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历史 > 正文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历史典故,涉及哪些历史牛人呢?

2024-10-18 16:27 来源:故事志 点击: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历史典故,涉及哪些历史牛人呢?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源于东晋时期的一句谚语。它常常被拿来形容一种并非自己亲手所为,但最后的悲惨结果却是自己间接导致的情况。

谚语中的"我"是东晋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王导。出身于大名鼎鼎的"琅琊王氏",从小便受到了非常良好的教育,也凭借家族的势力结交了当时的琅琊王司马睿,并辅佐他当了东晋的开国之君。

王导有个很能领兵的堂兄——王敦。出身琅琊王氏,曾与王导一同协助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成为当时权臣,但一直有夺权之心,最后亦因而发动政变,史称王敦之乱。

而被王导间接害死的"伯仁",则是当时的一位名士,名叫周顗。虽然比不上王导,但周顗也出身名门,其父是安东将军周浚,他本人则"少有重名,神采秀彻"。周顗性格清高,不慕名利,很有晋朝流行的道家风骨,也曾经拒绝过朝廷的征召,不过最终,他还是被司马睿征辟,并从祭酒做到了尚书左仆射。

周顗

时代背景:

分析这个谚语,就要先知道这句谚语的背景,司马家篡夺曹魏政权的第二代皇帝时期(傻子皇帝司马衷),西晋就爆发了内部的"八王之乱",司马家骨肉相残,杀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自相残杀,实力大减的时候,外围的少数民族纷纷趁机壮大,最后,匈奴人刘渊一举攻灭西晋。司马家的一个王爷——司马睿,随着北方的世族南迁。在南方几个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建起了东晋朝廷。尤其是王导王敦为代表的王家,对司马睿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司马睿做了皇帝,王导内掌朝政,王敦外握兵权。当时世人都说"王与马共天下"

王导是个对名利比较淡薄的人,但王敦则不然,对权势很在意。司马睿的江山都是靠王家建立的,王敦有了不臣之心,加上他掌握兵权,并且驻扎在外,对皇权造成了很大威胁。在司马睿对其防备后,他更是因此被惹怒,宣布起兵。听说自己的哥哥做出忤逆之事,王导十分惊慌,连忙前往司马睿处谢罪。

王导带领着王家有权势的人在皇宫殿外跪地请罪,正赶上周顗进殿面圣,于是,王导连忙对其恳求道:"伯仁,以百口累卿!"意即是说,我们全家上下一百余人的性命就靠你了,希望你去向陛下求情。不过,周顗没有任何回应,开也不看地径直入了大殿。

等周顗见到皇帝,直言王导是个忠诚的臣子,为王导说尽了好话,司马睿最终采纳了他的意见。周顗喜欢喝酒,在宫里喝醉了才出来

等到他出来时,已是满身酒气,王导急忙上前询问,周顗却并不理睬,而是醉如烂泥、满嘴说着"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今年杀叛军贼子,换个个斗大金印带在身上(系肘,应该是说放到衣袖里,古人的长袖里一般有个兜,用来装东西)。

王导认为周顗对自己的恳求不管不顾,于是怀恨在心。其实,周顗出去后到了家,又连忙写了一篇奏折,词语恳切,替王导他们求情。王导不知道(周顗)是救自己,反而非常恨他。

后来,王敦率领大军攻入东晋首都建康,掌握了朝政大权,他询问王导:"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就是说,像周顗这样有才能有声望的人,应该毫无疑问封为三司这样的大官吧。而王导想起之前周顗的不管不顾,便一言不发。

王敦以为弟弟是在表示他们才能不足,于是便问道:"若不三司,便应令仆邪?"结果,王导还是一言不发,王敦以为弟弟是在表示,这二人不能为其所用,便留下一句"若不尔,正当诛尔",便将周顗逮捕杀害。

后来,王导在浏览以往奏折时,发现了周顗为其求情的奏章。原来,虽然周顗对其不理不睬,但在皇帝面前却极力为其辩护。这才恍然大悟,追悔莫及。

痛哭流涕的王导也只能发出千古一叹: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现在的人可能不理解:周伯仁有意救王导,为什么要故作高冷,还因此丢了性命?其实这正是周伯仁至情至性的表现,正所谓"惘论世人,只求本心"

伯仁视王导为知己:我本自愿救你。你一张口,反变了味。既亵渎友谊,更质疑我人格。

我救我的就好,是从我本心出发,也不需要你知道来感激我。从王导后来的表现看,他确实愧对这份友谊。

所谓的魏晋风骨,大概就是周伯仁一类的人。他们率真任诞,自然旷达,风流自赏,一心追求内心的富足,成为独树一帜的精神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