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历史 > 正文

​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的北伐失败,他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

2024-05-17 10:17 来源:故事志 点击:

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的北伐失败,他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

虽然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是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的北伐失败,他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我们看现代国际政治,常常感叹欧洲国家林立,没有形成像中国一样大一统的政权。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跟秦始皇有关:他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等,促进了统一的中华文化的形成。于是,不管有多少战乱纷争,分裂的中国还是会走向统一。

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这个规律也是符合的。

当然,诸葛亮未必会用“统一的文化”来解释国家大势,但他显然看出“分裂是暂时、统一是趋势”的趋势。也就是说,如果蜀汉不去进攻、统一曹魏,曹魏就会来进攻蜀汉。东吴当然也一样。三个政权,终究是要整合的。

蜀汉最大的问题是国土面积小。虽然“五月渡庐,深入不毛”,但是对西南少数民族,只能要求他们不叛乱、不造反。要把他们纳入蜀汉政治经济文化体系之中,那太缓不济急了。蜀汉真正有效的领土,其实就是成都、汉中一带。

为什么蜀汉前期人才辈出?因为那时候局势动荡,人才流动,北方的才子可以到蜀地求职,江南的俊杰也许在许昌找到工作。

为什么蜀汉后期“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出现了人才的极度匮乏?就是因为“三国”疆界基本稳定下来了。蜀汉境内,文明开化的地盘太小,受过教育的人口太少,出现人才的基数也就少了。

不光是人才,经济、军事各方面,蜀汉都缺乏战略纵深。说得夸张一点儿,如果魏攻蜀,“一日千里”,取得大捷,蜀汉基本就是亡国了;反之如果蜀攻魏,同样是“一日千里”,曹魏也不过损失了几分之一的国土,还可以“以空间换时间”,有大把的机会反攻。

二战时日本侵略我中华,德国侵略苏联,都有类似的情况。而德国入侵奥地利,苏联入侵波兰,很简单就亡了国。这就是大国小国的区别。

另一方面,如果曹魏攻蜀汉,“先发制人”,就算不会很快占领全境,至少战火在蜀汉境内。本来地方也不大,再有一部分是战区,剩下的还能安稳生产、供应军需吗?

与其这样,不如主动出击,把战火燃烧到敌国境内,至少自己国内的生产生活可以正常进行。

再加上“曹丕篡汉,神人共怒”、“早图关中”、“以讨凶逆”之类的政治正确,蜀汉的北伐就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刘备要北伐,诸葛亮要北伐,诸葛亮死后姜维还要北伐。这不是意气用事,更不是个人情怀,而是国家形势与国家利益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