团参谋、秘书。

长征途中,和他一起参军的8个叔侄中有6人因受不了磨难而离队回家。

1936年秋第三次走出草地后参加西征,任西路军第5军第15师第43团技术(机要通讯)书记。在祁连山战斗中,他身上五处负伤,其中一颗子弹射中胸部后未能穿出,弹头横在脊梁上压迫着脊椎神经,致使下肢麻木,他靠爬行才脱离战场。第二天他和20多个伤员所隐藏的地点被敌人发现,敌军对着伤员一阵乱枪扫射而后又挥刀乱砍;王定烈的头、臂、手4处中刀,昏了过去;一群伤员中,仅他幸免于死。

他苏醒后,在继续寻找部队的途中被俘。在甘州监狱,当叛徒劝降他时,王定烈大义凛然的使劲挺直腰板,谁知就是这样一挺,竟将横在他脊梁上的79型步枪子弹头顺了过来,王定烈幸运的可以直起腰了(这颗弹头直到1953年才在广州军区总医院经手术取出)。

1953年从王定烈身上取出的子弹头

王定烈的身体能自如活动后,被强迫去修“兰新公路”。汽车在过六盘山时出了车祸,一车人被甩出车外,他虽被摔得不省人事但还是活了过来,因此得了个“死不了”的绰号。

全国抗战爆发后获释;历任八路军115师第343旅警卫连班长、旅政委肖华的警卫员,115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连指导员、营教导员、营长,八路军129师“昆张支队”副支队长(支队长吴忠,政委邵子言)、支队长,129师所属冀鲁豫军区第8军分区第8团副团长(团长齐钉根,政委李士才)、团长(政委邵子言)。

抗战胜利后,相继任中原军区第1纵队第2旅第4团团长(政委杨劲),江汉军区独立旅副旅长(旅长吴世安,政委齐勇),湖北军区独立第1师副师长(师长兼政委齐勇)、恩施军分区司令员(政委李人林)。

王定烈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空军第23师师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18师师长(政委李振声),中南军区空军广州指挥所副司令员,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参谋长(1956),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空军系学员,解放军第1导弹学校校长,广州军区空军汕头指挥所主任(1961),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63-1967),济南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68-1975),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参谋长(1975-1982)、空军副司令员(1982-1985)。

曾当选中共十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离休后的王定烈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先后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夫人:刘醒亚(1929-2005),原名刘淑琴,河南省西华县人,享年76岁。

王定烈、刘醒亚夫妇合影

文中涉及的部分人物简介:

邵子言(1914-2000),山东省平原县人,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齐钉根(1917-1986),江西省进贤县人,开国少将。

李士才(1906-1994),江西省兴国县人,开国少将。

杨劲(1917-1983),陕西省兴平县人,开国大校。

吴世安(1912-1984),湖北省红安县人,开国少将。

齐勇(1915-1968),安徽省六安县人,开国少将。

李人林(1914-1995),湖北省天门市人,开国少将。

李振声(1919-1974),湖南省茶陵县人,开国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