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生活 > 正文

​中医名家档案:建安三神医

2024-10-12 11:08 来源:故事志 点击:

中医名家档案:建安三神医

东汉末年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文学上有建安七子,政治上有曹家父子,军事上有诸葛周瑜。与这些人相比,张仲景、华佗、董奉这“建安三神医”的名号,似乎就少有人知了。

张仲景被世人尊称为“医圣”,堪称中医第一人。如果说《黄帝内经》构建了中医理论系统的基本框架,呢么由张仲景所编撰的《伤寒杂病论》就是第一部将中医从理论发展为实践的中医典籍,这本书更是确立了中医中最为重要的“辨证论治”法则,极大地推动了后世医学的发展。

张仲景所处的年代,人心涣散,朝政不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兵祸绵延,到处都是战乱,黎民百姓饱受战乱之灾,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于非命,真是“生灵涂炭,横尸遍野”,惨不忍睹。而府衙自顾不暇,为争权夺势,发动战争。这使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怜悯百姓,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

拒史书记载,东汉末期瘟疫频发,建安年间更是接连不断,受灾害者以千万计。在张仲景的《伤寒论序》中提及,其族人“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也正是在那个年在,灾病接连不断而医学水平却严重滞后,才进一步激发了张仲景学医之决心。

年轻时的张仲景曾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张伯祖对病人的悉心照料,对自己医术的严格要求都深深影响了张仲景的思想。在学习方法上,张仲景提倡“勤求古训”,通过大量阅读经典,学习前人经验来提高自身眼界与水平。除了阅读经典外,张仲景还大量研究民间中医常用方法,例如针刺,洗浴这些,来扩充自己的学识。

公元205年,张仲景在大量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伤寒杂病论》的创作,一举奠定了其在中国历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张仲景被人尊称为医圣,而华佗则有着“外科圣手”之称,其率先发明麻沸散,为中医外科的发展跨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更被后人尊为“外科鼻祖”。相对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流行于世,大多数人对华佗的认知似乎只是源于他创造了麻沸散的故事和《三国演义》里的情节。

从历史学角度来看,同时代的两个人,华佗能入史书的“传”这一行列而张仲景不能,说明在那个年代华佗的影响力应当是高于张仲景,但后世更加推崇张仲景,或许也是和张仲景有著作流传而华佗没有这一件事情有着莫大的干系。而这样的故事也告诉我们,想出名,最好的法子还是多出书。

相传,黄疸病流传较广时,华佗花了三年时间对茵陈蒿的药效作了反复试验,决定用春三月的茵陈蒿嫩叶施治,救治了许多病人。民间因此而流传一首歌谣:“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世切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五月六月当柴烧”。华佗还以温汤热敷,治疗蝎子螫痛,用青苔炼膏,治疗马蜂螫后的肿痛;用蒜亩大酢治虫病;用紫苏治食鱼蟹中毒;用白前治咳嗽;用黄精补虚劳。如此等等,既简便易行,又收效神速。

相对于张仲景、华佗之名气,董奉似乎就显得名不经传了。但现在,我们常用“杏林春暖”来形容医生水平之高超。“杏林”一词就源于董奉。

历史上的董奉,少年学医,信奉道教,医术高超而不求名利。对于穷苦的病患,他不收取其治疗费用,只要求其在治愈后往山中种植杏树。重症五颗,轻症一颗,久而久之,“杏林”一词也逐渐传开,世人也常用它来赞叹医术高超之医生。历史上的董奉有过仕途经历,但或许是信奉道教的缘故,没多久就选择归隐山林。历史上也有很多神话故事与董奉有关,槐镇龙田村境内有董奉山,原名福山,后人为纪念他而特地改了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