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生活 > 正文

​国产片这是跟他多大的仇啊

2023-12-23 09:32 来源:故事志 点击:

国产片这是跟他多大的仇啊

年终了。

总结今年国产片的一个高频词,那就是——

复仇。

大家好像都得咬牙切齿,怨气冲天。

《消失的她》,倪妮向谋财害命的渣男复仇。

《鹦鹉杀》周冬雨向骗走积蓄的 " 网恋男友 " 复仇。

《拯救嫌疑人》《涉过愤怒的海》惠英红和黄渤都是向杀害女儿的凶手复仇。

惠英红几乎成了复仇专业户,紧接着的《瞒天过海》里她又得向杀害丈夫的议员之子复仇。

国产片里复仇这把火,是越烧越旺了。

你会发现,今年放眼望去实在是缺少一些诙谐、轻盈的电影,进电影院仿佛全是充满戾气的社会版面。

为什么这么热衷复仇?

好吧,其实 Sir 一点也不反对复仇题材。

只是感觉这国产片的复仇——

雷声太大,雨点太小。

先说一个断论:

国产复仇片这一波火起来,是跟韩国电影那借的火。

你可能不服了。

凭什么一定是韩国?

听 Sir 慢慢说来。

首先,目前的国产电影受哪里的影响最大?

排除欧洲和冷门产地的文艺片,这绝不是国产商业片会效仿的对象。

好莱坞的地位当然不可动摇。

但好莱坞的制作和特效,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模仿的。

而美国流行的议题放到中国也大概率水土不服,《瞬息全宇宙》的少数族裔话题,《芭比》依托于芭比娃娃的 ip,在中国显然算不上一个国民玩具。

那再看日本?

日式风格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小清新、温情和热血。

国产银幕也有尝试,但票房表现都平平。

岩井俊二的《你好,之华》,《入殓师》导演泷田洋二郎《我爸没说的那件事》,改编自同名日本电影的青春片《五个扑水的少年》。

以及和日本八竿子打不着,却有很多人反映感觉有点日式小清新,故事有点像《入殓师》的《不虚此行》。

看海报的风格都很统一:

色调清淡,好像都调低了饱和度。

排除法,最后剩下的,只有韩国。

事实上韩国电影也是国产改编电影的首选。

今年《拯救嫌疑人》翻拍的《七天》,《无价之宝》翻拍的《担保》,《请别相信她》翻拍的同名韩国电影,《照明商店》改编自同名韩国漫画。

即将上映的《动物园里有什么?》改编自《秘密动物园》。

为什么首选韩国片来改编?

这几年韩国电影大爆发,好莱坞和日本则比较萎靡不振;

韩国卖座的电影,基本不靠特效(韩国也想在科幻片领域取得突破,奈何拍一部扑一部),可复制性强,没有技术壁垒;

还有,口味匹配。

如果日本电影是口味清淡的茶泡饭的话,那么韩国电影就像是热辣浓烈的火鸡面,各种劲爆的题材,更容易煽动观众情绪。

别的不说,光是一部《杀人回忆》。

就影响了多少国产犯罪片。

△ 《暴雪将至》《黑出有什么》《东北偏北》

当然。

韩国电影的成功,也来自于对港产片和好莱坞的借鉴。

将那些被验证过行之有效的商业片手法,模仿过来,本土化改造,乃至实现弯道超车。

《寄生虫》就因为臻于完美的类型片技巧,拿下了金棕榈和奥斯卡金像奖。

所以 Sir 合理地推测,国产复仇片也算是一股 " 韩流 "。

因为复仇,几乎是韩国电影最大的主题。

艺术片导演比较先锋的探索,爱拍复仇。

金基德的《撒玛利亚女孩》《圣殇》。

李沧东的《燃烧》。

朴赞郁干脆拍了复仇三部曲:《老男孩》《我要复仇》《亲切的金子》。

再说商业片领域,复仇题材也是遍地开花。

《女警》《暗杀》《特工》《恐怖直播》《追击者》……

就连现在的韩剧,也早就不像以前那样喜欢谈恋爱了。

清一色都是在讲复仇:宋仲基《财阀家的小儿子》,宋慧乔《黑暗荣耀》,还有全员疯批的《顶楼》……

不仅韩国人爱看。

这些剧在中国同样也很火。

国产片当然不是为了效仿韩国电影。

而是当韩国电影大规模验证了复仇题材的行之有效时,国产片再也坐不住了。

你会发现。

今天 " 复仇 " 两个字,成了网络的一大爽点,成了宣传 slogan。

打开社交平台,各类影视剧版块——

铺天盖地充斥着 # 复仇 ## 爽剧 # 文案。

观众爱看什么,就投拍什么。

于是,一批大尺度的复仇爽片纷纷上映。

《消失的她》让国内电影市场久旱逢甘霖,带动了疫情后首个暑期档的火热。

也开拓出一种与大尺度韩式复仇不同的国产复仇模式:

社会话题,反转叙事,爽剧套路。

敏感的社会议题在上映前就引起广泛的讨论与关注。

快感密集的反转设置保证了大部分观众的观看体验,以暴制暴的复仇结局完美切中社会情绪。

一部电影。

观众促进了社交、放松了心情、抒发了情绪。

片方得到了票房与热度。

不难看出,电影创作逻辑已经悄然变化:

从打磨一个故事,到贴紧一种情绪。

从创作者的自我表达,到为观众量身定制。

面对情绪上嗷嗷待哺的受众群体。

把复仇这一自带爽感、反转和冲击力的桥段设计,摆上台面最显眼的位置。

比如,电影《瞒天过海》尚未上映前。

短视频宣传片段里,几乎直接将影片结局放出——

无权无势的普通女性为家人复仇反杀树大根深的议员之子。

一刀毙命。

鲜血直流。

因为创作者清楚。

无比正当的同仇敌忾 + 现实难有的阶层逆袭,这种为观众量身打造的桥段一定可以成为 " 爆款 ",吸引到票房。

所以实际上,国产复仇更像一场流量游戏。

用量身定制的 " 爽 " 争抢到观众的注意力。

但在生产出一波波短视频和热搜后,往往就消失于无形。

可能有人会说:

商业片照顾观众的感受,追逐爆点和爽点,从好莱坞到宝莱坞,从新大陆到次大陆,都是同一款道理,无可厚非啊。

我们读武侠小说,看类型电影,很多时候,不就是为了那份痛快吗?

但同样是复仇爽片。

国产复仇为什么总是看起来那么拧巴。

国产复仇与韩式复仇,差距在哪里?

差距在于大环境和背景。

韩国复仇题材作品发展至今,虽然有其套路的问题。

但伤痕累累的历史、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和压抑绝望的现代社会滋养着韩国的 " 恨 " 文化。

韩国学者金烈圭在《恨脉怨流》中写:

恨是远东三国即韩国、中国和日本通用的汉字,但就其使用的多样性、语义的涵盖面以及它与各自的生活、文化的关系而言,中国与日本都无法与韩国相比 …… 韩国人是真正的‘怨恨人’。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容易感受悲伤,更容易怀恨在心。

所以韩式复仇的主人公都是一个个普通人。

换言之,在韩国每一个普通人都可能被逼疯、被欺辱,被义无反顾地走上复仇路。

《黑暗荣耀》的编剧金恩淑在记者会上表示:

有钱无罪,没钱有罪,这就是韩国现实。剧中文东恩这样的孩子们,确实在现实中没有有钱的父母和富裕的家庭背景加持,所以我想给他们助威撑腰。

韩式复仇更像是一场被压迫者迫不得已的反抗,凶猛而真实,给社会现实当头一棒。

像金福南高高举起的镰刀,西珍妈妈的哭喊。

他们复仇的刀。

指向的是社会秩序的崩塌与公共权力的消失。

韩国国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崔向燮提到:

人们对于社会公平、社会正义迟迟未能到位的现实积怨已久,这就是 " 黑暗英雄复仇剧 " 受追捧的社会背景。

但是。

当国产片选择复仇时,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什么?

举个例子,《拯救嫌疑人》。

故事设定中,由于各事件交错纵横,每一个角色都背负着善恶的双重性。

在原作《七天》中,刘智妍(金允珍饰)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已经清楚地知道绑架女儿的凶手就是自己的辩护人。

但为了女儿得救,为辩护人开脱,她是看着关键证人中毒而束手旁观。

普通人,滑向善与恶的任何一方,都不过一步之遥。

有这个设计,两位母亲的对手戏便看点十足,一位是痛失爱女、决意手刃罪犯复仇的母亲,一位是女儿生死未定、不得不协助罪犯脱罪的母亲。

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犹豫,都包含着种种复杂的情绪和挣扎。

但国产的改编,几乎将这种人性善恶的摆动全部舍弃了。

陈智琪(张小斐饰)成了同样受罪犯蒙蔽的无辜者,她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怒斥邪恶、不公、伸张正义。

甚至,为了凸显主角的这种正义性。

凶手也从一个前科累累的暴力毒贩变成了双重性格的宠物店员。

善良、老实、备受周围人夸赞,只有在无人的角落才会勒住宠物狗的脖子,露出凶狠的一面。

看似没有毛病。

但这样一个日常少见的,可以深挖的双重性格,却出现了因为犯案后的慌张留下关键证据的剧情设定。

这个创新的人设,似乎只是服务于反转的工具人。

想要大尺度的类型化,又无法真正地暴力、无法展现主人公的阴暗面。

想要现实主义议题,却只能存在于东南亚的 " 现实 " 里。

也就是说。

国产复仇片,更看重复仇题材的 "爽感"。

而不在乎复仇的对象。

更对深层的结构性不公,只能选择绕道而行。

于是。

你看到国产复仇片在猛烈的复仇。

但没有任何一个要害被刺中。

更像是一场精神的足底按摩,用力了,痛了,然后感觉好像就舒服点了,心里的压力得到了释放。

但走出影院却好像什么也记不住。

脑子里只留下,宣泄后的空虚无力。

在通过影视作品获取 " 爽 " 的过程中,幻想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弗洛伊德在《创作家与白日梦》一书中提到,幻想的动力就是未得到满足的愿望。

某种层面上,观众在银幕前的每一次幻想就是一个愿望的履行,银幕上的 " 黑暗英雄 " 是观众的自我投射。

生活里不敢反击、忍气吞声的打工人,只能通过银幕上的复仇幻想宣泄一番。

复仇爽片的盛行,一方面是备受压抑的社会情绪,而另一方面是未被满足的现实。

复仇题材的大火,呼应着一个压抑的当下。

所以 Sir 绝不是全面抹杀当下的国产复仇片。

在内卷和压抑下,从银幕上获得爽感与轻松是无可厚非的精神需求。

Sir 想说的,是泛滥的复仇题材下影视创作的同质化与审美降级。

市场看似日趋火爆,瓶子越来越多,但酒水都成了一个味道。

" 产品 " 思维将电影打造成类型化、模式化的现代工业化商品。

中国电影过去十几年,通过市场拓展,培养出了一批愿意看中国电影,为影视创作买票的观众群体。

可如今,这个群体肉眼可见。

正在快速流失。

复仇爽片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观众 " 不幸福 " 的权利。

那些以时间沉淀成的美感,以痛苦铸造出的悲剧,还有谁会去欣赏?

长此以往,将没有电影的弧光,情感的隽永。

能被记住只有一个又一个的情绪 cut。

以及被这些情绪茧房喂养出来的——

毫无耐心的受众。

我们并非没有好的复仇故事。

比如《漫长的季节》,沈墨在无尽的悲凉上绽放出的恶之花。

比如《菊豆》,一袭染池红布,菊豆向吃人的父权决绝又无力的报复。

哪怕是近期的《涉过愤怒的海》,也算从一众复仇片中脱颖而出。

错的不是 " 复仇 " 这个主题。

而是太着急的市场罢了。

当 " 复仇 " 这一风口过去。

剩下的是一地狼藉。

而下一个被资本所青睐的类型,又在哪里?

但下一批还愿意看电影的观众,还能在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好蓝莓怀蓝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