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版《想见你》不及预期?导演黄天仁有话说…
电影版《想见你》不及预期?导演黄天仁有话说…
我觉得对于悬疑奇幻类作品来说,BUG是无可避免的。穿越的法则也好、设定也罢,都是创作者想象出来的。带点缺憾的故事,余味反而更绵长。
《想见你》里经常会出现“你中有我”的角色设定,我经常用比例来和演员打比方,“这场戏的黄雨萱,我希望你能表现出10%的陈韵如+90%的黄雨萱。”
如果故事的设定足够新颖,但基底不够扎实的话,说不定我也会接下来拍一拍。我相信只要时间充裕,故事的基底可以不断填充,但是新颖的设定往往错过就不再。
对于《想见你》的观众来说,凤南小队的故事是疫情的开始,也是结束。这三年里,观众困囿于疫情,深感恍若隔世;凤南小队的故事也在制作团队的孵化中,结出了新果。
电影《想见你》是对三年前黄雨萱(柯佳嬿 饰)和李子维(许光汉 饰)未完故事的延续,也是对剧迷们的一次回馈。从观众反馈来看,电影确实让情怀粉满意,也让没看过剧的路人观众在圣诞节之际嗑了一把糖。
从票房成绩来看,电影《想见你》自去年12月23日在内地开启点映后,票房成绩一路上扬。截至2023年1月4日21点,电影《想见你》的总票房已达2.79亿元人民币,在当下疫情迭起、影院营业数量下降的大环境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但剧版的极大成功,抬高了观众对电影的期待。影片上映后,关于故事时间点择选是否合理,与原剧的衔接关系是否恰当,以及故事淡化的宿命感等问题,成为了争议的焦点。
为一解困惑,影视独舌独家对话了电影《想见你》的导演黄天仁,听他聊了聊电影的创作故事,也得到了导演对关键争议的回应。
剧影联动,希望给剧迷一个完整交待
问:电影《想见你》的缘起是什么?导演接到拍摄邀约后有什么感受?
答:电影还是缘起于观众对剧版《想见你》的喜爱。三凤制作是剧版的出品公司,剧集播完没多久,他们就提出了制作电影版的想法,大家都希望能给剧迷朋友们一个圆满的交代。因为我对《想见你》的风格、内容和演员都比较熟悉,制片公司也觉得只有原班人马才能拍出剧版的味道,就继续由我来参与电影版的制作、拍摄。
坦白讲,刚接到邀约时我的压力很大。我一方面很感谢观众对剧集的喜爱,另一方面也忧心于如何让电影满足大家的期待。我和制片公司就影片的定位和方向讨论了很久,是要拍前传还是拍后传?是要拍某一个人的故事还是继续在凤南小队(陈韵如、李子维、莫俊杰三人组)的群像里抓共鸣?经过无数次的讨论,我们最终决定以剧版最后五分钟的彩蛋为基础,对剧版的故事做出推翻、重建和延伸。
剧版的主要时间节点是1998年和2010年,剧中所有的穿越都以李子维和莫俊杰(施柏宇 饰)送给陈韵如(柯佳嬿 饰)的《Last Dance》的磁带为纽带。但在故事结尾,为了避免悲剧,凤南小队把磁带烧掉了,剧版的时间线相当于被重置了,因此彩蛋里才会出现17岁的黄雨萱为27岁的李子维庆生的桥段。电影版的故事延续了时空重置的思路,以2014年为时空节点,为观众讲述了在全新的时空场景下,黄雨萱和李子维从相遇、分离,再到互相拯救的故事。
问:电影《想见你》的目标观众是以剧迷为主要群体吗?
答:可以这么说,因为在剧版里,黄雨萱和李子维的故事其实被清零了,并不算真正的Happy Ending。我们希望在电影里能给观众一个足够圆满的结局,为了保护好他们在电影中的爱情线,我们也没有把新的时间节点设置得太靠前。
当然我们也希望能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所以也会花心思营造恋爱氛围的甜蜜感,让观众嗑到糖。
问:对于剧影联动的彩蛋,您具体是怎么设计、构想的?
答: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电影开头的一处设计:李子维和黄雨萱在梦境中的相遇。因为梦,李子维记住了那个让他怦然心动的雨中背影,黄雨萱记下了《Last Dance》的旋律和尚未谋面的李子维。
对于看过剧的观众而言,李子维和黄雨萱对彼此的记忆可以说是一处联动彩蛋。就像弗洛伊德所强调的“潜意识”一样,就算剧里的时间线被重置了,黄雨萱和李子维的潜意识里也还是会留有碎片记忆。
对于没看过剧的观众来说,我们希望能通过这处设置,呈现出黄雨萱和李子维之间的“命定感”,进而让观众get到——命中注定会相遇、相爱的人,不论如何都不会错过。
片中也保留了剧中李子维和黄雨萱的各种小习惯,比如李子维的爱甜嗜酸、黄雨萱爱闹小脾气等。我们希望这些细节既能满足剧迷们的期待,也能帮助没看过剧的观众快速建立起对人物的信念感。
问:金世佳饰演的杨皓是电影中的新角色,这是在筹备阶段就已经计划好要加进去的吗?杨皓对于陈韵如来说有什么意义?
答:是的,杨皓是在剧本的筹备阶段就已经确定要加进去的了。我注意到有观众留言问:杨皓是不是和剧里的反派谢芝齐类似的角色,其实完全不是。可能预告片把杨皓的想象营造得有些神秘,实际上我们对他的设定是:杨皓是给陈韵如带来新的希望的人。
同时杨皓的存在也成了故事发展的动因:他给陷入深度昏迷的陈韵如听磁带的举动,导致陈韵如穿越到2014年的黄雨萱身上。杨皓是让陈韵如作出牺牲自己这一决定的关键人物:陈韵如要成全所有人,这其中就包括杨皓。
观众在看片时会天然地进入上帝视角,但具体到片中的每个人物,他们的视野其实都是有限的。比如陈韵如,身在2017年的她因为意外流产而变成植物人,又在杨皓的促使下突然穿越回2014年,心情一定很无措。但好在陈韵如性格沉稳,所以并没有露出太多马脚。
在回到2014年的过程中,陈韵如并不知道未来具体会发生什么,她能确认的只有两件事:一件是来自2017年的黄雨萱所预言的未来,李子维将会在两天后意外身亡;另一件是自己在未来即将因为意外流产而变成植物人。陈韵如也很想改变未来,所以她才会向黄雨萱提问:“我能问你关于未来的事吗?”
当她确认了未来大家即将经历的悲剧之后,她的心里已经萌生出用牺牲自己来打破循环的念头了。如果说李子维和黄雨萱的穿越是出于拯救爱人的执念,那么陈韵如的穿越则是为了解除因循环而生的种种悲剧,比如黄、李二人的死别之痛、杨皓的丧妻之痛、莫俊杰的丧友之痛。
在陈韵如的认知里,只要自己在2014年消失了,她就不会在2015年遇到杨皓、不会有变成植物人、经历穿越等后续事件。观众能感受到,电影里的陈韵如和剧里是不同的,剧里的她是因为厌恶自己才一心求死,而在电影里则是出于舍己为人的善意。就像陈韵如反复重复的一句话:“你们相信我,只要2014年的我不存在了,大家就都不用痛苦了。”
电影的奇幻设定更为综合,既有剧中“莫比乌斯”的循环概念,又叠加了双时空并进的全新脑洞,强化了故事的戏剧冲突。想要打破死局的陈韵如偏偏成了它的制造者,这种宿命感也让新的故事更为引人入胜。
奇幻设定,有延续也有创新
问:片中的李子维和黄雨萱是经历了多轮穿越吗?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长里既要呈现出穿越又要把控双时空设定,会担心出现逻辑BUG吗?
答:是的,因为电影的时长有限,所以我们不可能像剧里一样,把他们每次的穿越过程都铺开呈现。
我们有三个关于多轮穿越的提示点:一是具有全知视角的王诠胜在黑板上画出的时间轴中,出现在2014年节点处的无限符号“♾”,象征着李子维、黄雨萱和陈韵如的多次穿越;二是李子维说的一句台词“我不希望看着雨萱一次次经历痛苦和折磨了”;三是片中对即将跌下楼的2014年陈韵如本体的面部特写,观众如果仔细看的话会发现,演员的面部表情明显愣了一下,这其实是在告诉观众黄雨萱又穿回来了。
我觉得对于悬疑奇幻类作品来说,BUG是无可避免的。穿越的法则也好、设定也罢,都是创作者想象出来的,我能做的只有尽量把戏里的世界观一点点填满,我不希望为了填漏洞而给故事加上很多无关紧要的框架。带点缺憾的故事,余味反而更绵长。
问:在电影中,除了循环穿越,还有双时空的新设定,对此您都做了哪些设计?
答:为了让观众能更好地接受双时空的新设定,我们在影片的开头就埋下了几处比较隐晦的伏笔。
一处是黄雨萱和李子维在餐厅吃饭的戏份里,他们虽然在一来一回地对话,但观众如果仔细看会发现,他们的座位上方有一块玻璃,在玻璃的倒影中只有黄雨萱一个人,没有李子维。
另一处是黄雨萱和李子维在洗手间里对话的戏份里,黄雨萱的镜头都是对着演员本人实拍的,但李子维的镜头我们拍的都是镜子里的倒影,这是一实一虚的暗示。同时,观众如果仔细看的话会发现,镜子里的李子维虽然拿着一只黑色牙刷在刷牙,但在镜子前的杯子里还放着一只黑色牙刷,这也是一处提示。
还有一处是黄雨萱在阳台上给李子维发信息,李子维却没有看手机,只是伏在案头画着黄雨萱的背影。这也在暗示观众,他们其实身处在不同的时空里。
这些细节点在剧本阶段就已经设计好了,我觉得需要在开局就埋下一些双时空的伏笔,这样观众才不会在后面觉得突兀。黄雨萱和李子维或许会在同个时间出现在同一地点,但他们却因为不在一个时空而见不到面,我们希望通过看似相交实则平行的观感,来让观众体会到他们之间的虐恋情深,我也很期待能有观众发现这些小设计。
对于这类以悬疑为主元素的作品,我希望呈现出来的效果是准确的,这就需要提前敲定好所有细节工作。当然在拍摄现场我也有临时起意的时候,但多数是在演员的表演和镜头的拍摄方式上,很少对伏笔、道具等设定作出调整。
电影更复杂,对演员的要求也更高
问:时隔两年,与柯佳嬿、许光汉和施柏宇再度合作,您有什么不同的体会?
答:合作下来一定是更默契的,他们每次都会带给我新的惊喜。这次拍摄电影版,我一方面觉得好像回到了两年前,就像佳嬿也打趣说“这部戏怎么有阴魂不散的感觉?”另一方面能明显地感觉出他们对于人物的理解都更深入了,对剧本也更烂熟于心。面对片中的穿越循环和多时空设定,光汉和佳嬿都能很好地消化,不用我去过多干预,我只要稍微点一下需要的人物状态,他们都能很快在表演里给到反馈。
对于表演来说,我觉得最难的是2014年李子维、黄雨萱、陈韵如、莫俊杰四人同框的那场戏,对佳嬿的考验尤其大。看过片的观众会知道,在这个桥段里,陈韵如和黄雨萱的灵魂其实是置换了的,陈韵如的身体里是2017年穿越回去的黄雨萱,黄雨萱的皮囊下其实是2017年的陈韵如。
同时,我们也不想让观众过早察觉到陈韵如也参与了穿越,所以佳嬿在演的时候就要把“度”拿捏得非常准,既要让观众看出此时的黄雨萱不大正常,又不能完全让观众识破她其实已经变成了陈韵如。
《想见你》里经常会出现“你中有我”的角色设定,为了把这个抽象的概念具像化,我经常用比例来和演员打比方。拍摄这场戏时我就和佳嬿讲,“这场戏的黄雨萱,我希望你能表现出10%的陈韵如+90%的黄雨萱。”
包括光汉也是这样,大家都知道,剧里对王诠胜的着墨不多,但在电影里是专门有一部分篇幅留给王诠胜的,怎么样把王诠胜的阴柔细腻和李子维的阳光大条有机地融合起来,是对他的挑战。既要揣摩分寸,又要快速给出反应,他们经常会被我搞得很崩溃。
饰演莫俊杰的施柏宇也是一样,在电影里,他和陈韵如的故事是偏向HE的开放式结局,既希望能回馈剧迷,又想让故事更有余味。我看到有观众留言说觉得小天使莫俊杰在片中的戏份比较少,这一点我也比较遗憾,因为莫俊杰没有参与穿越的条件,加上电影的时长有限,所以戏份就显得少了些。
问:李子维、王诠胜、黄雨萱、陈韵如四人在废弃大楼的高潮戏份是怎么拍摄的?
答:这段戏我们拍了三天,因为是夜戏,大家每天从天黑开始拍,拍到天亮收工。这场戏比较难的点还是在演员的表演。
虽然角色有四个,但演员只有佳嬿和光汉两个人。他们需要配合固定的景别,在演完一个人物之后就要马上换装,然后快速进入另一个角色。这就需要他们把每个人物的状态都掰得很清楚:李子维和黄雨萱都想拯救死去的爱人,而陈韵如和王诠胜则是想用不同的方式打破循环死局。好在这段戏里的人物情绪都比较满,他们还不至于在“配比”上那么纠结。
问:有观众反馈,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约在废弃大楼,如果大家都不去的话,悲剧不就可以化解了吗?对此您怎么解释?
答: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点:废弃大楼是他们每个人都必然要去的地方,是循环一定会发生的场所。
我们在前面说过,片中的人物都没有上帝视角,他们只能根据自己已知的条件作决定。在陈韵如的认知里,既然李子维死在了废弃大楼,那么一旦解救过程发生变故,黄雨萱就一定会找过去,因为这是黄雨萱心里唯一确定的地点。陈韵如从一开始就把目标定好了:把黄雨萱引出来,以便杀死自己在2014年的本体。所以她才会和王诠胜、李子维约在这里。
观众也能看到,黄雨萱发现李子维跑了以后,下意识地说了句:“他们该不会去那个地方了吧?”然后拔腿就往废弃大楼跑,没有任何犹豫。李子维的去世对她打击太大了,除了上一世让她和李子维死别的废弃大楼,她想不到其他地方。
而在李子维和王诠胜这边,因为见面地点是陈韵如定的,他们只有被动接受。在2017年李子维的时空里,黄雨萱也是在2014年死在了废弃大楼。所以观众能看到,穿越到王诠胜身上的李子维对废弃大楼是有印象的,他看到陈韵如的邀约短信后也是下意识说:“陈韵如怎么会约在那里?”
李子维的视野也是有限的,他虽然知道废弃大楼会出事,但他不知道这一切的动因始于陈韵如。李子维一心只想和陈韵如商量如何共同破解死局,几乎没有对她设过防。
问:《想见你》算是近两年剧影联动比较成功的项目了,对您来说,拍摄电视剧和电影的区别是什么?
答:我觉得区别在于叙事的方式和节奏。电视剧的时间比较充足,我们有充分的时间来铺垫故事、塑造人物。电影的时间则比较有限,我要把注意力放在重点情节上,而非前期铺垫。电视剧更多侧重于故事的完整度,电影需要让观众领会创作者的意图,自行捕捉可以激发想象的情节点。
或许可以用18世纪的美学家莱辛,在《拉奥孔·论诗与画的界限》提出的观点来做类比。电视剧就好比是诗歌,它能完整、清楚、有条理地把一个故事从头讲到尾,创作者要做的是让观众理解我们抛出的每个情节点,观众照单全收就好。而电影就好比是一幅画,观众也是创作中的一个环节,他们需要通过创作者给到的“包孕性顷刻”自行联想,只有观众完成了脑补想象,电影的创作过程才算真正结束。
佳嬿在采访里提到,电影最初的版本有三个小时,对此我也想补充说明下。三小时的初版其实只是简单地把素材拼接在一起而已。在后来的精剪中,我们也没有删掉情节,只是在加快故事的行进节奏,后来加上对片长的整体考量,才做出了如今观众看到的107分钟的版本。
如果观众想看更多被精剪掉的素材,我们也可以和宣传团队沟通,看能否以彩蛋的形式放出来。毕竟电影是《想见你》故事的大结局,我们不希望让观众心存遗憾。
创作者要敢听差评、敢迈步子
问:对于电影《想见你》的一些负面评价,您怎么看?
答:其实我看负面评价还蛮多的,我之所以开豆瓣,也是想看看观众对我作品吐槽的点都是什么。对于影视作品,我一直认为没有绝对的评价标准,创作这件事也不该受困于思维定式。
创作者不能总把自己锁在小天地里,还是要听一听不同的声音,要知道观众在意的点是什么,了解观众觉得有问题的地方是什么,才能在接下来的创作中作出更全面的考量。
像一些观众觉得《想见你》的电影水准不及电视剧,我觉得这没什么好回避的。观众之所以会说出这样的评价,还是因为我们在有些地方上处理得不够妥帖。出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给你指出来问题所在,你却只会掩耳盗铃。
问:关注到您导演的作品都有比较新颖的设定,什么样的故事会更容易激起您的创作欲望?
答:我其实更偏爱现实题材的故事,但我希望故事要有比较新颖的设定,而不是对现实的白描或泛谈。
《荼靡》中对于女性困境的展示也好,《想见你》中对于不同性格人群的关照也罢,这些故事的底色其实都来自于对现实的提炼,只有真正扎根在现实土壤中的内容才会唤起观众的共鸣。至于新颖设定,对我个人而言可能会更容易激发我的创作欲。我相信每位创作者都想不断拓宽自己的边界,不断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好奇心往往是驱动力,我不希望自己的作品一成不变。
我自己也很喜欢悬疑类作品,但不论是剧集还是电影,悬疑只是故事中的一个元素,是牵引观众的钩子,空有悬疑外壳的作品很有可能失真。像是近两年的《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就把悬疑元素和故事内容融合得很好,对于这样的故事我也很有挑战的欲望。
当然,如果故事的设定足够新颖,但基底不够扎实的话,说不定我也会接下来拍一拍。我相信只要时间充裕,故事的基底可以不断填充,但是新颖的设定往往错过就不再,怎么样让新颖的设定和现实故事更熨贴,是我乐于耕耘的重点。拍戏这么多年,我一直习惯提前三四个月就进组准备,如果我碰到了带有足够精彩设定的剧本,我很愿意更早一些就进组准备。
问:您未来的工作重心是在台湾还是在内地?
答:还是具体看哪里找到我的故事更能打动我吧,只要是好的剧本都愿意拍一拍,地域不是影响我选戏的标准。我在内地也拍了一些网剧,比如《温暖的弦》《陌生的恋人》,还有已经进入后期制作阶段的《三分野》,它们都激起了我充沛的创作欲。
我希望自己能不断尝试新的创作思路和方式,尽量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我相信每个热爱影视行业的创作者都有一些小野心,与其墨守成规、敝帚自珍,我更乐于不断地尝试、挑战。
【文/弈辰】
-
- 《美好生活》抛开剧情不说,42岁的李小冉简直白到发光!
-
2024-06-01 06:56:17
-
- 《三体》《流浪地球》之后,刘慈欣再出神作,太燃了!
-
2024-06-01 06:54:02
-
- 《不思议迷宫》蒸汽之都通关指南 怪物难点解析
-
2024-06-01 06:51:47
-
- 《英雄联盟》更新:雪原双子技能介绍 玉剑传说与西部魔影新皮肤
-
2024-06-01 06:49:32
-
- 女孩都喜欢聊什么话题,找对话题不冷场
-
2024-05-26 10:28:45
-
- 哪些看似没人追,其实暗恋的人一堆的女生
-
2024-05-26 10:26:30
-
- 高情商恋爱的聊天技巧?恋爱有哪些高情商聊天技巧?
-
2024-05-26 10:24:15
-
- 分裂症状情感障碍
-
2024-05-26 10:22:01
-
- 成人依赖型情感障碍症状
-
2024-05-26 10:19:46
-
- 性格不合在一起很累,该分手还是继续
-
2024-05-26 10:17:31
-
- 为什么有些女生给人留下高冷的印象?
-
2024-05-26 10:15:16
-
- 为什么我有车有房还是找不到女朋友
-
2024-05-26 10:13:01
-
- 双相情感障碍躁动时的表现症状
-
2024-05-26 10:10:47
-
- 双相情感障碍基本症状不包括
-
2024-05-26 10:08:32
-
- 怎样约女孩出来吃饭,这3个方法,让她无法拒绝
-
2024-05-26 01:48:43
-
- 遇到内向害羞型女生怎么追?
-
2024-05-26 01:46:28
-
- 学会这3种聊天技巧,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女朋友了
-
2024-05-26 01:44:14
-
- 我女朋友不粘人也不主动给我发信息,该怎么办
-
2024-05-26 01:41:59
-
- 失恋情感障碍的症状
-
2024-05-26 01:39:44
-
- 如何在约会中肢体接触,才能让女生不抗拒
-
2024-05-26 01:3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