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志 > 奇闻 > 正文

​鲁迅最喜欢的《孔乙己》:看别人笑话时,自身已成笑话

2025-01-01 18:53 来源:故事志 点击:

鲁迅最喜欢的《孔乙己》:看别人笑话时,自身已成笑话

鲁迅先生总是很会讲故事,讲的都是悲剧,而且不止故事里的主角是悲剧,连同所有配角以及围观的人都成了悲剧。

而听故事的人,往往不小心就听到了“某一面”的自己,往往不小心听着听着,自己就是悲剧,听懂了是悲哀,听不懂也是悲哀。

比如他讲“血馒头”的故事,革命者夏瑜被杀,华老栓听说血馒头可以治病,就托人找关系,买到了几个血馒头,拿回家去给儿子华小栓吃了,一家人满怀期待,谢天谢地地等着华小栓奇迹般的好过来。

你要是听懂了,就会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要是懂了他们不幸在哪,不争又在哪,那么自己身上难免也会有一些那种不幸和不争。

你要是听不懂血馒头的故事,那么自己可能难免也会加入这吃血馒头的队伍中去,不期然地吃了谁的血馒头,那就真的在“被哀”与“被怒”的人群里了。

鲁迅先生讲的故事很多,他讲了一个人,可是那个人的身边,却围绕着一大堆看热闹的人。

比如写“东京杀头”的故事,一群中国人在围观呐喊,比如他讲“祥林嫂”,身边就有无数人看祥林嫂的热闹,他写阿Q,阿Q就是热闹,可是看热闹的人,又是别人的热闹。

他讲孔乙己的故事,很多人就只看到了孔乙己的“笑话”,于是,这又成了一个笑话。

还记得孔乙己吗?

在鲁镇的酒店里,穿长衣的“长衣帮”阔人去喝酒,坐着,而且会点几个小菜,而穿短衣的“短衣帮”穷人去喝酒,往往是要站着喝酒。

孔乙己是唯一的穿着长衣却站着喝酒的人,以前看,觉得这是“死要面子”,但后来发现,穿衣无错。

孔乙己是读书人,可是好吃懒做,也考不上功名秀才,所幸写得一手好字,于是便帮人抄写书本度日,可是他又懒,不愿意劳动,抄着抄着,往往书本笔墨一起“不见了”。

久而久之,便没有人找他抄书,他不得不做些偷窃之事,可是当别人说他偷书时,他说“读书人的事,能叫偷吗”,又说什么君子固穷,这是明显的强词夺理,干了错事还死不承认。

后来被打断了腿,还不知“悔改”。

美学家刘再复如此形容孔乙己: 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耻的下层知识分子。

真正的“人间失格”。

可是“孔乙己”之所以是一个悲剧,不仅仅是因为他本身的“偷窃”“无能”“好吃懒做”,我们还要把目光往他周围一看,看看那些看热闹的人。

那些没有同情心只觉得“热闹不够大”的看客,那个始终只惦记着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的酒店老板,那个“长得很傻”的小伙计,他们对于孔乙己的遭遇,只是当做热闹来看,麻木,没有人情味,冷漠,无情。

他们看孔乙己的笑话,却不懂孔乙己的悲剧,更加不懂自己的悲剧。

人喜欢热闹没错,但是喜欢看别人的热闹,这就是一个毛病。

能让自己的人生热闹起来,这是一种能力,可是自己的人生热闹不起来,就专找别人的热闹看,这就是大大的问题。

前两年“流浪大师”的事情就是一个例子,“流浪大师”拾荒为生,喜欢读书,长发凌乱,衣衫破烂,身上脏兮兮的,却往往口吐妙语,他喜欢读书,尤其喜欢历史。

很多人得知这样一位“妙人”后,纷纷围观,有人采访他,他走到哪儿,都有人拍视频,“流浪大师”被围观成一只“猴子”。

最后烦不胜烦,读书再多,也经不起这样的围观,他不得不一再声明,他不想被采访,不想被围观。

看了一段时间,大家觉得不新鲜了,没有热闹可看了,又伸长脖子等着,有人说他是“当代孔乙己”,实在是因为他是穿长衫却“落魄不堪”的人。

要我说,“孔乙己”不再是孔乙己,但围观看热闹的人,还是围观看热闹的人。

孔乙己好吃懒做,“流浪大师”只是把流浪作为生活方式而已。

“流浪大师”是知识分子,可是他和孔乙己不一样,他靠自己的双手吃饭,没有拿不正当的钱,也没有摆出读书人的架子。

可是围观的人呢?

据我所知,他们并不是理解了“流浪大师”为什么会成为流浪汉,也不是理解了为什么一个流浪汉坚持读书,他们就是见到了一个流浪汉,却在读书,而且读书可能比很多人还要多,所以他们觉得新鲜,觉得有趣,就好像在一群鸡里看见了一只鹤。

他们自己的生活无聊了,自己又没办法有趣,所以就只能自己想办法“找别人的乐子”。

就像那个《孔乙己》里面那个小伙计说的:“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

只有孔乙己来了,才能笑几声。

鲁迅先生若是见到现在这种场景,大概还是会说,是不是孔乙己不重要,重要的是看热闹的人还在。

喜欢看热闹的人有一个特点,见不得别人好,因为别人好了,就没有乐子了,有的是普天同庆,只有别人“不好”的时候,乐子才会出现。

取笑别人,看别人窘迫不堪,看别人无地自容,看别人死于非命,才有谈资,才觉得见过了不一样的世面。

只有在看热闹的时候让别人无法可说,觉得自己是见证奇迹,那才是真正的热闹。

孔乙己站在台前教那个小伙计写茴香豆的“茴”字,那个小伙计想的是“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吗?”,哎呀,孔乙己是一个讨饭一样的人,所以他的善良,都那么廉价。

这才是热闹。

似乎一个讨饭一样的人,就不配教别人什么。

孔乙己读书,却没能考取功名,就有人取笑他:孔乙己,你真的读过书吗?怎么连一个秀才都考不上?

读书是好,可是在看热闹的人眼里,读书人考不取功名,过得落魄不堪,多好的笑话啊。

而且这一幕,多么熟悉啊!

孔乙己进店,因为偷东西被打伤了,大家就笑得更开心了, “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孔乙己不理他们,热闹就没法继续,所以他们说:“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孔乙己瞪大眼睛,在那里无力地“强词夺理”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看热闹的人继续说:“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直到孔乙己面红耳赤,无地自容,他们这才心满意足,以胜利者的姿态享受着胜利的果实。

孔乙己买了茴香豆,有孩子的时候,他便一人一粒分给那些孩子。

这是孔乙己善良,可是这可没有什么热闹可看啊。

接下来,那些孩子重新看着孔乙己的盘子,孔乙己便用双手护着盘子嘴里念叨着:“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围观的人又是一阵大笑。

热闹之所以是热闹,是因为理想和现实存在差距,而人要看的就是当事人从理想的高处摔进现实的深渊。

在鲁迅先生的那个年代,现实太残酷了,所以理想特别容易掉进现实。

革命者怀着救国的理想,干着当时很多人不理解的事情,被主流势力所不容;很多人怀着高洁的理想,最后也在现实里蝇营狗苟,甚至成为普罗大众里的笑话。

孔乙己可悲吗?可悲!

孔乙己可怜吗?未必可怜。

但孔乙己身边那群看热闹的人,那群一心只想看热闹的人,他们怎么样呢?

我觉得,可恨。

作为芸芸众生里最普通的一个,我十分讨厌别人把我当成热闹来看。

我吃自己的饭,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虽然穷,但是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是我喜欢的,所以我每天都很开心。

但是一回家去,一些人知道这些事情,他们就一副“看热闹”的样子,所以我讨厌。

这些年,我见过不少“唯恐天下不乱的人”,看见别人吵架了,一大群人围观上去,劝架的没有几个,火上浇油的倒是不少。

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津津乐道。

我喜欢热闹,但是我喜欢的是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温度,我讨厌看别人的热闹,更加讨厌被当成热闹。

一个人如果需要从外面寻找热闹,就说明他内心空虚。

而一个人如果对别人的遭遇不能理解,仅仅是看热闹,那么他的麻木也可想而知。

在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当中,很好地探讨了“看热闹的人”的罪恶。

电视剧中,“精神病人”李晓明杀了不少人,可是律师王敕却在为他辩护,还有为同是“精神病人”的杀人犯陈昌辩护。

可是在不明所以的人眼里,王敕的做法无异于为虎作伥,受害者家属用大便泼在王敕的身上,王敕脸上只有惊愕。

其实王敕是想弄清楚这些杀人犯为什么要杀人,弄清楚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可是没有多少人能理解他。

换句话说,大多数人都是看热闹的不怕事大的人。

儿子李晓明杀了人,李晓明的父母被无数记者围追堵截,李晓明的妹妹被弄得不敢上学,记者想知道李晓明的父母为什么会教育出一个杀人犯儿子。

李晓明父母自己也痛苦不堪,他们跪在地上请求原谅。

被害人的家属很悲剧,可是杀人偿命,杀人者的家人也很悲剧。

但是更悲剧的是,无数人还在看他们的热闹。

据我观察,大多数能被称为热闹的存在,其实都有悲剧的因素。鲁迅先生文章的孔乙己是悲剧,阿Q也是悲剧,祥林嫂也是悲剧,甚至闰土也是。

看热闹的人,是想站在道德伦理或者常识的制高点审判别人。

可是人最应该审判的,恰是自己啊!

卡夫卡说:“你们凭什么来审判我?”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我不能审判别人,可我能够判断自己。”

《我们与恶的距离》还在探讨网络围观的善恶。

有句话说:“你们每天都在杀人,只不过杀人犯用刀子杀人,用枪杀人,而你们杀人的工具,是你们手中的笔,是你们说出来的话,是你们敲出来的字。”

这就是围观者的恶,这就是看热闹的人看出来的“悲剧”。

之前看到不少案例,一些人因为受不了网络骚扰而失去生命。

苏格拉底说,无知是一种罪恶。

这话用来形容“看热闹不怕事大”,很合理。

孔乙己死了,他是不能不死的。

而杀死他的,除了他自己,除了那个时代陈旧的观念,更有他身边那些麻木的人,他们一人一句,戳在孔乙己的伤口上,他们没有想过帮他,所以孔乙己在的时候,就热闹一下,孔乙己不在的时候,日子照样也过去了。

鲁迅的学生孙伏园曾问过鲁迅:“《呐喊》中哪一篇最好?”

鲁迅回:“《孔乙己》,所以译了外国文。”

再问:“好在何处?”

鲁迅说:“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明显。”

讽刺虽不明显,但明眼人却一读就能感受到那种浓浓的讽刺意味,到底是一群怎样的人,才能对别人的苦难熟视无睹,还能任意取笑?

到底是一群怎样的人,才能一心只热衷于看“热闹”,而没有人情味呢?

而讽刺最浓重的一笔,恰恰从看热闹的人的笑声中传递出来。

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总有那群看热闹的人的身影,他写“祥林嫂”的悲剧,这悲剧却成了别人的“笑谈”,他写阿Q的悲剧,这悲剧竟也成为看热闹的人的“笑谈”,他写杀头,还有一群人围着看。

杜牧在《阿房宫赋》里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今天,这样的看热闹的人依旧无处不在,于是,在这群看热闹的人群里,有人成了阿Q,有人成了孔乙己,有人成了闰土。

他们成了别人的热闹,别人又成了别人的热闹。

看热闹的还在,有些事情就永远是悲剧。

在《观斗》里,鲁迅说:

“我们中国人总喜欢说自己爱和平,但其实,是爱斗争的,爱看别的东西斗争,也爱看自己们斗争。”

“最普通的是斗鸡,斗蟋蟀,南方有斗黄头鸟,斗画眉鸟,北方有斗鹌鹑,一群闲人们围着呆看,还因此赌输赢。古时候有斗鱼,现在变把戏的会使跳蚤打架。看今年的《东方杂志》,才知道金华又有斗牛,不过和西班牙却两样的,西班牙是人和牛斗,我们是使牛和牛斗。”

“任他们斗争着,自己不与斗,只是看。”

喜欢看热闹的人就是这样,喜欢看别人斗,至于什么缘故,那不重要,斗得越精彩,他们越高兴。

鲁迅先生虽然从医治人肉体的医学转而学医治人灵魂的文学艺术,可是他还是医不好人灵魂的空虚,医不好他笔下的那些“看热闹的人”。

灵魂除了自救,无人可救。

你叫破了喉咙,也只能叫醒那些愿意醒来的人,否则鲁迅就不会说:“假如此后竟没有火炬,我便是那黑暗中唯一的光”;马相伯也不会说:“我是一条狗,叫了一百年,也没能叫醒中国。”

那些热衷于看“热闹”的人啊,醒来吧!

看别人热闹笑话的时候,你已经成了一个笑话了。

来源:微信公众平台:“有书”

作者:不有趣灵魂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