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生活 > 正文

​名师谈|于永正:“老顽童”的“五重”教学法曾火遍全国

2024-11-07 23:19 来源:故事志 点击:

名师谈|于永正:“老顽童”的“五重”教学法曾火遍全国

本 文 约 3100 字

阅 读 需 要

5 min

文 | 吴金程

于永正

曾是小语界四大天王之首。1985年他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1990年中国教育电视台向全国播出他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作文教改实验电视片;1991年初《人民教育》发表报告文学《徐州有个于永正》;1992年,国家教育部召开"于永正语文教学研讨会",推广其"五重"教学法,这是建国以来教育部为个人召开的第一个教学研讨会。

于老师自称“老顽童”,用一颗童心对待孩子,对待语文,让“五重”教学法火遍全国。所谓“五重”教学法,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教学特色,这“五重”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语文教育的回归,不仅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有指导作用,而且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非常有效。

1 重情趣,有意思才好

张光鉴教授说:"情趣是认识的前提,教学过程离不开良好的情感的参与,否则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于老师的课堂非常注重营造和谐有趣的氛围,想尽一切办法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

导入环节是课堂奠定感情基调的重要环节。于老师特别重视此环节,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于老师善于用音乐、京剧导入。学习《月光曲》,于老师会把经典乐曲的经典部分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审美中一下子进入情境,愉悦身心,进入课堂。于老师擅长唱京剧,学习有关京剧的文章时,他会大展身手,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调动起来,活力盎然。

于老师善于用质疑的方式导入。学习《新型玻璃》时,他用课题质疑的方式激活学生,学生思维一下被点燃:新型玻璃有哪些?新型玻璃都什么样?新型玻璃有哪些用途?新型玻璃中蕴含着哪些科技元素……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带着高涨的情绪进入文本学习。

于老师还善于用绘画、表演等进行导入。寥寥几笔,一幅形神兼具的简笔画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他还善于表演,一会儿是爷爷形象,一会儿是妈妈形象,栩栩如生,学生往往被逗得捧腹大笑……这对于低年级学生尤其有用。

情趣就是课堂的调味料,让课程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以上仅是导入环节,于老师就煞费苦心,在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环节中,孩子的生命会被情趣的因子激活,会带着愉悦高效学习语文,多么有意思,多么有意义。

2 重感悟,理解是核心

阅读理解重在理解感悟,词语、句子看似非常简单,但其实并不是每个学生都真正理解它的意思,很多时候都是一知半解。所以,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文本特点,进行细致感悟。

学习《庐山的云雾》一课中“尤其”一词,于老师设计了非常细致的环节,将这个词语与上下文、全文联系起来,并训练朗读,非常巧妙:①“尤其”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学生思考。

②“尤其”后面和前面的话应该怎样读。

③教师指导前面读得舒缓,是一般叙述语调,后面要加重语气。

④思考为什么不说尤其是庐山的瀑布,思考和题目有关系。

于老师的经典课例古诗教学《草》,面对低年级的学生,仍然引导学生感悟,通过绘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学习“一岁一枯荣”中的“枯荣”,他是这样设计教学步骤的:

①绘画草的四季变化图。

②引导学生思考其中两次明显的变化。

③把“枯”“荣”两个字分别写在相应的图画下面。

④指导学生说说两字的意思。感悟理解应该从低年级开始训练,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慢慢变得有深度有广度。

《梅兰芳学艺》一课中,对“紧盯”“注视”两个词语的理解很关键,但又不容易用语言表达出来,于老师便采用了表演的方式进行。学生站在凳子上,于老师让学生紧盯自己晃动的手指;让学生往下看,注视水中的游鱼。当学生的表演没有传达出对词语的理解感悟时,于老师便亲自示范。不用说话,学生们便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小学语文课文看似浅显,但是对于该年龄阶段的孩子并不一定浅显,如果教师忽视词语、句子的理解感悟,就会导致学生的理解力停滞不前,这样在后续学习中都会表现出来。于老师深深知道这一点,便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层次,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3 重积累,小学最佳期

学习语文,积累是非常重要的。而小学是积累的最佳期,这与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有关,是经过验证的科学结论。

积累包含词语的积累、句式的积累、段落样式的积累等等。在小学阶段,如果能积累一定量的语文材料,会训练出敏锐的语感,对后续学习有极大好处。

说到积累,有人会说,积累不就是背诵吗?让学生去背不就得了。但于老师关于积累的巧妙之处在于:将积累于潜移默化中进行。

学完古诗《草》,于老师化身学生的妈妈、奶奶、哥哥,设置情境让学生背诵此诗,并引导学生关注“离离”的意思,关注古诗的作者、朝代,关注重要诗句的意思。这样在不留痕迹的师生互动中,学生已经将古诗积累了下来,可谓设计绝妙。

于老师重视词语的运用,通过运用强化积累。于老师的许多课例中都有造句的设计,许多人会认为这是落俗套,但是实际中学生学过的词语多少运用到了写作中,很少很少。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只是会读会写知道意思,但这并不等于已经积累了词语。通过造句,在富有情境中的运用,才算积累了词语。

小学学习阶段,语文需要积累一定量的词语和句子、段落,通过这些量的积累,一定会让学生有质的变化。

吴忠豪教授认为,积累语言经验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而多读多背,主动积累并运用有新鲜感的词语,是培养学生语言的重要方法。

4 重迁移,运用是王道

迁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是迁移的重要标志。在语文学习中主要体现在阅读方法和表达方法的迁移。

在阅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如边读边思、随手批注等,应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尤其是整本书阅读中。课上所学,习得方法,先引导,后实践,一步步进行巩固,最后就会顺其自然地迁移。其中的关键是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实践,所以教师要留出自学自悟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就会为迁移奠定基础。

于老师的写作课更是精彩,往往能在情境中自然而然迁移。于老师或借用生活中的事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语言表达;或者通过表演,让学生将观察所得进行创作。

这样,一方面学生将阅读中学习的写作方法,迁移到具体的写作中,一方面将情境中的所感所悟迁移到写作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就会扎扎实实得以提升。

学生学习后不能进行迁移就是死学,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书呆子。作为语文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促进学生阅读、写作方法的迁移,让学生在运用中提升素养,这才是王道。

5 重习惯,能享用一生

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如此,语文教育也是如此。

语文学习有哪些良好的习惯呢?准确、流畅、有感情朗读的习惯,清楚规范流畅书写的习惯,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在生活中搜集写作素材的习惯……

这些看似是日常的琐碎,但是有无这些良好习惯差别是很大的。这些习惯一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推动学生向语文学习更深处漫溯,欣赏到更美丽的风景。

于老师的课堂上,他更注重微小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何为微小的良好习惯?如:回答问题的站立姿势,朗读时如何持书,朗读时的表情怎样……

这些细节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甚至是保持身体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的使命是如此重大。老师只有意识到这些,才会将习惯培养放到重要的位置。

于老师的课上,常常能听到关于这些微小良好习惯的提示,难怪于老师的学生多年后回忆起来也对他当年学习习惯的培养记忆犹新。

于老师一生致力于语文教育规律的探究,认真钻研儿童的学习心理,用“老顽童”的心态进行语文教学,对待儿童,将“五重”教学法运用到每一节语文课中,提升儿童语文素养,为自己的生命和孩子的生命镀上了幸福的色彩。

-END-

吴金程,高级教师,热爱教学,热爱写作,执教二十年来专注于自身写作和学生写作,对写作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曾获骨干教师、学科名师、科研型教师等荣誉称号;多次参加教学评比,曾获全国、省、市优质课一等奖。

责编|张子清

实习编辑|张琼

版权声明

本文系“读者·新语文”独家稿件。

可发布于“读者·新语文”旗下各大媒体平台,版权及解释权归“读者·新语文”所有。

个人或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原创稿件凡经“读者·新语文”使用,即视作作者同意授予信息网络传播权,“读者·新语文”将有权在系列媒体平台上使用,本平台所支付的稿酬已包括上述使用方式的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